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晋斌 《科学课》2008,(12):1-1
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这次改革中,我们接受了新理念的洗礼,体验了教材变革的烦恼,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思想变化。今天我们再读张之仁老师2001年出版的《自然课改革实践》一书,依然可以领略到这本书对当今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这次改革中,我们接受了新理念的洗礼,体验了教材变革的烦恼,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思想变化。今天我们再读张之仁老师2001年出版的《自然课改革实践》一书,依然可以领略到这本书对当今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特殊时期,以苏联教育为基准,初步建立了中国新教育的课程教材模式。从课程变革的本质特征来看,这是一种主张固化信念的教材模式。在国家新课程推进的今天,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从课程变革的本质特征来考察这一时期基础教育教材的变革,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鲜红周 《陕西教育》2008,(11):53-53
一、坚定信念,勇于尝试,顺应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潮流 这次高中历史新课程变革内涵很深。它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材编写、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根本性变革。变革从未如此之巨大,难免使很多高中历史教师感到有茫然和不适应的感觉,过去许多耳熟能详的知识体系和观念要变革,更为艰巨的是要改变过去形成的习惯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如何在校本课程中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结合“跨太平洋绿色行动”,就课程结构的构建、教材资源的开发及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课程研究文化转向是社会变化对课程改革提出的客观要求, 是当今社会研究和课程研究认识发展的必然。课程改革是一种文化实践, 分析课程改革文化研究的旨趣, 可以揭示课程改革作为文化现象与社会现实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课程改革的实际运行和存在方式, 为人们正确理解课程改革和采取恰当的行动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优质与现代化的需求,使得学校文化的重建成为必然,学校文化成为课程改革研究领域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要研究课程变革下的学校文化,涉及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学校文化的现状如何?实然学校文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实然的学校文化对学校课程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借助学校文化的改造来推进课程改革?围绕这几个相关的问题,从学校文化的分析视角人手,以“学校的历史”、“学校的愿景与目标”、“学校的制度规则”、“学校的人际关系规范”以及“教师的教学实践”几个维度为主,采用观察、访谈、文件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手段,深入地分析了一所普通中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的实然状况、形成的原因、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以及学校文化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阻力,其原因主要包括:自上而下的变革机制;传统学校角色的根深蒂固;学校变革能力的缺乏。要走出课程改革的困境,需要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课程变革模式相结合;使交易的学校领导走向转型的学校领导;发展变革性质的教师文化;超越学校范围的课程变革。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究竟怎样看待学习方式的变革?如何辩证思考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是课程改革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期推出四篇来自乌海市海勃湾区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文章。这四篇文章有理论层面的思考,有实践环节的纪实,这对正在参与或即将参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工作者们有重要的借鉴、启示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是近5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如果说,前几次改革,仅是修修补补的“改良”的话,那么,这次课程改革就是一次课程设置、教材编撰、教法应用的根本性“革命”。其目的在于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使之更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更与国际社会的教育模式接轨。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了教材,变了出版社,重新整合了课程分类,更重要的是要以此为支点,变革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乃至教育方法、手段;变革我们的教学观、课程观、学习观、人才观。否则,以不变应万变,旧瓶装新酒,难免有悖课程改革的初衷。今年秋季开学,内蒙古自治区继海勃湾实验区后,又增加16个新课程改革实验旗县。为了使更多的实验者有思想上、操作上的准备,少走弯路,我刊将陆续刊登一批实验者撰写的文章,敬请关注。主持人/孙志毅  相似文献   

11.
《现代技能开发》2013,(9):54-54
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是已走过千百余年生命历程且延续至今的考试文化.我们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种视角加以论证。从理论视角看:改革的实质是文化变革,改革的深层桎梏是文化。故而。探寻改革的桎梏.要以文化为切入点。而当我们基于文化视域加以思考时.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就无处遁形了.它就是弥漫于中国大地千余年之久且早已凝结成为一种生存方式的考试文化。从实践视角看:考试文化是我国自古以来诸多教育改革的深层桎梏。考试文化既是古代学校教育改革走向失败的深层原因.又是当代诸次课程改革的深层桎梏.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课程变革中,课程社会学的两个主要解释框架是主流意识形态与课程设计的共谋作为社会控制的途径和关注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课程变革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由于这两个基于不同理论基础的解释框架具有行动与结构之间断裂的矛盾,文章借鉴布迪厄在其关系论哲学基础上提出实践关系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场域"与"惯习",从学校文化的视野出发,试图提出课程社会学的一种研究路向,尝试对课程变革实践中学校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特征课程的实践场域和行动者视野的惯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探索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每一位校长、每一名教师都要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理念及操作要求.不断提高实施课改的能力和素质.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对出现的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延续了千余年的考试文化是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从理论视角来看,改革的实质是文化变革,一项文化变革的深层桎梏是文化;从实践视角来看,考试文化是我国历史上诸多教育改革的深层桎梏。而今,考试文化已然穿越历史,成为我们当前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这表现在,考试文化制约了课程评价功能的应然转向,导致了课程评价指向与初衷背离。  相似文献   

15.
谢一彰  王筱燕 《教师》2010,(31):37-38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省市教育行政的部署.桃源县与其它县市一样.二00七年下学期在高中起始年级积极有序地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工作.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学校之多,前所未有。近三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引发的中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尽管借鉴了诸多西方理念,但由于它的文化传统在场和对教育传统的继承,决定了其实质上与我国文化传统的适切。在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当下,我们不能着眼于回归传统,也不能局限于继承传统,而应当通过引介新理念来冲破旧传统的惯习,在中西文化的互动融合中创生出一种新的民主型课程文化,从而推动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尽管借鉴了诸多西方理念,但由于它的文化传统在场和对教育传统的继承,决定了其实质上与我国文化传统的适切。在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当下,我们不能着眼于回归传统,也不能局限于继承传统,而应当通过引介新理念来冲破旧传统的惯习,在中西文化的互动融合中创生出一种新的民主型课程文化,从而推动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孙永良 《成才之路》2009,(16):41-41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作为变革的核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拉开序幕,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新课程与以往课程相比,从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内容选择、组织和实施等方面,都采取了力度较大的改革措施,这无疑对我们的基础教育战线教师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新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另一种类型的教育,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类型特征。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等数学》的课程改革自然也在其列,然而,对于《高等数学》这门传统的基础课程来说,如果只是对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并不能实现实质性和突破性变化,只有改变观念,研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以行动导向的思想为指导,对其进行颠覆性的改变,彻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实质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课程教材改革的推进和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教育面临着变革和转型。而作为中层组织之一的教研组,成为当代学校变革与转型的重心,并且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