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理据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据性和任意性都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一起构成"和而不同"的对立统一关系;理据论是理据性的理论升华,是人们借用心理学中的"动因"概念并从认知、功能、文化等角度来解释语言符号发生和发展的一种理论;语言表述是捕捉理据的唯一方式,离开语言表述,理据研究将成为空谈;理据(理据义)是每一个具体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结合在一起的动因,而理据性是对这种结合关系在性质上的描写与判断,二者形成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语言符号的理据性与任意性的关系问题是语言学的根本问题之一,延伸到了语言符号的各个方面,不仅表现在句法层面,也表现在词汇层面。在词汇层面里又涉及派生词和单纯语言符号。而对于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的争论焦点最终集中到了单纯语言符号上。该文以马秉义教授提出的原始语根假说理论来分析解释单纯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的由来,由此说明语言符号的本质是理据性的。  相似文献   

3.
在实现物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物流英语成为培养这一领域专业人才的热点和必备课程。作为ESP(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种类,物流英语有确实的存在理据,因此其教学必须遵循ESP的性质和教学原则,即需求分析原则和语境建构原则;此外,物流英语教学中还应该渗透相关的语言显性知识,通过分析和解释语言符号的理据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认知效率。  相似文献   

4.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既包括任意性,又包括理据性和象似性。语言符号的根本性质是任意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象似性是语言在不同层面体现出的性质。理据性和象似性正好与相对任意性的两种表现形式——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相对应,可以说是任意性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任意性的反动。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像似性或者任意性和理据性的争论由来已久,直到目前仍然没有定论。本文从语言符号的微观角度入手,以构成人类概念系统的基本方位词为例,对英汉语料进行考察和对比分析,从而提出像似性虽然普遍,但归根结底只是任意性的补充。另外,语言符号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语言符号的性质会因为语言的差异而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关系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文教资料》2007,(21):94-95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演化在两个极端(任意性与理据性)之间往返,不同类型的语言中可论证的符号与不可论证的符号比例可以不同,由此形成词汇型语言和语法型语言。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相似文献   

7.
徐玉洁 《考试周刊》2009,(34):41-42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发表问世百年间,围绕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这一话题,语言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一直存在争论。本文试图证明,对于现代的任意语言符号而言,任意性与理据性是共存的,它们互相独立、互为表里。其中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而理据性则是人类活动在不同层面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比喻和反讽作为文学修辞常用的手段,进入符号修辞的视域后,其功能也突破了语言局限,上升为表意层面的概念比喻和大规模反讽。在《周易》中,阴阳对立、八卦成列以及卦画符号本身的爻位图式从符号表意的角度看都是概念比喻的呈现。《周易》的卦序排列以及爻位时序变化则反映出一个"始、壮、究"的历程,既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符号表意中的大规模反讽。《周易》符号的理据性变化在表意实践中通过比喻、反讽以及象征等修辞手段来辅助生成,并最终在这些符号的修辞运用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9.
张健 《文教资料》2010,(29):43-44
本文从对理据和内部形式的辨析入手.论证了理据性也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并从语言符号的产生与发展两个方面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任意性和词语的理据揭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非任意性。能指和所指的关系首先是任意的,没有必然性。但用已然形成的符号来组织另一类语言符号时,就又形成了词语的理据性。这另一类符号就成为非任意性。人们研究构词方式时,可以揭示词语的内部形式。流俗词源有时是假的理据,而汉字的理据并非都是汉语词语的理据。词典释义对词语的理据揭示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