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产生于19世纪的西方实证史学促进了史学科学化的发展历程,成为史学界较为盛行的理论和方法.20世纪初,实证史学通过日本传入中国.中国教育史研究也深受影响,在教育史观、研究方法等方面都留下了实证史学的烙印.实证史学促进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影响着教育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战争不断,时局动荡,因此,和其他学科一样,建国前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建国以后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重新起步,首先经过了盲目学习苏联的阶段,又经历了“文革”的创伤,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后才逐渐摆脱政治影响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1990年代以后,中国教育史研究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研究领域大大拓宽,不再局限于重要人物和教育制度的研究,一些微不足道的人物、事迹和教育现象得到了关注。  相似文献   

3.
4.
任何一门学科建设,不仅应该适应学科建设自身的内在需要与社会总的发展趋势,而且也应该顺应国内外学术的演进逻辑和发展走向,对学科建设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学科如何发展始终抱有清醒的认识,具有一种学科建设的历史自觉意识.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具有国际视野,才能明了和把握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自觉地为学科建设贡献个人力量.教育史学科也...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史学取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史学理论与方法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新视角。从西方心理史学及其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看,心理史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也是可行的,心理史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已见端倪,但在研究过程中应把握心理学理论与中国教育史实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局限性与广泛性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比较史学是史学研究发展的新趋势。作为史学研究的一专门领域——教育史,应充分吸收史学母体学科所提供的理论养料,借鉴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把比较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和教育史研究相结合,遵循其基本原则,对提高教育史研究水平、扩展教育史研究领域、提升教育史学科的学术地位等方面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谈欧洲教育史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围绕近年欧洲教育史研究方法的变化这一主题,首先指出在国家众多、国情各异的欧洲,教育史学家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和其文化专业背景及工作环境等不同有关;然后通过四个案例具体介绍欧洲教育史工作者如何运用新的史学研究方法来发掘新资料、提出新问题和拓展研究领域的;最后概要叙述史学方法最新的两大变革走向及教育史研究工作者在这种变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育史研究当然要搜集材料,但史料并不是史学,最后赋予史料以生命的或者使史料成为教育史学的,是要靠教育史家的思想。任何一种教育史叙述或解说,不可避免地是根据某种哲学的前提假设出发的。本文试图从教育史研究前提假设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史学在其发展历程中,不管是世界教育史学,还是中国教育史学,无时无刻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这是由历史学的本性所决定的,正像英国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所说: "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对话."[1]P28作为历史学分支学科和教育学基础学科的教育史学,同样具有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出现三种不同取向的教育史研究,即革命史取向、现代化取向与带有后现代色彩的多元取向。前两种取向的教育史研究都以学校教育理论为分析框架,对相同的教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标准,治出了不同的教育史,形成大批研究成果。然而,在研究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学科生存却遭遇严俊挑战。在应对这一挑战的过程中,出现了带有后现代色彩的多元取向的教育史研究,这种取向的教育史研究还处于艰难探索之中。未来的教育史研究需要直面这种挑战,提升研究品质,为学科建设也为学科功能的发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100多年中,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理论不仅主导着历史学的研究范式,而且支配着教育史学的研究方法。文章分析了传统史学理论的内涵,阐释了该理论对外教史研究范式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范式革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从史学观、史学方法论、史料观三个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新史学”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它们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主要影响,旨在揭示在“新史学”视域下中国教育史呈现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以5个英语国家的教育史学会和1个国际专业团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阐述了这些国家和国际专业团体的性质、结构、宗旨以及年会、刊物、奖励、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概括了其特点,并结合我国教育史研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若干建议,主张加强教育史学科的国际交流,让我国教育史研究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4.
丁述胜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撰文指出,过往的中国教育史研究,以“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为基本范畴结构而成。  相似文献   

15.
杜威根据其实用主义哲学,提出了其史学思想。杜威认为:历史具有双重属性和工具性价值;历史研究应关注全方位的社会生活、注重历史解释和问题解决,并强调历史研究的伦理目的;历史研究可采用动态情境的视角、逻辑探究和多元学科的方法。杜威在教育史研究中通过聚焦教育问题、分析教育史料、回归教育情境等方式,力图构建适应民主社会的教育科学。杜威实用主义史学思想启发我国当前的教育史研究,需兼顾实用价值与人文价值,批判性地解释研究内容,关注情境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科性质与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史研究是一门现代教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特别是历史科学相结合的基础性教育理论学科。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客观化原则,是指作为基本的研究要求,中国教育史研究应客观如实地阐释中国教千年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思想风貌和教育制度嬗变轨迹,理性地认识和评价中国教育史实。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建设问题是使教育史学带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教育史学科的学科发展,关系到教育史学功能的发挥,也关系到教育史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有必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与深入探讨。在几年前,我和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郭娅教授合写过一篇文章《试论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在文章中我们对过去的一些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史是对发生在中国社会历史中教育活动的一种历史性解读.大致涉及两个纬度:纵向涉及教育活动本身的历史演变,横向涉及教育与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然而,统观已有的中国教育史教材,无论纵、横都以制度化教育为其主要研究对象.以至于出现民生教育之缺失,大多数教育对象被遗忘.科技教育的缺乏与商业教育的缺失.制度化教育单轨独进的发展路径,使学习者对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学习产生诸多疑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微观史学的方法,认为它是以缩小的世界为观察的对象,是一种深入细致分析历史问题的策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和马克思历史学理论是微观史学的三大理论基础。微观史学的三大特点在于注重史料的精确性,关注一般民众的行与为,综合运用多学科尤其是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微观史学的视角下,教育史研究应拓宽传统教育史的研究范围、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主题、拓展史料的采纳范围、深挖日常生活的教育信息并且综合考察教育史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微观史学的方法,认为它是以缩小的世界为观察的对象,是一种深入细致分析历史问题的策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和马克思历史学理论是微观史学的三大理论基础。微观史学的三大特点在于注重史料的精确性,关注一般民众的行与为,综合运用多学科尤其是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微观史学的视角下,教育史研究应拓宽传统教育史的研究范围、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主题、拓展史料的采纳范围、深挖日常生活的教育信息并且综合考察教育史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