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德建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和动力来源,是一名合格教师所具备的基础性条件。良好的师德会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会使教师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更会使教师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地育人成才。研究我国当下的师德建设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促进我国教师队伍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创新改革发展,社会各界人士也开始高度关注到教育问题。针对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问题,有关部门必须有效提供环境与制度支持,确保新入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职前教育机构要积极创新培养模式,拓宽专业教师发展渠道,不断提高新入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促使其能够胜任好本职工作,充分保障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本文将进一步对民办教育机构新入职教师需求与对策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的开放性和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既包括通过教师教育使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的年轻学生和专业素质不符合要求的在职教师成为合格教师,使合格教师和优秀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也包括通过政策手段,减少不合格教师和吸引优秀专业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教师教育既需要大学化、开放性、综合化和一体化,也需要专业化。  相似文献   

4.
"双师素质"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综合体现。双师素质教师在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抓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帮助专业教师正确认识专业实践的重要性,强化专业实践管理,要建立有效的"双师素质"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把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吸引到高职院校从事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育硕士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地理教育硕士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两大依据 :(1)社会人才需求决定了地理教育硕士专业培养目标为专家型中学地理教师 ,专家型中学地理教师素质结构又决定了地理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 ;(2 )地理科学的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约着地理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该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先进性、教育性、应用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其内容由通识类课、学科类课和教育类课三大模块组成 ,其特点是 :强调教育类课程设置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意“统一性”与“方向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何为教育软环境?教育软环境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矫正;教师与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家长间的关系等。一、学生行为习惯矫正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关系错误的行为习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道德标准和学校规则的某些行为举动,主要表现为:(1)缺乏控制力,上课常做小动作;(2)不能从奖惩中获益;(3)对权威和纪律忽视;(4)受挫折的耐受力低。产生这些错误行为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一个注意全面素质发展的教师,就必须对有错误行为的学生进行纠正。学生的行为习  相似文献   

7.
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通过专业的教育与训练 ,掌握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形成教育的专门技能、养成专业道德 ,逐步提高职业素质 ,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也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宁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总体进展顺利,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高校的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培训、保障、评估机制还不够完善。鉴于目前形势,大学英语教师只有进一步重视个人专业素质的发展,完善扎实的学科知识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强化从事科研和教学改革的能力,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地提高和完善个人专业素质,才能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成功靠教师,创新教育的实施要求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本文结合我校创新教育探索与实施,谈谈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考。一、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教师提出了如下要求:“(1)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3)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4)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  相似文献   

10.
双学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科专业教育+教育专业教育"的教师培养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遵循"社会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课程体系"的原则,从思想政治专业素质和教育素质两个方面来构建课程体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要按照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知识体系设置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即教育学二学位课程体系由普通教育理论与技术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技术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组成.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我国创客教育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这对从事创客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客教师的发展对创新教育变革、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然而我国创客教师队伍却存在培养体系不完善、创新领导力不足、学科教师角色转型困难、专业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人工智能与创客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创客...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及办好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远程开放教育作为一种新兴教育形式对其教师专业素质的特殊要求,并针对目前远程开放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远程开放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声乐教学是全民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师是从事声乐教学的专门人才.作为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是高校“两课”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但目前该课程的讲授还存在着随意性 ,授课不系统、落实欠到位等问题 ,笔者认为 ,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高度认识形势政策教育课的任务和地位 ;确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思想目标、素质目标和功能目标 ;把握好三个结合 :(1)教学与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结合 ;(2 )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思想互动、互促结合 ;(3)课程讲授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结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广州康复实验学校为案例,对学校教育康复课程设置中教师的看法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扎根理论。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对10位不同教龄、性别和专业背景的教师的深入访谈。研究表明,学校教师对学校教育课程的看法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1)康教结合;(2)潜能开发;(3)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文章对这3个主题分别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和现状,探讨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原则、素质目标、课程结构体系等问题.并以池州学院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提出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基础教育的预备教师,他们应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专门学科素质、教育素质;其课程结构体系必须体现"三性"即高等教育共性、高师教育个性、基础教育特性;构建了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三大类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这所成人高校承担了西城区社区教育主阵地的职能.社区教育任课教师作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力量的作用正在不断地凸显出来,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是适应新型社区教育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学校计算机系开展的社区教育实践经验,阐述了计算机专业社区教育的质量取决于任课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文章通过对学校计算机系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方面的经验,深入探讨了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对社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对推进文明社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的发展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与高职学生的多样性,需确立"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应该注重教师专业素质、专业制度和专业精神,从而保证"基础"课教师整体队伍提升。  相似文献   

19.
科研促教研,教研促教学,形成链条式的整合效应,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部门曾经指出:“在当今,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趋向于一致……我们应该把教师从事教科研的能力视为重要的一环。”可见,培养教师的教科研素质,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已成为教育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笔者从事教科研工作十余年,在努力提高自身教科研素质的基础上,注重指导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收到一定实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综合化、人本化、现代化、多元化等特点对教师素质的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师教育专业体系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师教育的专业性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调整与优化传统教师教育专业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