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说明,人的一生都要学习.我觉得人的一生就是要学习做人和做事.做人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事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做人首先要想到别人,这是做人的重要原则.我经常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因而我从内心觉得自己也应该支持和帮助别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也是对  相似文献   

2.
牛化军 《班主任》2014,(7):22-23
正针对班里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别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不会做人做事的现状,我开展了"给别人一个帮你的理由"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主题】给别人一个帮你的理由【目的】使学生体会"收获与付出"的含义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没有任何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只有愿意为别人付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布置任务】活动课上,我告诉学生,希望找三个学生,帮我做三件事情,比一比谁完成得更好。三件  相似文献   

3.
爱与尊严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让别人丧失了尊严,其帮助的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为我们在给予对方的同时,拿走的恰恰是他最需要的东西——自强的勇气。教师对学生的爱,当是人间大爱,为学生留有一块心灵的天空,为学生保留一份做人的尊严,关爱、宽容每一个学生,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学会做人是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学会感恩是做人的重要内涵。然而,许多学生却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老师对自己的辅导是责无旁贷的,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感恩意识。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小学品德课的任务之一,我从“一句话”入手,教育学生学  相似文献   

5.
<正>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动,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别人,做有益别人的事或倾向。幼儿亲社会行为有:分享、谦让、安抚、合作、同情等。它是人际间保持和谐的基础,受到社会积极肯定和鼓励。长期以来,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独生子女自私、独霸、不合作、娇纵等问题。教幼儿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与热爱  相似文献   

6.
徐方婷 《课外阅读》2010,(8):163-164
写文章既是在教育自己做人,也是在教育别人做人。既是自己在学习做人,也是在教育别人学习做人。既是体现自己的思想、志趣、抱负,也让别人学习这样的思想、志趣、抱负。而小学生初学写作的时候,常常只会记述事例,提炼不出主题,让人不明白他们记述的意义。这样就失去了写文章的意义。所以,在这里想和大家共同探讨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时学会立意。  相似文献   

7.
菁灵姐姐:你好!我是一个热心的女孩,很乐意帮助别人。可事与愿违,我帮助别人,有人说我是讨好他;我不帮助别人,又有人说我缺心眼小气;甚至还有人在背后说我坏话,完全不顾我的感受。每当这时,我觉得特委屈。我该怎样被别人理解?万淑琴你是一个热心、乐意帮助他人的人,非常好。这是做人做事的一个优秀品格,希望你保持下去,发扬光大。你谈到的“事与愿违”、“好心”得不到“好评”,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按理说,“助人是一件好事,为何却引来反感与非议呢?不知你是否想过,他真的有困难吗?他有困难自己可以解决吗?他有困难真的欢迎我去帮他解…  相似文献   

8.
张心阳说得好:“‘是人’是‘做人’的前提,一个懂得自己‘是人’的人往往也会懂得别人也‘是人’,他就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和选择,这是对别人最大的尊重,也是最重要的‘做人’。”现在,提倡“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人,体现人的价值。而作为“人”本身也要管理好做人的人格成本、境界成本。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追求正直、诚实的人,这也是一种非常自然舒展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一、填空题。1.在成绩面前永不满足,不断进步这是一种 (    )的精神;而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凡是能自己干的,就不依赖别人,这是(    )的表现。2.一个“狼来了”的故事能够从古流传至今,说明(    )是做人的基本道德。3.中国有句成语叫“推己及人”,意思是(                          )。4.每当看到别人遇到困难,雷锋叔叔总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当他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心里总会非常高兴,他的这种(    )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5.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              ),…  相似文献   

10.
感恩的心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懂得,对关怀和帮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 2.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三生教育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让学生感受到幸福,体验到幸福,能够分享幸福。一、感恩让学生幸福感恩是美好的情感,是人的基本道德,是处世的哲学,是做人起码的支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  相似文献   

12.
做事与做人     
创造主要是指活动,指做事,包括想事想理、想方设法。这跟做人不同,做人主要是指修养、善身,包括如何跟别人打交道,也包括对待工作的责任感、事业心之类。 创造就需要有"总想跟别人不一样"的心态,这是做事。做事总想富于创造,因而就总想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3.
恩是一瓢水     
“恩是一瓢水”。这是父亲的一句口头禅。此话大致有两层意思:一是施恩于人,自己不要觉得有哈了不起,而只当是送出一瓢水;二是别指望人家日后报答,因为它只不过是一瓢水。因此,父亲总把帮助别人当作平常事,他始终认为这是做人的本分。  相似文献   

14.
成长意林     
【做人】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遇事犹豫不决,就等于把决定权拱手让给了别人。一旦别人做出糟糕的决定,到时后悔的只能是你自己。  相似文献   

15.
微言     
用别人的智慧充实自己,不用别人的智慧贬低自己;用别人的成功激励自己,不用别人的成功折磨自己;用别人的错误提醒自己,不用别人的错误娱乐自己。——做人准则(山东孔孟荐)  相似文献   

16.
做事与做人     
创造主要是指活动,指做事,包括想事想理、想方设法.这跟做人不同,做人主要是指修养、善身,包括如何跟别人打交道,也包括对待工作的责任感、事业心之类. 创造就需要有"总想跟别人不一样"的心态,这是做事.做事总想富于创造,因而就总想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行为习惯培养,是为将来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奠基.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事做起,比如礼貌问题,幼儿来园、离园时老师和幼儿要互问"早晨好!""再见."当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一声"谢谢".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行为习惯培养,是为将来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奠基。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事做起,比如礼貌问题,幼儿来园、离园时老师和幼儿要互问“早晨好!”“再见。”当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一声“谢谢”。  相似文献   

19.
刘玉真 《初中生》2008,(11):13-13
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别人。这句话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我们为人处世、立足社会最起码的原则。尊重和被尊重就像物理学中的力一样是相互的。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得到来自各方面的爱,却很少想到爱别人,为别人带来快乐。让幼儿跳出自我,站在某一社会角色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确实是有难度的。但是一旦做到这一点,便是一个可喜的飞跃,可以由此诱发出更多的正确行为,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基于这个想法,我们设计了“快乐娃娃”的活动方案,旨在教育幼儿像“快乐娃娃”一样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萌发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通过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例以及角色扮演的实践行为理解深刻的做人道理。在“快乐娃娃”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情绪热烈,达到了预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