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亮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之中。上至文人雅士,下至平民百姓,都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从嫦娥奔月的图腾神话时代开始,月亮  相似文献   

2.
龚红梅 《贵州教育》2012,(19):36-36
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涵丰富,历久弥新。诗歌教学究竟该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从自己上的《将进酒》中得到了一点启示。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天宝三年,是唐朝最黑暗腐朽的时期,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所以历来为朗诵名家所钟爱。但有意思的是,不同的朗诵者通过朗读传达出的又是对诗歌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4.
谢璐礼 《四川教育》2004,(10):32-32
【案例】这是一次“诗词万里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我把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为“古诗组”和“古词组”,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书籍、网络等)搜集自己喜欢的诗词和相关资料(如诗人的生平事迹、代表作、生活故事及音像资料等),并继续阅读书籍、推荐诗词和抄写诗词,每两天创作一首自己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的小诗。为了检测学生古诗词的积累情况,我们上了“诗词万里行”阶段汇报课。课堂上,我先用声情并茂的导语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他们热爱古典诗歌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制的网页汇报自己最喜欢的诗词…  相似文献   

5.
娘回了家。喊一声“娘”。没人应。喊一声“爹”。没人应。娘的娘,娘的爹,都去了。一背过身,就远得再够不着了。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殊意义,我们必须了解,这对于拓展思维度,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林晓东 《师道》2009,(7):60-61
新课标已将审美教育定位为语文教育的一个终极目标。审美教育应该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诗歌蕴藏着审美教育的丰富宝藏,在诗歌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其审美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9.
天宝十一年(西元752年),李白自长安放还已逾九载。这一年,李白已五十有二,当他游至嵩山,拜访友人元丹丘,并邀上岑夫子(岑郧),一场狂歌痛饮之余,一首血行阳刚的《将进酒》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10.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华丽篇章,是一份宝贵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现在我们初中阶段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古诗词能使学生较为正确地认识古代社会,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并增强其爱国主义感情。  相似文献   

11.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歌”(别林斯基)。普希金说得更生动、更形象,他形容自己写诗,是“把一块正在燃烧的赤炭塞进我剖开的胸膛”。感情多么强烈!《炉中煤》正是郭沫若先生胸中的“一块正在燃烧的赤炭”,作者把最真、最纯、最美的浓烈的感情融入诗中,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时代的恋歌。《炉中煤》作于1920年初,当时作者正在日本留学,可是,“读的是西洋书,受的是东洋气”,使他格外怀念自己的故土,深知做一个弱国的国民的苦处,因而更加向往祖国的强盛。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注重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作品审美情趣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尤其是古诗词的学习,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古诗词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的关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鉴于此,笔者结合平时古诗词教学实践,初步归纳“以读促赏”的古诗词学习方法:诵读、解读、赏读,在“读”中解,在“读”中赏。  相似文献   

13.
徐蕾 《学语文》2003,(5):55-56
是强化执教个体的创造性呢 ,还是强化受教群体的原生态?真正有责任心的语文人 ,会对不同原生态的受教群体施以富有创造性的“启蒙” ,使他们兴味盎然。所以面对与古典诗词格格不入的现代中学生 ,我从托兰斯所提倡的创新性阅读中得到启示 ,以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终极目标 ,让古典诗词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就此 ,我归纳了以下六种古典诗词教学的创新方式 ,藉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诗中掘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不进人积极的思维状态 ,便不会有创造性思维产生。为了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对古典诗词产生探究感 ,教师常常向…  相似文献   

14.
15.
[案例]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我们又一次进入诗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惠民 《师道》2005,(12):39-40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结晶,是古代学阆苑中最馥郁芬香的一块园圃。从古至今,它滋养了无数读书郎,对学生的心灵、情感的熏陶与升华,个性、人格的健全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当今的课堂上,存在着把古诗上成了言串讲课,只注重诗义静态演绎或是把诗词的整体赏析变成单调的古诗词句的局部分析等倾向,从而破坏了古诗本身所蕴涵的美。存在这些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古诗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朱光潜先生说:“据我的教书经验来说,一般青年都喜欢听故事而不喜欢读诗。”确实,包括许多中学语文老师,也以诗歌“没有什么讲头,学生不喜欢诗”为畏途。笔者以为,这除了教师长期以来习惯“精讲细析”的方法以外,最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根据诗歌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因此,我认为,“多读、善想、精评”是抓好诗歌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