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和类型、心理社会因素、预防及干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诸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注重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注重多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2.
牢骚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个体的一种心态表现;马斯洛从需要层次论出发将牢骚划分为低级、高级和超级三个层次;他仅仅从需要和动机水平(尤其是生活层次上)来揭示牢骚产生的原因,忽视了产生牢骚的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个体的认知特征。从个体的自我概念、归因倾向、个体对周遭环境和所处压力的认识以及个体的认知结构、责任感等方面,阐述了牢骚产生的个体认知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切实提高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城乡教师能力协同发展质量,本研究以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论坛发帖为互动关系数据,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人际互动、校际互动和区域互动三个层面对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互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形成的是一个低密度、结构较为松散、扁平化的人际互动社会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中存在“熟人效应”,但没有出现以学校为单位的派别林立现象.教师在选择交流对象时,受地域因素的影响不明显.相对而言,在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E-I指数在0.5左右的“开放型”学校的教师能力能得到更好地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交互行为及其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区域教师能力均衡发展机制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4.
梳理了网络科学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论述了研究网络舆情传播应用模型的必要性,综述了几类重要的网络舆情模型:传染病模型、观点动力学模型及博弈论模型等及其在复杂网络上的新的应用和发展,总结了目前复杂网络上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教师牢骚的产生、有效功能及其负面影响的剖析,阐明牢骚在学校管理中的独特价值。正确对待和稳妥处理教师牢骚问题,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从BBS看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是在信息化校园的背景下,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BBS论坛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气氛是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是广义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包括从校园网络文化中。本文在对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尤其是BBS网络活动的现状调查基础上,分析了BBS论坛对大学生学习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络课程建设中引入IA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网络课程的研究现状与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出发,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引入IA(信息构建)技术,分析了在网络课程中引入IA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并基于IA对网络课程建设进行了设计,为网络课程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复杂网络理论的发展以及现状进行阐述,详细说明了复杂网络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当今社会城市交通网络方面的应用;通过对城市交通网络的相关描述指出了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例举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今后复杂城市交通网络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9,(1):111-1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以信息化时代为背景,从网络社会不良现象出发,通过对网络社会治理现状的研究,找出当前我国网络社会治理的困境及其原因,旨在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立法体系,从网络监管主体、网络法治思维等角度来保障网络主体的权益,达到净化网络环境,加强政府监管职能、促进网络社会的发展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陈瑜 《文教资料》2020,(4):57-58,27
网络中文教学,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及"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而迅猛发展。本研究在"互联网+"视域之下,以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网络中文项目为研究对象,对该项目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实践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系统评析。旨在提供有效建议,通过对该项目的个案研究,推动网络中文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会的崛起,需要网络伦理学的快速成长。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伦理学,首先必须考虑“网情”和中国的现实国情,正确把握其研究基础。笔者着重从技术层面、文化层面、政治层面和理论层面,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网络伦理学研究的技术基础、文化基础、政治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网络伦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研究网络中出现的伦理问题,防止网络道德失范,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笔者从网络及网络伦理的一般理论出发,分析了它们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网络社会伦理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与同时代大部分作家急切呼吁现代性不同,沈从文从一开始就对现代性表示了“不满”,这来自于他在现代都市中痛苦、屈辱的经历。这种经历,使身处都市的沈从文很自然地怀念他熟悉的家乡———湘西。在回忆中,湘西被美化了,而美化了的湘西更映衬出现代都市文明的丑陋。所以沈从文在小说创作上形成了一种城乡对照的心理结构。他要用湘西世界中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健康、自然,来对现代文明病进行“救赎”。他的现代性诉求是通过“不满”而“救赎”的路径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教育的开展,网络环境下师生之间如何进行情感交互日渐为人们所关注。网络教育中师生情感交互缺失,主要表现在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严重失衡、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反馈、教师的角色与职能被弱化或替代等。在网络教育中,构建师生情感交互平台的策略,一是基于BBS论坛的情感交互策略;二是基于"任务驱动"的情感交互策略;三是基于协作学习的情感交互策略;四是基于多元评价的情感交互策略。  相似文献   

15.
把"大学生网络技术论坛"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一种重要的互动教学手段,并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多层次地展开,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结合专业能力的培养方式,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网络论坛电子导师之引导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电子导师参与职前教师网络论坛讨论活动之引导风格与影响.透过网络论坛文章与问卷,分析五位电子导师初始议题、回应问题与进行沟通的方式,并观察其所带来的效应,最后提出电子导师引导网络论坛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和谐网络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愈益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于建构和谐网络文化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的思想基础,多元性文化的交融是和谐网络文化的基本要素.网络对于社会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自由性易导致道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民族意识的弱化;网络文化的"虚拟化"、"数字化"易导致道德人格的缺失;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严重影响人们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网络游戏的充斥和诱惑导致人们"网络游戏成癌",损害身心健康.有鉴于此,应加强和谐网络文化建设以利于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基础,推动和谐社会的政治改革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协调发展,振兴民族文化,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应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网络文化建设;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急剧发展,用于规范网络行为的网络伦理应运而生,立足于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伦理学成了当务之急。确定网络伦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以及网络伦理学的方法论成为建立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网络社会迈进,但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李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研究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复杂影响,有利于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来保证网络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用语广泛地出现在聊天、论坛(BBS)等互联网应用场合,并渗透现实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文章从概念、特征、组合等方面分析网络用语,对学校教学正视网络用语,提高学生汉语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