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报编辑部:承示朱文华先生大作《读〈陈独秀遗诗辑存〉》,甚谢.朱先生对拙编《辑存》提出若干补充和修正意见,深表感谢.为了进一步做好陈独秀遗诗的辑存工作,现谨就朱先生提出的意见以及有关问题,略陈鄙见,并请朱先生和读者不吝赐教.一、我在《辑存》的《辑录说明》和《跋》中曾反复说过,《辑存》所录诗作,"不是陈独秀诗歌作品的全部",期望《辑存》刊出以后,"能够引起专家、读者和陈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遗诗辑存》(《安激师大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四期)的发表,为深入开展陈独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其学术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笔者同时感到,《辑存》还存在若干不足之处.第一,《辑存》漏收了几则在前几年已被发掘的陈独秀遗作,例如:1.雪云著《陈独秀诗录略注》(刊《革命史资料》总第7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曾录陈独秀如下一诗:鹏升夫人和平女士索书索赋一绝前年初识杨夫子,过访偕君昨日情.寂寞胭脂坪上月,不堪回忆武昌城.二十八年秋独秀作于江津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一个颇有名气的诗人。他一生写的诗,大都收集在光绪十二年(1886)后人所刻的《云左山房诗钞》中。1960年,福州郑丽生先生将《诗钞》与林则徐生前自选诗集《使滇吟草》(为林氏后裔林家臻所藏)细加比勘,辑成《云左山房佚诗》和《云左山房诗钞校录》各一册(均为抄本),共校补出佚诗68首。这样,现可读到的林则徐的诗歌就有六百四十首左右。文如其人,他的不少诗歌充满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4.
《全唐诗续补遗》校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二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外编》,其中收童养年先生辑录之《全唐诗续补遗》二十一卷,共得诗一千余首,摘句二百三十以上,词三十一首。这对唐诗研究和《全唐诗》的整理工作都是大有益处的,值得称赞。由于《全唐诗》卷帙浩繁,而辑补者又往往存贪多务得的念头,这就难免有补重之处。近将《全唐诗续补遗》与《全唐诗》略加勘比,发现录重者有百余条,遂将重录的条目分类排比,并作了若干条校记,无以名之,姑称为“校读”。辑录者有意重录的若干诗篇,则不在校读范围。  相似文献   

5.
南宋诗人张道洽一生创作咏梅诗三百余首,然《全宋诗》中所存仅九十六首,不及总数三分之一。今据明人王思义所编《香雪林集》辑补出五绝六首、七律二十五首、七绝三十首,共计六十一首。这些诗歌或直接署名“张道洽”,或署“张泽民”“实斋”,其中一部分还可在他人诗文中找到旁证,当为张道洽之作无疑。此外,《(崇祯)开化县志》中还存有一篇署名“张道洽”的《梅花诗序》,文中所述之事与张道洽生平行迹相合,部分文句与《瀛奎律髓》《宋百家诗存》摘引者相同,亦当为张道洽之作。  相似文献   

6.
现在通行的《李白集》中,一般在集后《诗文拾遗》或《集外诗文》中皆以宋代黄伯思《东观馀论》所记为据,录有《上清宝鼎诗》一首,作为李白之佚诗,对于此诗为真伪,除了王琦曾疑为“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外,后世皆未作深入讨论,而往往只是因袭王说,实际上,不仅《东观馀论》所记是错误的,王琦所疑也是没有根据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有名可考的-在苏轼诗集中,它以《李白谪仙诗》为题,完整地保留着,考察这首诗在苏集中的著录及流传情况,可以确认其作者为苏轼。  相似文献   

7.
现在通行的《李白集》中 ,一般在集后《诗文拾遗》或《集外诗文》中皆以宋代黄伯思《东观馀论》所记为据 ,录有《上清宝鼎诗》一首 ,作为李白之佚诗。对于此诗之真伪 ,除了王琦曾疑为“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外 ,后世皆未作深入讨论 ,而往往只是因袭王说。实际上 ,不仅《东观馀论》所记是错误的 ,王琦所疑也是没有根据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有名可考的——在苏轼诗集中 ,它以《李白谪仙诗》为题 ,完整地保留着。考察这首诗在苏集中的著录及流传情况 ,可以确认其作者为苏轼。  相似文献   

8.
在作及时贤已推出的有关谢榛的整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辑得《四溟山人全集》(重修赵府冰玉堂本)遗诗4首、遗诗句2则、遗诗话21条,发现诗话异较多22条。  相似文献   

9.
明代徐师曾所著《文体明辨》是一部文体学著作,其附录中“诗馀”部分九卷,即清初沈雄《古今词话》所称为《词体明辨》者,共收录词调332调,424体,例词573首;前为平仄谱,后为例词,事实上具有很明显的词谱性质。这是继周瑛《词学筌蹄》、张铤《诗馀图谱》之后的明代第三部词谱著作。而成书于晚明,在清代影响颇大的《啸馀谱》,实际是程明善杂取各书纂辑而成的;其中《诗馀谱》部分正是完全照搬徐氏的《词体明辨》。由于《文体明辨》卷帙繁重而流行不广,晚明以来的词学家尽管时时提到《啸馀谱》,却无人发现并指出其剽窃《文体明辨》的同书异名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诗人刘敏求生活于两宋之交,曾因黄庭坚称赏而知名,《宋诗纪事》误定其为宋末人,《全宋诗》未录其诗歌,亦不见于《全宋诗》诸家补遗之作,然《泰和县志》存其诗18首。  相似文献   

11.
清代,云南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李含章,字兰贞(生卒年月待考),云南晋宁人。她是清巡抚李因培长女,嫁浙江归安叶佩荪为继室。据《国朝滇南诗略》记载。“幼随父任,通经史,善诗文,有班、谢家风”童振藻《清代名媛诗录》,录其诗四十六首。所著有《蘩香诗草》。云南保山袁文典、袁文揆兄弟辑《滇南诗略》,录存其诗作一百二十四首,未见有单行本行世。袁枚《随园诗话》卷三第二十一条引录了李含章的《剌绣词》等十首诗(有的只是  相似文献   

12.
余区翻阅唐代载记,每每发现《登科记考》未载,岑仲勉《登科记考订补》及施子愉《登科记考补正》均未补的进<><>士与明经及第者,略述如次。张钦敬 《全唐诗》卷录存其《洛出书》首。网络版《全唐诗》()在其名下《校》 7801http://www.cgz.com.cn云:“《全唐文》卷四○一小传云:‘钦敬,开元时擢进士第。’”张何《全唐诗》卷录存其《织鸟》首。网络版《全唐诗》()《校》云:“《全唐文》 7821http://www.cgz.com.cn卷四五七小传云:‘何,大历中进士。’”郑昉 《全唐诗》卷录存其《人不易知》首。网络版《全唐诗》()《校》云…  相似文献   

13.
《中文自学指导》2011,(3):F0002-F0002
鲁迅1932年书赠台静农的七律《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鲁迅曾将此诗书赠许寿裳、山本初枝等中外友人,但均系条幅。鲁迅诗作的横幅极少见,《鲁迅日记》1932年12月9日记云:“为静农写一横幅”,时在该年冬,正是指此诗幅。此诗幅初刊2001年11月香港翰墨轩出版公司版《台静农法书集》(二),为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本刊特在内地首次刊发彩色制版的此诗幅。  相似文献   

14.
四川、重庆地方文献极其丰富,《中国地方志集成》即著录了《四川府县志辑》70册、《重庆府县志辑》35册,这些书籍包含了许多宋人诗歌。今主要利用《(嘉靖)四川总志》《(嘉靖)潼川志》《(乾隆)射洪县志》《(道光)蓬溪县志》《(光绪)彭水县志》《巴蜀禅灯录》等书共辑得宋代佚诗69首(包括37则断句),补充作者35人。  相似文献   

15.
名山之藏 超迈千古─—读乾隆《文津阁记》周殿芳辑《四库全书》分为三类:一刊刻,一抄录,一只存书目。其刊刻者,以便于行世,用武英殿聚珍版刷印,但边幅颇小。发依《永乐大典》之例,概行抄录正本,各天禄之储,都为四部。一以贮紫禁之文渊阁,一以贮盛京兴王之地,...  相似文献   

16.
刘彬华是清代中叶著名诗人,辑有《岭南群雅》、《岭南四家诗钞》等诗歌总集。其自著《玉壶山房诗文钞》,则今已遗佚。兹以道光间伍崇曜《楚庭耆旧遗诗》为主,辑得刘彬华古风八题二十一首,厘为一束,以期为之做一些弥补,并借以引起学术界对刘彬华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秦少游以词名家,他的婉约词被称为“词之正宗”(清先著《词洁》),又有“词坛颇袖”。(清陈廷掉《白雨斋词话》)之誉。其实他的诗也写得很好,只是为词所掩,人们重扣了他的词却忽略了他的诗,少游观存诗二百四、五十首。分析研究他的诗歌创作,探讨他匍后期的诗风,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他整个文学创作基本特色的认识。陈师道《后山诗话》说:“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这是就地前期的诗歌而言的.秦观早年的诗风十分鲜明,在他的师友间得到了异口一词的品鉴。张来在评论苏氏及同门友人的一首诗中说:“黄郎萧萧日下鹤,陈子鹏峭霜…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16,(5):58-61
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云"百诗著作尚有博湖掌录未见又徐健菴集百诗考据议论录之成帙署曰碎金以为谈助",该文字人民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几家出版的《云自在龛随笔》点校本其标点各有不同,致使文义产生了歧义,即《碎金》一书辑者,是阎若璩本人,还是徐乾学,或者是有关史料提到的卢日堂?本文通过对《阎若璩年谱》《潜邱剳记》《茶余客话》等有关于《碎金》记述的史料进行仔细辨析,明确了《阎氏碎金》的辑者应为徐乾学。  相似文献   

19.
在约占《诗经》总数的婚恋诗中,描写思妇的诗歌约有10首左右,如:《卷耳》、《君子于役》等;描写弃妇的诗歌亦有10首左右,如:《卫风·氓》、《邯风·谷风)等,从数量上看,仅次于恋歌。这两类诗都以女性的生活、心态为描写对象,写思妇的愁苦,写弃妇的悲愤,无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可谓我国思妇诗与奔妇诗的进简。但这些诗歌所描写的思妇与奔妇,又与后世不同,不仅保留着那个时代的痕迹,也保留着周代妇女朴素的思想感情及其诗作的艺术特色.一、《诗经》中的思妇(一)《诗经》中思妇的类型与后世不同。在周代以后漫长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全宋诗》据王安石诗两大版本系统,共录其诗凡四十卷。由于王诗版本的原因,所录诗存在较多的淆乱情况,《全宋诗》编者在据以收录时,虽曾作了一定程度的辨析,但仍存有未作辨正者。本文考察《全宋诗》王安石卷,共辨正诗14首,辨正、辑补残句4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