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文献研究,提出地方高校优势学科融合创新平台的内涵、建设基础与建设难点,进而提出以驱动区域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建设—运行—反馈三阶段运作机制”的思路:构建合作机制,夯实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基础;构建运行机制,保障融合创新平台平稳运行;构建反馈机制,促进融合创新平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蔡蔚  印凯 《教育与职业》2022,(17):55-60
现代产业学院是应用型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实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产教融合经验,应用型高校以国际产业学院为载体,探索具有“国际引领、产业导向、融通共赢”特色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文章提出完善中外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中外产教融合平台、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新高地的国际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校友工作和高校专业教育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AMTRE模式在高校专业教学中的构建策略,包括校企沟通的“专业”互动平台、学生参与的“专业”实践演练、问题导向的“共赢”教学范式、教育科研的“共赢”资源开发、就业创业的“共赢”团体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坚持“合作双赢”的理念和“以服务促合作”的思路入手,建立双向互动、共融共赢的驱动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构建“校中厂”“厂中校”“职教集团”“职教广场”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为高职教育模式转型提供了条件保障,实现了校企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创新,为媒体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更多支持,多个媒体的协同发展,使媒体融合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作为校园媒介,高校媒体平台间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了解平台的信息传播优势,完成平台间的有机融合,发挥更高效的信息传播功能。针对高校融媒体建设现状,提出打造基于学生群体的融媒体平台、打造服务于大学生的新文化阵地、打造服务于高校办学的融媒体生产平台、打造服务于高校信息传播的短视频平台等对策,以期促进高校融媒体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升华。基于项目驱动的实践育人模式是把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移植到实践育人的过程中,通过认知、调研、科创和实训四个基本阶段,以项目申报和运行为主线,构建高校实践育人的项目平台。结合扬州大学商学院农经专业近年来实践育人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基于项目驱动的高校实践育人模式运作的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实践育人项目平台运作的建议:健全项目平台运作的组织机构,加强项目平台运作的智力保障,加大项目平台运作的经费支持,完善项目平台运作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程勇 《科教导刊》2023,(22):114-116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口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受市场与政府层面的双重驱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正加快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服务于社会主义基础建设的人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企业与学校成为人才培养的双主体。文章以学前美术课程为例,基于产教融合的内涵、平台、机制、发展四方面,从改进课程教学结构、丰富实训实践、优化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探索学前美术课程的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园作为产教融合的创新性平台,在深化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并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从区域经济发展、学校办学、学生就业、企业合作等方面明晰产教融合园的生成逻辑,阐述产教融合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综合能力培养平台、形成合作共赢格局的价值定位,并提出完善理论指导体系、创新产教融合园发展模式、优化产教融合机制等发展举措,对产教融合园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刻不容缓,二者相互融合可以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二者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方面都存在着紧密联系。二者的有机融合可以实现“合作共赢”、形成优势互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导航前进方向和引领价值导向,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媒介和重要载体。高校应注重课堂教学渠道、课外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从四个方面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机制构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德合作办学的特点,然后提出了中德合作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平台的构建策略,包括整合中外资源,促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基于中德合作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架构;创新创业平台实施的保障与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