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何谓枯棋     
刘志兵 《围棋天地》2006,(17):73-73
《围棋天地》13期《枯棋与势棋》有关枯棋的说法似乎不妥。“枯棋”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吴韦曜所著《博弈论》。当时的吴国,棋风颇盛,如《博弈论》所述:“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奉吴太子孙和之命,韦曜写下这篇名文,以贬斥博弈之玩物丧志。“夫一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枯棋三百,孰与万人之将?”很能说明韦曜对围棋的定位。这也体现了作者的儒家功利主义思想。韦曜所说枯棋中的“枯”,不能只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理解,  相似文献   

2.
徐元良 《围棋天地》2006,(10):73-73
我无意推崇数字的权威,但我尊重数字的真实。 一、职业棋手的生活 在《围棋天地》2006年中统计出的有等级分职业棋手403人,其中未列入名册有等级分棋手125人;在2005年《围棋天地》第23期中的统计得知围甲联赛有12支队伍,共有65名国内选手(另有4名外籍选手),其中队员兼教练的有6人,另有教练8人。也就是说,围甲联赛共有国内73名职业棋手参加,占有等级分职业棋手的18.11%。  相似文献   

3.
彭宝瑞 《围棋天地》2006,(12):74-74
2006年第10期《围棋天地》上登载了张燕先生的文章《青海藏族围棋》,读之颇感兴趣。从文章的描述可知,藏族围棋与中国古代围棋有亲缘关系,“密芒”应当是研究古代围棋的活化石。因此对青海藏族围棋的发掘整理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是围棋工作者还是文化艺术研究学者、专家都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王元 《围棋天地》2005,(1):72-74
各位朋友,新年好!既然各位是《围棋天地》的读者,那么,多数都是已经会下围棋的棋友,而且,各位之中,还有相当数量的高手吧。由于本讲义是我尝试着专门为暂时不会下围棋的新朋友所做的服务,所以,已经会下围棋的棋友路过这里时,就不必减速刹车了,请直奔下一站吧。  相似文献   

5.
刘世振 《围棋天地》2007,(18):27-37
一个多月前,我在《围棋天地》上讲解古力的棋局时,还在为他差强人意的战绩以及低靡的状态寻找理由。而仅仅一个月之后,他就用成绩证明了真正的强者是决不会沉寂太久的。在“福地”同里2比0战胜赵汉乘之后,很多媒体都不约而同地用上了王者归来这个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黎饶萍 《围棋天地》2005,(20):64-64
私下斗胆认为,《围棋天地》应改名为《天地》。  相似文献   

7.
战新良 《围棋天地》2011,(19):22-23
围棋与足球有许多相似,规则简单,一看就会,场面阔大,易学难精,但有一条不同,对高山仰止的职业选手交锋,足球人人看得懂,至少自己认为看懂了;围棋则不然,像笔者有三十多年棋龄的爱好者(4段左右)看网络直播、看《围棋天地》都有云雾满天、  相似文献   

8.
黔仁 《围棋天地》2001,(5):39-39
我国明、清围棋数子法在终局计算胜负时,有还“棋块头”的规定,即终局时活棋块多的一方面向少的一方还子,多一块还一子,以此类推。据已故棋史家赵之云先生考证。此法源于唐、宋围棋的“填空法”。唐、宋“填空法”在终局计算胜负时,黑白双方活棋的基本“空位”(俗称两眼)均不算“地”。赵先生亦认为,现今日本的“数目法”脱胎于我国唐、宋的“填空法”。(请参考赵先生“中国围棋胜负计算法及其演变”载《围棋天地》1999年2、3、4期)  相似文献   

9.
棋鬼     
王华 《围棋天地》2008,(17):96-96
围棋变化无穷,棋人形形色色。纹枰论道的,附庸风雅的,痴迷如命的,游戏人生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更有“棋鬼”一篇,故事最后还有“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的叹息。每读此篇,我便想起当年插队的苏北农场里,也有一个何其相似的“棋鬼”。  相似文献   

10.
棋思     
黄生才 《围棋天地》2004,(19):57-57
我并不打算把女儿腾腾培养成职业棋手,但想让围棋成为她的业余爱好。  相似文献   

11.
棋书一道     
《围棋天地》2008,(13):94-95
在辞典中,“气”的词义有数十种,但大致可把它们分.为三类:其一是指空气;其二是指一种物态;其三则是指各种笼统的抽象的,诸如气势、气数、气质、气节等等引申义。  相似文献   

12.
棋书一道     
《围棋天地》2010,(13):20-21
围棋五得 盘上最是识人处,本性如何,几步棋着彰显无遗。择善而从,可得好友。或日棋近于兵家诡道,实则未必尽然,吴清源说棋乃调和,庶几近乎正道。守正不移又因时而化,可得人和。或胜或败,各有因由。知其然而推究其所以然,可得教训。枰中自有禅机,亦且有棒有喝。坐忘入神,可得心悟。既得心悟,了无拘碍,不为形役,与宇宙苍生为一体,可得天寿。  相似文献   

13.
读者     
《围棋天地》2002,(5):10-11
  相似文献   

14.
王华 《围棋天地》2007,(23):94-95
在《颜氏家训》一书中,曾写道:“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 市井“手谈”生出“笑谈”,百姓“雅戏”也有“雅人”。取其一二,稍作描摹,遂写成棋人棋事二则。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棋书     
《围棋天地》2005,(4):45-48
作为承载围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围棋书籍的写作和出版与一个时代的围棋发展脉络息息相关,它的文化内涵、受众群体、阅读和流传方式也与其它文字出版物截然不同。此中妙味,相信每一个参与写作、编辑、出版和阅读围棋书籍的人都有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16.
《凡遇要处总诀》曰:“镇头大而舍茏制虚,宽攻为妙。尖路小以阻渡避坚,紧处方宜。” 必须识得大小、虚实,晓得攻守、进退,方能因时而变,因势而化,动静有据,松紧得宜。  相似文献   

17.
《围棋天地》2001,(11):M001-M001
那张堆放读者来信的大桌子,渐渐吃紧。看着它们,有同事开玩笑说,我们怎么觉得走路的速度都加快了。  相似文献   

18.
19.
《围棋天地》2001,(2):49-49
  相似文献   

20.
棋书一道     
《围棋天地》2010,(10):20-21
围棋之高,有一端便是高在超越性。 围棋超越语言,超越肤色,超越国家,超越文化,只要拈起黑白子。便可顺畅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