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与货物贸易相比,教育服务贸易更具复杂性,涉及教育主权和文化取向问题。两岸加入世贸组织为时虽短,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已逐渐显现。从文化取向的视角分析,应对入世挑战,两岸高等教育改革应切合实际,协调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注重教育的开放性、民族性、互补性,避免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
论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取向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等教育市场化取向改革,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其目标在于建立起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计划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同时存在着市场化取向不明显、市场化取向发生方向性偏差甚至是反市场化取向等现象,这些现象带来了高等教育办学资源的浪费、办学效益不高和有失教育公平等问题。必须在更新思想观念、改革管理体制、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加强依法行政和依法办学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加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3.
"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主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的两大对立取向。这两种取向都是"中心主义",属于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固思维模式。因此本文提出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逻辑是和而不同,并进而论述了高等教育"和而不同"的内涵及我国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贸易组织 (WTO)是当今带动、调控世界经济的金融投资和贸易协调的三大组织之一。加入WTO ,将使我国社会和经济运行全面融入国际社会 ,这必将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无限的活力 ,同时也带来无尽的机遇和挑战 ,这更会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开放不断深化及向纵深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 ,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教育的发展出现相互融合、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态势 ,高等教育呈现出普及化、信息化、市场化和终身化的发展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教育的挑战和要求是全方位的 ,我国应当看到这如同…  相似文献   

5.
和而不同:全球化下高等教育之文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务念  王锋 《教育学报》2007,3(2):87-91
“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主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的两种对立的取向。这两种取向都是“中心主义”,属于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固思维模式。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逻辑应当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高等教育理念追求的不是中西对立,也不是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而是吸取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独具民族特色而又有时代精神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以往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中心主义”两种取向。这两种取向各执一端,属于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思维模式。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逻辑应当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高等教育理念追求的不是中西对立,也不是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而是吸取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新型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7.
本拟从市场形式与市场作用、功能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不完整性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希望找到现实发展中某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如市场竞争、等价交换,并探讨建立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共同起协调作用的新型体翻。  相似文献   

8.
落后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很难对优秀素质的高等教育人才进行培养。本文分析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的现状,得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并阐述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我国入世之后高等教育改革的取向进行了探讨,提出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专业设置结构,人才层次结构,以激励创新的教育观念来构建新的教育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其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福建省充分发挥"五缘"优势,于2009年成立了全国首家"闽台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闽江学院海峡学院,这开辟了全新的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模式。面对新的发展要求以及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外事工作的种种特殊性,如何做好合作办学中的外事工作,更好地发挥外事工作的积极性,是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台湾戒严时期,两岸文学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隔绝状态。政治的解严,带来文学的解严,同时也给两岸文学的僵持关系松绑。政党轮替则使两岸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但仍保持了发展的趋势。两岸民间的文学交流,应相互信任,降低敌意;应坚持沟通、对话;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应分而不离,合而不并。  相似文献   

13.
世界贸易组织批准了中国大陆及台湾加入WTO的申请。从法律层面看 ,两岸分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会给国家统一事业带来正面的影响 ,两岸将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在立法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 ,同时 ,中国大陆的司法改革也将为两岸的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合作办学模式下,设计通识教育课程的前提是寻求合作双方对通识教育内涵与目标的共识,关键是确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与选择合理的课程模式,课程目标应强调整合两岸的教育资源,强化对祖国文化的认同.课程模式则选用分布必修型较为简单易行。在设计通识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应坚持由少而精逐渐向门类齐全发展的原则,注重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注重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并凸显海峡两岸合作办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从海峡两岸高校就业工作中的政策支持、机构设置、就业指导内容、人员构成以及就业率统计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海峡两岸高校的就业工作有许多方面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应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就业率统计系统,利用社会资源延伸服务对象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事业早已被视为服务业的一环,许多学者也援引服务业概念去要求教师的教学质量。研究立足于曾在两岸学习的大陆学生在两岸的学习经验,采用对比法,以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四个构面衡量两岸教师教学服务质量,比较两岸教师的教学服务质量,在调查反馈的信息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作为高校教师在提升其教学服务质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后,高职教育即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来在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新形势,我们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高职教育内涵的国际化,参与全球性人才竞争和教育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高等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既面临有共同的问题,又具有各自的重点和难点。在办学、管理、投资、招生等宏观运作体制上,海峡两岸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积极沟通,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海峡两岸迎接未来挑战回应时代潮流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9.
分析生涯教育的理论,比较海峡两岸高校实施生涯教育过程中的异同点,结合大陆高校在实施生涯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借鉴台湾高校生涯教育的有益做法,从师资队伍建设、社会资源利用、相关课程设置、工作平台搭建等方面,对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