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课程的核心问题是知识问题,当前语文课程知识的不良状况使语文课程知识必须重构,语文课程知识的重构必须关注学生,改变以往知识与人疏离的状况,拉近知识与人的距离,其主要策略为:在知识生产上,改变笼统静态的知识,建构具体动态的知识;在知识选择取向上,淡化学科取向,强化学生取向;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减少控制,增加对话。  相似文献   

2.
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的生存空间越来搀小,基于知识重构的视角来研究产业集群的培育策略,强调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依赖于产业技术知识的有效重构,而知识重构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建构适合于产业技术知识重构的产业语境,是形成产业集群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进路。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名家魏书生创造的"语文知识树"帮助孩子们掌握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2011版课标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应的语文知识作支撑,而魏书生"语文知识树"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应该在借鉴和吸收"语文知识树"精华的同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名家魏书生创造的"语文知识树"帮助孩子们掌握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2011版课标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应的语文知识作支撑,而魏书生"语文知识树"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应该在借鉴和吸收"语文知识树"精华的同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知识重构是语文知识各层级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的构成体,即语音、词汇、语法、文章、课本的内容和形式对立统一的构成体。这一构成体与认知结构联系。因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来的”。若要将这一构成体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那么语文有意义学习与认知结构结合就有四种情况:派生属类学习,相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而语文有意义学习的实现可以用这三种方式:释题、主题句和课文学习以及迁移。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知识重构,于语文有意义学习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求逐渐提高,为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效果,应有效运用语文要素,使其与语文课程教学实践有效融合.本文从教学情境创设、学习方法改进、语文教材运用、多因子融入等方面灵活运用语文要素,使语文要素育人价值全面发挥,从整体上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逐渐强化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希望这一论题能为同行提供参...  相似文献   

7.
语文要素是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分解细化,比如语文能力、学习策略、教学目标等全是语文要素的构成部分。教材把语文要素落实到教材的各个单元中,让语文要素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过程,为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凸显语文课程中的语文要素,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必须加大对教学策略改进的力度,做好学习方案的指导工作,明确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促进各项语文要素提升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科学高效和知识体系鲜明的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语文知识教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在知识与能力这一传统的思维范式中无法彻底解决语文知识教学的问题.只有在个体精神自由这一新的视阈中才能充分显示语文知识的价值.传统的哲学认识论、语文工具观、封闭的知识呈现方式以及知识权威等,从不同方面消解了学生的精神自由.确立动态生成的语文知识观,设计境域化的语文知识,使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知识才能促进学生精神的自由生长.  相似文献   

9.
夏花初绽,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广东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师范大学语文课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深圳松岗中学承办的第一届大陆、香港、台湾三地语文教学圆桌会议报告会暨散文教学研讨会,感悟颇深,现主要从语文课程知识重构的角度谈一谈与会心得。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资源知识.是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机构成。从事语文教学.教师必须了解并能有效使用语文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1.
从广义知识分类的角度审视现有的语文课程内容,可以发现其主要问题在于缺少操作性强的听说读写策略和情境性的言语规则。重构语文课程内容,需要突出语文程序性知识这条主线,形成语文活动与语文知识相互配合、有机整合的内容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知识的习得,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并不是那么看重,因为有些个性化知识的习得代表与标准答案不同,而传统课堂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出于过于死板。因此,学生的个性化知识的习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才会有自己的习得,但这个过程是需要老师从宏观上去把控。  相似文献   

13.
精神基础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当下,中国人精神基础的重构有着重大意义,它是自然之人成长为社会之人的标志、理性之时发展为信仰之时的必然、低层追求上升为高层追求的动力。笔者在分析中国人精神基础重构的影响要素和对中国人传统精神基础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人精神基础的重构策略,希冀推动中国人精神基础的重构步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语文的教学,可以让祖国的花朵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特有的文字语言的艺术,如何培养孩子的口才,是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为孩子的未来奠定扎实的文字功底,是我们应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校管理正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汇聚力量凝聚愿景的知识,而这种知识一定是区别于以往书面所展现出来的那些显性知识。对于学校管理中的知识再认以及知识重构,无疑成为现代学校在知识管理上的有益选择。为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应该把握那些事关组织价值观和组织局限性的知识,并重视对这一类知识的界定、重构、流动增长进行分析探究,从而为提升学校效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从语课程的内在角度来看,语实践活动就是特定社会历史化下的一种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而人性则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语课程的人性,是指语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根据语课程人性的本质特征,可以从以下五个策略实施语课程人性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18.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使人有滋有味。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并尽量地多层面多角度反映生活。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运用各种方式去还原、去丰富其描述的生活本身.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透过语言文字去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职语文教学现存的问题及其特征,提出构建有效高职语文教学体系的策略:1.语文教材本校化;2.教学目标务实化;3.教学形式多样化;4.教学内容专业化;5.教学评价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建设应从时代对从业者的要求出发,在充分考虑职业素质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课程设计要贴近实际、贴近语言学习的规律;要围绕理解和表达来设计教学目标和选择内容,要突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实现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