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聚焦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在线助学策略和实施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以教师的认知支持、情感支持和学术支持为目标的7种助学策略,即活动前的促进教师适应环境策略,活动中的引领研修活动深化策略、培育实践共同体共享文化策略和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策略,活动总结阶段的以真实评价促进研修质量发展策略、用评价奖励机制提高教师研修动机策略和研修作品加工展示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策略,并对上述策略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通过对为期三个月的远程同侪互助研修活动的助学活动的设计和应用研究,阐述了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在线助学策略的实施过程,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在线助学活动设计应注意将多种助学支持作用有机结合,可促进助学效果最大化;(2)在活动开展不同阶段需要的认知支持、情感支持和学术支持力度不同,助学策略和方法选择上应给予充分考虑;(3)提出了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在线助学者基本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前,多数中学对教师培训主要采用"专家讲座"和"培训班"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提供了新的模式,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学习共同体是以网络环境为基础,明确学习目标,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全新的培训模式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所承担的一个中学教师远程校本研修项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研修团队中研修教师的学习参与度,判断助学者的助学支持对研修教师的远程学习参与度是否存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助学者所提供的情感人际支持和认知支持与研修教师的学习效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助学者的网络平台回帖率与研修教师的网络中心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通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得出,助学者的助学支持对提高研修教师的学习参与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指在基于网络的虚拟环境里,一个由学习者(群体)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在该共同体中,他们经常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的人际  相似文献   

5.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和助学者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组建的共同学习社群,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的,通过学习成员交流、沟通和分享学习资源而相互促进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医学免疫学易班平台构建为例,分析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内涵和目标,探讨易班平台下网络学习共同体发挥的教育学习功能可行性,并从实践角度探索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参与"国培计划(2011)——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与远程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的校本研修教师团队及其助学者团队为研究对象,以助学者学习支持服务对教师研修的作用与效果为研究问题,运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和教学实践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混合式校本研修中的助学支持服务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和教学实践行为的改善有着显著的作用,但学术支持的作用却不明显。因此,建立高效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混合式校本研修中一项十分紧迫且意义重大的任务,而对学术支持的研究和改进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进步,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但目前的学校教育并不能满足终身学习的要求,所以,需要建立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共同体来促进终身学习的实现。"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以实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发展的开放性、网络化、协作化、资源整合化多元化需要"农远"项目学校重构合作的教师文化,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本文在分析"农远"项目学校合作文化亟待重构的背景基础上,提出了TELSC(分别取教师Teacher、专家Expert、领导Leader、学生Student、社区Community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多元化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模式。该文化共同体具有参与者、助学者、学习主题、结构模式、资源模式、发展性评价等方面多元化的特质;在操作策略方面,TELSC多元化学习共同体强调在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信任、规模适度、成员配合合理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分步、谨慎授权、明确授权、信任、信息畅达、宽容、适度控制等教师赋权、全员参与策略实现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教师伦理是教师共同体承担的教育的道德责任。调查显示了教师伦理六个关系维度的现实样态:教师最看重学生成绩,师生伦理关系一般;教师职业认同不够坚定;教师专业自主受到多方面挑战;教师的非专业任务繁重;教师对待家长态度差异大,班主任责任凸显;教师同伴合作观念优于实际的合作行为。教师伦理重构需要反思:现实境遇下教师应坚守教育的道德性目的;"全面关心学生"是教师伦理的首要指标;教师共同体伦理责任亟待加强;适度量化考核,提升教师自主。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助学活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再是信息的给予者,应当成为助学者。“助学型”课堂除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以外,还要有优秀的助学技能,如听说技能、指导技能、观察与监控技能、鼓励技能等。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中更新教师角色,“助学型”物理课堂的基本特征,构建“助学型”课堂的相关问题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RBL的学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s-Based Learning,RBL)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基于学习设计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文中分析了目前RBL的学习设计模型、RBL资源的选择和资源的学习支持属性等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RBL学习设计中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RBL中的资源生命周期及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型,为深入开展RBL的学习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我国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为了研究中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分层抽取的440名教师和14 40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但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所欠缺;女生、低年级和城市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相对较好;教师获得的教学支持、教学自主权和教学方式对学习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能力却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学生的母亲学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内在学习动机等对学习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业压力越大越不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育管理的民主性,提高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借鉴国外经验,并在国内职业教育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和取得一定效果的学法改革实验。不断深化对合作学习基本内涵的认知和持续调整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是使合作学习取得更大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一项战略任务。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立足点是学习。学习是完成历史任务和应对复杂局势的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知识。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15.
内隐学习是指无意识地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结构和规则的学习方式,具有自动性、抽象性、理解性和抗干扰性,它适用于语言习得、运动技能的掌握、社会态度的形成、道德教育和艺术才能的培养等结构不良的学习领域。内隐学习突破了外显学习的研究范式,对学习理论的变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学习·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在学习型社会里,需要重新阐释“人”、“学习”、“学习能力”等概念,确立起“人是学习的动物”、“学习是人自我实现、超越的过程”、“学习能力是人自身发展、超越的能力”等理念,以便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对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所区别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进行了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在对它们内涵的界定和彼此关系的看法上,却说法不一.因此有必要把这些问题整理、分析清楚,以便人们更好地对它们进行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论学习型组织与终身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学习、有行动的团队组织 ,自从上个世纪 90年代彼得·圣吉 (PeterSenge)的《第五项修炼》一书问世后 ,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对于终身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习型组织在现实社会各个层面中得以充分利用 ,促进各类团队终身学习的持续发展 ,以最终实现学习化社会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学习化社会,实现终身学习,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它一方面要求学校向社会开放,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形成开放、灵活、发达、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一方面要求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使学习成为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主动学习与学习动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对于教学活动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年龄特点,我们认为,应当将各类动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以此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