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校,常有这种现象:学生讨厌某位老师,往往会连带厌恶他所教的这门课;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非常喜欢上他的课,成绩也会比较好。也许这就是教师情感教育的奇妙作用。所以,要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加融洽,使教与学的效果更佳,情感的沟通是每位教师不容忽视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令教师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提问举手回答问题,恐怕每一位教师都遇到过这种尴尬的情况。面对学生无动于衷地低垂着“高贵的手”,老师们的确大伤脑筋。有的老师会长叹“朽木不可雕也”,有的教师会为此大动肝火。然而“龙颜大怒”只会使学生更加地“诚惶诚恐”,牢骚也根本无补于事,不如静下心来分析一下这里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然而,老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并不神圣也不伟大,去掉“师道尊严”的面孔,老师和学生一样,也有自卑、有短处,也会犯错误。学生正经历的一切烦恼,也曾是他们的老师所经历过的。让学生分享老师的经历,是老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特快列车,这是一列精神直通交往的直达快班,它能使教与学和谐前行。  相似文献   

4.
教师如果喜欢某些学生,并对他们抱以期望。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常常如老师期望的那样有所进步;反之,教师如果漠视或讨厌某些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品行往往会逐渐滑坡,进而破罐子破摔。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寄予期望,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对待自己的行为,产生不负重望的决心,而且教师对学生的优点及时、合理的肯定,还会增强学生学习好、表现好、做好学生的信心。相反,受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必然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老师之间形成僵局,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一)主题与背景 再精心的预设也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的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预设的情景,却没有学生回答的精妙,不得不令老师拍案叫绝,这也就是很多老师在课后所说的一句话:真没想到!其实,如果留意一下平时的试卷批改,就会发现,往往所谓的标准答案也未必就是最佳的,反而学生常常会有精彩答案。这样的没想到不是坏事,而是好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样的“没想到”越多,说明老师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成功的,应该是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学生的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必须具备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这首先要求教师的语言应极具魅力,使学生爱听。例如:有一天,下起了小雨,张老师不紧不慢地走在马路上,就像不知道下雨一样,有个学生匆匆来到他身边说:“张老师,下雨啦,还不快走!”“噢,没关系!我是大雨当小雨,小雨当没雨,没雨一天当两天过啦!”老师幽默的语言逗笑了学生,肯定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小学生又善于模仿,老师的语言风格也自然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  相似文献   

7.
谈情感教育     
教师若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就会关爱学生,就会充满激情。实践证明,一个忠于职守的教师,必定会关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有慈母般的爱与情。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只有教师对学生倾注真情与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爱心是教师构建课堂教学的重要支点。老师爱学生。学生也会喜欢老师.这又会促使老师用饱满的精神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教学活动中,我总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会直接用“孩子们”代替“同学们”来称呼他们,学生不仅能接受而且会感到亲切。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研讨会做课的过程中,几位教师在互相评课中说到教师的教态都能够做到自然,有亲和力,突然有一位老师告诉我:“其实这是因为做课,如果在平时上课,我可不能天天面带微笑来上课,课堂会收不住的。”话音未落其他教师们纷纷表示有同感。我不禁思索,我们听到的一些省级、国家级公开课老师都是这样富有感染力和有激情的上课,也不见有学生捣乱,老师们马上反驳我说那是因为有听课的老师在,学生不敢,做课老师也就不用花费力气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如何实践这一理念,是目前摆在教师面前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评价方法的操作很复杂,在已有繁重工作量的基础上又会给老师们增添很多负担,因此,实际应用中往往会打些折扣。  相似文献   

10.
常有这样的现象:如果老师写一手好字,他的学生也会摩仿这样的字体;如果老师能歌善舞,他的学生对音乐舞蹈也会更加向往;假如老师能言善辩,他的学生说起话来也会有理有据、滔滔不绝……我想,这大慨就是教师的魅力或者说影响力吧。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直接接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避免不了会发生一些感情上的纠葛。要么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要么是学生有了成绩,教师对其进行表扬鼓励,要么是教师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要么是学生对老师表达不同的尊敬之感。这一切,都需要老师认真对待,慎重处理。稍有不慎,处理不当,便会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必要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杨华然 《师道》2002,(12):10
学生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后说:“我被上政治课了。”孩子调皮,有家长会无不痛心地说:“晓得政治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哟!”对人们如此看重政治我非常欣慰,可这又真让我感到委屈!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不难听出,似乎所有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教育失误全都归咎于政治老师们。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把政治教师和思想品德教师混为一谈。就连许多教育工作者也会犯这样近视的错误。常常听到有的学科老师在教育调皮捣蛋的学生时说:“去,叫你们政治老师好好教育教育你!”我想问,政治教师教什么?———政治。这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步入青春期,其心理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学习生活中常常有较多的心理矛盾,既想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又不想跟家长老师敞开心扉,因此很多同学会产生孤独郁闷焦虑逆反等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键康,成为他们发展的阻力。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发出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呼声。因此,努力调控好学生的心态,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可悲的惊奇     
《中学教育》2006,(10):1-1
今天读到一篇章,很受感动,拿来读给孩子们听,读着读着,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大多数学生都很受感动。但有几个学生却在那儿悄悄地笑。我很是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那几个学生说,我们没有想到老师竟然也会被章感动得流眼泪,我们感到很惊奇。从学生惊奇于老师的流泪,我看到的是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他们的老师可能就从来没有当着学生的面流过泪(或是很少流过泪),教师在学生的眼睛中就是一个无情人。一个老师从没有当着学生的面流露过真正的情感,我很难想象学生在学习语的这几年里面,他们又会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呢?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常有这种现象:学生讨厌某位老师,往往会连带厌恶他所教的这门课;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非常喜欢上他的课,成绩也会比较好。也许这就是教师情感教育的奇妙作用。所以,要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加融洽。使教与学的效果更佳,情感的沟通是每位教师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到中小学教育实习对于每一位师范生来说,是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他由原来的学生角色变成了一名实习教师,在实习中,他们面对着课堂上四五十名学生,体会着当老师的滋味。实习结束以后,实习学校的学生、老师对他们会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这一评价也是直接对师范毕业生的很好检验。从师范院校这一角度来说,  相似文献   

17.
日常工作中,由于一些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修养欠缺,往往会对学生评议教师这一极具严肃性、科学性的工作给予通俗的、极不正确的理解,认为学生评议教师无非就是听听学生对老师的议论、听一听学生对某一时间段内老师的工作有什么反应。由此,在这种想法的指导下,学生评议教师这项工作就变成了或是任意喊几个学生开个座谈会,听一听学生是怎么说的,然后把学生的说法分分类;或是给学生发张表格,让学生给教师画个分数,然后找几个人算一算每位老师的平均分。在这样的评价工作中,我们既看不到评价前期周密的准备工作,也看不到体现教师各方面工作的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和教学质量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18.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育实践都表明,调动学生好学上进的积极性,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和教育能力,也取决于教师热爱学生。爱生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与憎、善与恶的情感意向,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著名的“教师期望的效果”试验的结果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道理十分简单,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爱护和帮助,内心产生满意喜悦的情绪体验。在这样的情感因素的激励下,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学习。反之,受到冷遇或厌弃的学生,也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老师的偏心和歧视,内心  相似文献   

19.
一、欣赏学生的“亮点” 学生总是期望被老师欣赏。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劳动,便会有一份收获的快乐,这快乐,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的。在教学用语里,教师经常使用欣赏的语气,这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更多的投入。例如当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以欣赏的语气赞叹:“答得多好啊!多么富有独创性!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学生作业取得某些进步时,老师说:“我很欣赏你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解法”。  相似文献   

20.
教书是个见仁见智的事也是一个显示教师水平的事。一篇同样的课文,有的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兴味盎然;有的老师讲得淡而寡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笔者认为,这与教师在工作时是否有自己“心灵”的参与并是否能调动学生“心灵”的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