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垣的《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是一部有关佛教史籍目录的研究性著作.此书在论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释家类佛籍时,在深入考辨史料的基础上,纠正其谬误达三十五处,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将这些纠谬归纳为校正字词错误,深究史源以辨征引之误,详考版本,纠正人物混淆和年代错误之处,澄清学术及历史事实,廓清沿误、得出确论,纠正偏颇之说七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论述,以窥陈垣先生学问之深之精.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概论》是自学考试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年来文化问题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文化问题又随着改革开放而有了极大的实践意义。这门自学考试的教材不但有教、学、考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普及人文科学的作用。这门基础理论课首先要界定学术术语,建构出一个能容纳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论的框架以便于学习者自学,也能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专业文化打下基础。据笔者的理解,本书可以分为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新的课程,多由中文教师担任,由此产生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与课程庞杂的矛盾,为此应当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多名教师协作教学,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体系和重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各高校之间不约而同达成基本一致意见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大纲,阐述课程体系应由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和总体特征三块组成,而统束课程的重点则应集中于把握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陆雅婷 《文教资料》2014,(35):55-56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化?广义的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与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化是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本所指化是狭义化。民族性、国度性是化的重要属性之一。中国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字,浩如烟海的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化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河北自学考试》2003,(7):12-1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应考者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国家考试,命题是确保考试质量的核心工作。为做好秘书专业《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全国统一命题工作,特制定本命题大纲。一、命题宗旨及目标1、宗旨命题要体现专业和课程特点,既考核应考者的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历程以及各专门文化的基础知识,也考核应考者运用这些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文化现象的能力,加强自身文化素养,正确引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2、目标使考试合格者真正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本课程的本科结业水平。命题要有利于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标准化试题库。二…  相似文献   

8.
桑农 《池州师专学报》2001,15(4):139-140
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的文化概论方面的书籍很多,甚至同名的书籍也不下好几部。李平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却自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清代蒙文史籍《水晶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清道光年间乌剌特部极佑寺达喇嘛金巴道尔吉撰写的蒙文史籍《水晶鉴》的成书年代,国内外收藏的版本,国内外研究状况,思想内容,史料价值,以及引用的主要史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水晶鉴》成书年代,作者赞同留金锁的观点,当为1846-1849年。关于《水晶鉴》的思想内容,作者认为佛教思想是贯串《水晶鉴》的指导思想。关于《水晶鉴》的史料价值,作者认为《水晶鉴》是研究明末蒙古史和清代蒙古史的一部必不可少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严羽《沧浪诗话》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禅喻诗”。在《沧浪诗话》中有很多佛教词语,对《沧浪诗话》中佛教词语进行诠释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以禅喻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汉字发展史纲要》在论证汉代形声字发展之时,对《说文解字》中部分汉字史料的时代缺乏考辨;对出土文献所用汉字与《说文解字》收录汉字的类型差别,未作区分;对出土文献中的汉字史料利用也不够充分,故而导致其书对形声字发展轨迹的描述不尽准确。《汉字发展史纲要》认为汉代是形声字大量产生的时期,根据近人的最新统计资料,形声字数量在战国时期就超过当时汉字总量的80%,形声字大量产生的时间,应该提前至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功能作用的发挥,应结合其自身特点,努力实现:文本话语范式与人本话语范式的结合;求真与求信的结合;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大学本科教育中新近开设的一门政治理论课程,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进教学效果,必须明确课程定位,围绕课程目的,厘清其与中学历史课、专业历史课、"概论"课等相关课程的关系;同时,要围绕课程内容,正确分析、比较"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与人民共和国等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教育的双重任务,也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教育的双重困境。本文分析了运用网络手段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从事"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的教师通常要面临几对常见的矛盾:内容庞杂与课时不足之间的矛盾、史与论之间的矛盾、主流观点与非主流观点的矛盾等。能否有效地化解这几对矛盾关系到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的实效性,结合教学实践探寻化解这几对矛盾的具体方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行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学时效性,有利于更好发挥思政课的教育功能。以教材内容与教学目的为根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托,以提高实效性为目标,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设计六个基本专题进行讲授。同时,专题的设置不固定,注重专题与高校所在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大学生新增设的一门公共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讲史为平台,通过加强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课程,显示了新形势下国家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的性质和体系,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新方案中的基础性课程之一。要让《中国近代史纲要》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紧跟时代,以例论理,以情融教,提升教学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中开设的一门新课。面对课程学时少、内容多、时间跨度大等问题,为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手段和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使教师顺利完成从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的飞跃,使学生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收益广博,体验深刻。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呈现教学模式僵化与疲软的现状,要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政治性、教育性与实效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为视角,提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要以理论专题教学、课堂专题讨论、实践教学三大教学模块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激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