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按生产要素分配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资本等非劳动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决定了这些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获取报酬。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 ,前者解决的是价值创造问题 ,后者解决的是价值分配问题 ;认为物质生产要素或物化劳动也能创造价值的观点 ,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对“三位一体”公式进行批评 ,是因为它模糊了价值的源泉 ,掩盖了对劳动者的剥削 ;马克思对“三位一体”所描述的分配方式 ,既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予以肯定 ,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予以否定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就说明允许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价值转移。但是,创造价值与分配价值不是唯一的因果关系,劳动创造价值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者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并不矛盾;分配方式本质上取决于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在现阶段,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全面考察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及资本家管理劳动的观点,才能理解按生产要素分 配的合理性.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活劳动创造价值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并不矛盾.资本家的管理劳动具有剥削性和劳动性二重性.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主要应从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和科学技术在劳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两个方面深化认识,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生产要素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因素,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以及管理才能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具有一致性。生产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决定因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在根据,市场经济使按生产要素分配成为必要和必然的选择。在弄清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要采取有效举措,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等观点的提出突出了生产要素的巨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产生了“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是否也创造价值”的疑惑。另外,人们把第三产业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与第三产业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混在一起,从而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拟通过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达到廓清是非的目的:科学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并不创造价值;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不能一概而论;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不能用要素价值论取代它。  相似文献   

7.
浅谈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必须结合当前情况不断地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基本原理,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澄清“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剥削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价值分配问题开始分析,目的是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这种分配制度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差别,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的价值分配寻找理论依据,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具有一致性。生产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决定因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在根据,市场经济使生产要素分配成为必要和必然的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10.
怎样消除收入分配中的"剥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按照传统理论,人们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只有按劳分配才消灭了剥削存在的所有制根源,因此没有剥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于是按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资本进行“按资分配”,得到的只能是剥削收入。因此我国分配制度改革遇到的最大观念障碍,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会不会产生“剥削”?文章对剥削的定义、剥削对象的质和量进行了论述,并且分析了剥削产生的根源除了私有制以外,还有对生产资料使用和支配权的垄断等因素。同时还分析了劳动创造价值应该是指过去的物化劳动和现在的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因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应该根据其自身的价值、供求关系和贡献度来参与劳动成果的分配,这样才能既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又充分体现分配中的公平,消除剥削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