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红 《兰台世界》2007,(2S):66-67
在漫长的几干年历史里,中国一直实行男尊女卑,妇女始终处于男人权力和意志支配之下,缺乏基本的自主和尊严。她们没有财产权、人格权,甚至姓名权。她们更没有婚姻的自主权,只能听凭“父母之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正如自居易所说,女子一生下来就是“百年苦乐由他人”。在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可想而知,更不用说妇女中的弱势人群——寡妇,她们更加身不由己,更加丧失话语权,更加血泪斑斑。她们的再婚权利和自由被古代男权社会在思想控制和法律限制双管齐下步步剥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勤劳的客家妇女客家女子一直以勤劳俭朴著称,在她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几千来的传统美德。客家妇女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主题之一,从她们身上,这些专家学者发现、总结了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曾说:“在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最值得赞赏的当推客家妇女了。”而英国学者爱德尔在他所著的《客家人种志略》称“: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翻开历史的画卷,一副副曙光初露,烈日当空,晚霞降临,在阡陌田园,赤足眷恋耕耘;或在餐桌上一碟咸菜一碗粥;客家妇女形象的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不由…  相似文献   

3.
南子 《全国新书目》2010,(15):46-48
身上散发着沙枣花香的香妃,远嫁和亲的细君、王昭君,一曲胡茄动中原的蔡文姬,神秘的西王母……这些美丽动人、光华四射的西域女子,她们的爱情和人生在风沙漫天的西域历史中逐渐显出耀眼的轮廓。这是一部有关女性的西域传奇,作者深入到被遮蔽的西域历史中去,捡拾她们散侠的故事和传奇。  相似文献   

4.
据不完全统计,1901年———1911年,我国涌现的女子报刊达30多种。这和戊戌运动时期仅有一份女子报刊相比,真可谓是一个大的飞跃。大量女子报刊的出现,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也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高潮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报刊的创办人、主编,多为觉醒的知识妇女,一般都受过新式教育,不少还是留学生。她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深感自己力量的单薄。她们通过报刊开展舆论宣传,唤起更多的女同胞投入妇女解放运动,扩大女界的影响。一批妇女活动家和革命志士,成为创办女子报刊的中坚。如秋瑾曾创办东京《白话》…  相似文献   

5.
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城边的一栋大楼里,常能看到一群年轻女子围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温馨地唠着家常。因为女子们都管老太太叫妈妈,不明就里的人会以为,她们真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却不知,在来到这里之前,这些女子大多是可怜的性奴(被非法贩卖至妓院,被迫从事非法性交易的少女),将她们解救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妇女运动发展史,而近代史上的妇女报刊宣传活动,为妇女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呐喊和推动的作用。中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第一张妇女报刊、第一次妇女办报刊高潮,都产生在近代中国。回眸史海,她们的女子豪气令人钦佩,她们的献身精神和优良办报传统,是值得当今的妇女报刊和我们广大女新闻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的。我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发端于戊戌维新运动。我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是裘毓芳。她开我国妇女办报活动之先声,其历史功绩不可抹煞。裘毓芳,字梅侣,笔名梅侣女史,江苏无锡人。她是戊戌时期著名的才女之一,精通文史,兼懂英文,  相似文献   

7.
侠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心理构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日常生活行为,都无法绕开侠与侠文化。侠的精神已经成为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侠这一概念和形象的出现对于既有秩序构成了双重冲击与震撼,不仅是对侠的秩序的冲击,也是对于传统文人形象的叛离。本文尝试追问侠这一概念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为更深层次地展开关于侠的讨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对于许多女性来说,传媒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她们的观念。传媒在女性的生活中占什么样的位置?她们的阅读习惯是什么?哪些题材是女性最不喜欢的题材?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中国妇女杂志社和华坤女性调查中心就“女性阅读习惯和倾向”题目对北京地区的女性读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967份.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女教文献,即以女性为教育对象的古典文献,是古代典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史上共有女教文献三百多部,现存二百多部。它们虽存在着很多糟粕,但流传广泛,在我国境内及海外汉字文化圈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育了广大的妇女、影响了她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并通过她们影响了男士的思想行为,在古代教育史特别是女子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养成宽厚慈爱、克勤克俭、任劳任怨等传统美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女教文献或推崇备至,奉为教育妇女的圭臬;或一概斥为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义教化的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封建礼教对中国古代妇女的道德规范与行为约束,也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古代妇女都是处于男尊女卑的状况,被“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等伦理道德观念所约束。但是,由于每一具体朝代,每一具体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同,妇女的地位、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而且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仅只哺育了中华男儿,同时也在哺育着中华女儿,因此,中国古代妇女在受到重重束缚的情况下,仍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本文仅就儒学礼教的发展与中国妇女相夫教子的传统问题讲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漫长的几千年历史里,中国一直实行男尊女卑,妇女始终处于男人权力和意志支配之下,缺乏基本的自主和尊严.她们没有财产权、人格权,甚至姓名权.她们更没有婚姻的自主权,只能听凭"父母之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正如白居易所说,女子一生下来就是"百年苦乐由他人".在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可想而知,更不用说妇女中的弱势人群--寡妇,她们更加身不由己,更加丧失话语权,更加血泪斑斑.她们的再婚权利和自由被古代男权社会在思想控制和法律限制双管齐下步步剥夺.  相似文献   

12.
“键盘侠”的正义感虽然廉价,但也有可能经过引导汇入社会正确之声的主流. 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键盘侠”(Keyboard man).因为在网络语境下,这完全是个负面代号,代表着线上敢怒敢言、线下却行动乏力的懦弱群体;代表着虚拟世界中能指点江山、现实生活里却远离世俗成功的loser(失败者). “侠”,古往今来都充满着英雄和大人物意味的字眼,象征着有大我和勇气义气的人.但与“键盘”这个中性词相遇,却落得如此境地,问题出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中国记者眼中的杰出女性世界妇女大会也给像我这样的中国记者提供了结识世界上许多杰出妇女的机会,和她们面对面交谈。亲身领略她们独特的个人魅力。真诚的蒙盖拉夫人世界妇女大会让世人熟悉了杰楚德·蒙盖拉这个名字。这位从坦桑尼亚乡间走出来的女子,以她那  相似文献   

14.
教会女子教育是中国近代教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侵入,中国东北营口开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东北创办女子学校以传播基督教教义和培养妇女基督教徒,客观上对中国东北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我国女子教育启开一扇窗子。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今日的女性。她们是由一个个色彩鲜明的女性组成的“半边天”,她们从没像今天这样以不同的人生追求、多元的人生姿态,展示女性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整体形象。作为以“向社会宣传女性,向女件宣传社会”为办报宗旨的中国妇女报,全方位多侧面分层次地展现改革开放的中国女性的时代风采,是“向社会宣传妇女”的重要内容。中国女性命运的轨迹正是一个个变化中的女性足印铺就。今日  相似文献   

16.
张妮娜 《今传媒》2016,(9):41-43
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却浓墨重彩的对类型片中“侠”精神进行了另类解读,将原本平行共处的类型电影和现实主义电影适时的糅合在了一起。电影《老炮儿》透过关注主体自身传递的“侠”精神的演绎、关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表达、关注个体与其生存境遇间形成的复杂、多面的张力,关注个体对自身及存在的反观和对空间变化的体验,映射出中国电影对于本土精神中个体人性本真表达的缺失和渴求。  相似文献   

17.
潮流新品     
“女红”是旧时代中国女子的必修果,但对于现代女人来说,只是一个陈旧如古董的名词。别说绣花了,她们可能连缝个小背心都不会。 但现代女子会使用电脑,而电脑能帮助她们轻松缝纫出赏心悦目的衣服。 这款采用了微软内嵌式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缝纫机把具体的缝补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心  相似文献   

18.
潘娜娜 《兰台世界》2012,(28):56-57
中国妇女在西方的形象可追溯到马可·波罗时代,那时候,漂亮、奢华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代名词——"这地方(福州)的女人美丽标志,过着安逸奢华的生活"[1]190,"她们(杭州妇女)很有姿色,并且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她们的绸缎服装和浑身珠宝的昂贵,是令人无法想象的"[1]179.而且,男女间相互敬重,男人对自己的妻子表示出很大的尊重,没有妒忌和猜疑.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诗歌史上,继唐诗的“黄金时代”之后,宋诗又以其独特的个性和丰厚的数量再度辉煌,这其中包含着许多女性诗人的歌唱。正在编纂并陆续出版中的《全宋诗》,目前收集到的诗人已逾万,其中女性作者约二百余人,她们中的许多人没有留下名字,典籍上记载的作者常常是“某氏”、“某某妻”或“某某女”,反映了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子的从属地位,大部分作者也仅存留诗一两首或断章残句,这绝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出版参考》2010,(5):49-50
这座神秘的“女儿城”里住着25000名女子,她们来自欧洲各国.视男人为“洪水猛兽”。该城禁止男性进入.任何男人若敢越雷池半步,都会被女警察打得遍体鳞伤。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女子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她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现在我们就跟着安徽女孩冯碧君一起,去体验那里的独特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