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中文言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近年来,文言文虚词的考查日益受到重视,众多的模拟卷、高考卷根据新"考纲"精神将原先的对人物形象的考查题改为文言虚词题考查,就是对文言虚词采用直接考查的办法进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除了对"考纲"规定的"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进行学习之外,还加强了学生做文言虚词题能力的训练。在文言文虚词教学中,笔者遭遇到的最大尴尬就是"虚词多解",即课文中同一处虚词的用法,不同资料、不同  相似文献   

2.
文言词汇主要以单音节为主,我们往往把对文言虚词的关注放在单音节虚词上面,而忽略了复音虚词,其实一些常见的文言复音虚词对于理解文章是至大重要的。下面我们以文言文Lfl一些常见的复音虚词为例,谈谈文言复音虚词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鸿门宴 【一课一法】文言虚词学习法 文言虚词是文言语汇中与文言实词相对应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总数量虽然远远少于实词,但就单个与单个相比,尤其是那些常见的文言虚词,其使用频率之高,在古文中出现次数之多,往往为常见实词所不及。因此,如何学好文言虚词,对掌握文言词汇、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言虚词学习法”是一种兼顾语言客观特点和人的认识规律两个方面,对文言虚词作总体把握的一套综合性学习方法。其要领可概括为四句话:  相似文献   

4.
高考语文对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是指能根据阅读材料的上下文语境理解并加以解释说明。近几年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考查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直接考查虚词的题目一般是3分,翻译题和其他间接考查虚词的地方也很多。因此,古诗文教学文言虚词的学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正>文言虚词是句式结构的基础,是文言文的灵魂。文言虚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阅读、掌握文言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一、记忆文言虚词意义的策略虚词有其特殊性,与现代汉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用已有的联系和记忆,更方便学生学习陌生的文言虚词。1.立足课本,学会举一反三。教材是我们接触文言文最主要的工具,教材是一切的来源,教材是基础,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学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在高中课本中共出现18个文言虚词3390次,其中"之"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学会支乎者也矣焉哉。文言虚词是组成文言语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包含副词、介词、助词、叹词。虽然文言虚词数量较少,不过使用方法灵活,应用率较高,在汉语中发展变化较大。接下来,笔者结合学习经验,就文言虚词"乎"的用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如下特点:语义不甚明确甚至无解,却能表示一定的语法关系,表达一定的语气神情;除代词外,都不能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只起辅助作用,帮助实词构造句子,表达意思,语法功能远比文言实词强;数量虽少但使用频率极高,用法灵活多变.由此可以找到学习文言虚词的一般规律:依据具体的语境和语法关系来辨识虚词.以活对活,学会辨识,是攻克学习文言虚词难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绝大多数不表示明确意义,却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它是构成文言文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和兼词。文言虚词数量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在汉语的发展中变化较大。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呈稳定趋势,而且仅限于常见虚词和一般用法。但由于虚词使用频率高,是组织句子的一种手段,各个实词是靠不同的虚词的组合、连接、修饰、辅助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的。因此,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学习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虚词,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我们学过的文言虚词,从词的用法方面整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文言虚词中常犯五病:死记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孤立地理解虚词;只从结构形式取义;不顾文言句式特点而硬译;以今律古。有鉴如此,在文言虚词学习中要抓五个“着眼”。一、着眼虚词变化发展,把握它虚化了的引申义。针对多数虚词都是由实词演变而来的特点,着眼虚词变化发展,由较实在的意义入手把握它虚化了的引申义。以介词“以”为例,其基本义是“用”,如《活板》“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及文化自信自强的不断提升,汉语逐渐成为了世界级的热门学习语言。中国为了丰富汉语的语言研究工作,成立了中文信息处理信息组及中文研究中心,并对大量基础汉语语言资料词汇建设及汉语知识库中的资料进行了充分完善,但对汉语中的文言虚词的研究尚处于未完善的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以及倒装句四种,在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难点主要是对文言文句式中虚词的研究及词意判断,分析文言虚词的语义及句法特征,可以丰富文言虚词的研究工作,帮助理解文言虚词的句法及语义,更加清楚地掌握汉语文言虚词的意义及使用语境,从而使文言研究工作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1.
<正>文言虚词在中考试题中占分不多,但对于初三有限的复习时间和庞大的虚词体系来说,如果不掌握它的学习技巧,就会有一种"雾里看花"越做题越迷糊的感觉。下面笔者将结合近几年南宁市中考试题的特点,归纳文言虚词复习的有效方法。一、学会处理好文言虚词的用法与意义的关系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基本上是比较"加点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整体上还未达到60%。为使文言虚词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学习对策:  相似文献   

13.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每年高考考试的一个难点。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这道题的答题情况不很理想,其原因是文言虚词因依附的句子的变化,意义和用法也发生变化,考生难以把握。其实判别文言虚词的用法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下面的方法就可以帮助考生快速而准确地判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文言虚词中常犯五病:死记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孤立地理解虚词;只从结构形式取义;不顾文言句式特点而硬译;以今律古。有鉴如此,在文言虚词学习中要抓五个“着眼”。一、着眼虚词变化发展。把握它虚化了的引申义。针对多数虚词都是由实词演变而来的特点,着眼虚词变化发展,由较实在的意义入手把握它虚化了的引申义。以介词“以”为例,其基本义是“用”,如《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由具体的“用”可引申为“用什么  相似文献   

15.
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频率甚高,并且对于篇章构建和修辞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宋人陈骥《文则》所说:“文有助词,犹礼之有傧,乐之有相也。礼无傧则不行,乐无相则不谐,文无助则不顺。”因此,就整个文言文的学习而言,虚词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拟以文言文中习见的虚词为例,谈谈如何学习文言虚词。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的学习重在积累,实词与虚词都是如此。比起虚词来,实词的数量大,义项多,掌握相对困难。比较互训方法能够解决文言实词教学的诸多问题,对文言实词的教学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7.
秦振良 《新读写》2011,(10):40-43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而要真正掌握一个虚词,必须能对这个虚词几种不同的用法准确辨析。为此,本刊特邀请专家对初、高中课本中使用频率高和用法复杂的文言虚词的用法逐一辨析,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于内容较多,本栏将分期发表,敬请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8.
【考点精析】文言虚词在2006年的高考大纲中明确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2007年则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就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十分重要。所以,复习文言虚词,—般不要求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而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文言虚词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朱庆和 《新高考》2007,(Z2):25-27
【考点精析】对文言虚词的考查,2006年《考纲》明确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2007年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就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十分重要。所以,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而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文言虚词教学存在重言轻文、言文割裂的倾向,教师多采用讲解或引导学生归纳虚词的词性、用法的方法来教学,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中学文言虚词教学应从学习语言的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以培养语感为切入点,采用言文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