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湾大学院校评鉴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大学院校评鉴活动于2005年8月18日落下帷幕。随着评鉴结果的揭晓,为未来的大学院校评鉴拥有审视、调节和改进的机制,并不断完善大学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台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于2005年12月26日岁未成立“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由其担当起今后大学评鉴之工作,使高等教育评鉴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和系统化。这标志着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台湾大学院校评鉴及其新趋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台湾大学院校评鉴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台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最为迅速,大学院校有101所.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各个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台湾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了大学院校评鉴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大学数量迅速扩增,截至2003年,台湾大学院校已达到154所,因此,面对台湾大学院校发展的新趋势,如何维持及提升大学教育水准,是目前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亟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落实,首先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其次是教育法规、政策及制度的建设,再次是教育评鉴扎实践行与持之以恒。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10年纪事,昭示着高等教育评鉴对大学院校发展的推动和质量的提升。同时,显现评鉴机构的勇气与责任担当:由于大学院校因应着评鉴质量保证机构制定的标准行进,因此评鉴机构需要比大学院校更能高瞻远瞩。只有如此,才能引领和协助大学院校持续改进,并不断向更高教育质量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4.
台湾大学评鉴经学门评鉴,校务评鉴演变至系所评鉴.如果说高等教育评鉴中心的设立、系所评鉴机制的设计、评鉴流程的运作标志着大学评鉴在台湾的专业化趋向,那么评鉴结果与系所退场机制的结合则凸显了大学评鉴在台湾的本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台湾地区大学院校评鉴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此时的台湾大学院校由1965年的17所发展至1975年的101所,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各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为此,台湾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了大学院校评鉴工作。其评鉴范围包括:师资、行政、设备、课程、经费以及10年毕业生就业和深造情况。  相似文献   

6.
台湾《大学评鉴办法》述评及系所评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诚 《高教探索》2008,(3):58-61
本文主要就台湾2007年颁布的《大学评鉴办法》并结合台湾大学院校评鉴的发展概况,作一个简要的述评,以期借鉴其制度化评鉴的有益做法。同时,概述台湾大学院校新近的评鉴活动——系所评鉴。指出大学之旨归就在于向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保证教育教学品质;强调教育"品质保证",是大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共同追求的目标,是提升大学院校竞争力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评鉴的必要性与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台湾高教评鉴中心基金会将于2012年至2016年实施"第二周期大学院校系所评鉴实施计划",通识教育(含共同必修课程)将纳入这次的评鉴工作,消息传来,各大学通识中心教师与主管忧喜参半。喜的是评鉴可以促成各大学重视通识教育,投入资源;但忧的是教师近年来在接二连三的评鉴中辗转呻吟,为准备各项复杂的书面资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经费的缩减,台湾高等教育面对教育质量堪忧、水平下降的困境,开展了高等教育评鉴工作。高等教育评鉴可以使大学和其他评鉴机构定期对教学、研究、服务、辅导、校务行政及学生参与等事项进行自我评鉴和外部评鉴,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大学教学科研水平;大学评鉴的结果可作为政府教育经费补助及学校调整发展规模的参考。在评鉴过程中,评鉴工作应讲求公正和客观,从而有利于树立高等教育评鉴的社会可信度与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台湾私立大学评鉴制度自实施以来,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期(1975年-1990年)开展学门评鉴,由台湾"教育部"直接负责规划与办理,对私立大学院校之物理、数学、化学、医学及牙医五个学门的学系和研究所进行评鉴,后逐渐扩展到农、工、医、商、文、法及师范学院;成长期(1991年-2005年)开展校务评鉴,将大学评鉴委托给中国机电工程学会、台湾管理科学学会、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由学术团体专门负责;成熟期(2006年至今)开展系所评鉴,这一阶段台湾"教育部"委托台湾评鉴协会进行公私立大学的评鉴,2006年以后,以系所为单位,以五年为一周期,评鉴全台湾78所一般大学院校,并将评鉴结果作为教育部门核定系所招生名额调整的依据。台湾私立大学评鉴制度每一阶段评鉴的内容和主体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因在于政府职能重新定位,评鉴主体从政府主导转向第三方评估,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评鉴理念由认可制向绩效评价转变。以私立铭传大学为案例,可将台湾私立大学评鉴制度分为自我评鉴、外部评鉴和国际认证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详细的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从铭传大学评鉴制度的特点来看,评鉴对象和内容更具广泛性,评鉴委员的遴选更具针对性,评鉴标准和方法更能突出学校特色。台湾私立大学评鉴制度未来将会朝着淡化评鉴结果与行政奖惩挂钩,协助学校开设自我评鉴,检讨评鉴指标和促进大学特色发展的方向改进。  相似文献   

10.
台湾高等教育评鉴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经费的缩减,台湾高等教育面对教育质量堪忧、水平下降的困境,开展了高等教育评鉴工作。高等教育评鉴可以使大学和其他评鉴机构定期对教学、研究、服务、辅导、校务行政及学生参与等事项进行自我评鉴和外部评鉴,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大学教学科研水平;大学评鉴的结果可作为政府教育经费补助及学校调整发展规模的参考。在评鉴过程中,评鉴工作应讲求公正和客观,从而有利于树立高等教育评鉴的社会可信度与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台湾自2017年起由大学自主决定是否开展和如何开展系所评鉴,台湾为期11年的历经两个周期的强制性系所评鉴画上了句号,也正式宣告台湾各大学进入"评鉴自主"的"2.0"时代。在新的评鉴政策下,台湾高等教育愈加重视大学的学术自治和教育品质保证,愈加强调大学资讯的公开、互动与分享。随着台湾高等教育评鉴政策的变化,高等教育机构从"规范者"变身为大学院校的"协助者",其评鉴规划与评鉴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梳理台湾教育评鉴现状与走向,探讨高等教育评鉴机构的身份转换,对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探索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评鉴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评鉴制度,及其高等教育评鉴的运行情况。并指出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评鉴在制度和法规建设、评鉴机构专职人员专业发展、评鉴专家专业培训、专家团队全程参与、赋予被评院校表达意见的机会等方面值得大陆同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院评鉴的受益者是多方面的,其核心受益者乃学生。2012年,台湾大学校院系所评鉴进入5年一轮的第二周期,其评鉴由教学导向转为学习导向,其目的在于评估学生的核心能力,确保学生学习之成效。回顾第一周期系所评鉴和大学校务评鉴之成效与得失,评介第二周期系所评鉴项目及指标之修订,试图概括变革中的台湾大学校院评鉴的三个特性:评鉴制度的连续性、评鉴行为的民主性和评鉴方向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两岸技职院校评鉴制度的机构性质、评委构成、评鉴标准、评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展开探讨,并就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一些可供大陆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教育评鉴研究的主要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台湾师范大学新近成立“教育评鉴及发展中心”,讨论一个大学教育评鉴研究机构的设立目标及研究任务,强调从质量保证角度,教育评鉴宜涵盖成果评量、学校评鉴及认可认证三个领域。教育评鉴研究可分三个层次:(1)涉及评鉴程序、方法论的实务层次;(2)国际比较研究的层次;(3)后设评鉴的层次。针对教育政策评鉴是否纳入教育评鉴范围,可视实际需要而定。大学成立教育评鉴中心的主要任务,除了塑造校园里各单位的质量文化外,宜建立教育评鉴数据库,并积极与国际质量保证网络接轨,发展各类自我评鉴规范及有关表格,同时为日后发展校际双学位课程提供大学信息查证预作准备。  相似文献   

16.
台湾大学院校通识教育现况:对于评鉴报告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在台湾地区进行的两次“先导计划”和“大学校务评鉴”报告,汇整并讨论台湾地区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况与相关问题。介绍台湾各大学现行通识教育的现况,并举例说明三种通行的模式: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通识均衡选修模式;核心课程模式。根据评鉴报告,汇整“校务评鉴”与“先导计划”评鉴等关于26所学校的评鉴结果,分类说明从评鉴报告中所看到的不同类组学校的通识教育之优点与缺失,对于缺失,建议实行“核心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方面,台湾的做法如何?有何特色?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文章系统阐述了台湾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开展的两次不同类型的"大学评鉴"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保障机制以及结果处理情况,进而指出了其特色与局限。认为,台湾大学评鉴的实施过程表明台湾高等教育评估已经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由社团法人台湾评鉴协会和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作为组织实施者,加上严格的评鉴委员遴选制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行政色彩,而且加强了评鉴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评估组在评鉴前期规划阶段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受评学校的工作负担,而对结果的处理,则反映出台湾通过大学评鉴建立了有利于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教师评鉴制度,有力提升了教师教学、研究、辅导与服务水准.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我国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教师评鉴制度文本表明,评鉴制度应有配套政策支撑、应是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应体现分类评鉴的思想、应遵循有效竞争的法则等,对我国大陆同类院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台湾私立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它的私立教育评鉴(评估)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它目前所展开的教育评鉴在评鉴项目、评鉴步骤、评鉴院校分类、专业分类以及评鉴结果的处理上都有鲜明的特色。借鉴台湾私立高等教育质量评鉴体系的有益经验和教训,有助于健全大陆私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我国台湾地区大学评鉴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其评估主体中介化、评估方式灵活多样、评鉴结果采用合格认可制、评鉴行为的国际化、重视评鉴结果的应用五个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照了我国大陆本科教学评估的不足,认为大学评估是保障大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大陆要建立完善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可学习台湾大学评鉴的评估主体中介化、分类分层次评估、评估与国际接轨、评估结果采用合格认可制等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