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钓多用“万能饵”沙蚕,活虫含水分多不易保存,如有剩余或刻意准备长期储存,必须盐渍。经过无数次实验,我终于掌握了一种不错的盐渍方法,在此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众钓友。  相似文献   

2.
面饵在钓友中较为广泛使用,但存放时间稍长极易变质,需要随用随制,比较麻烦。钓友大刘教给我制作一种不易发霉的面饵,现介绍给钓友试用。 取新蒸的馒头去皮搓碎,加等量的维维豆奶粉、卫生素B2片 P碎(半个馒头加10片),一起放入容器内,加适量的曲酒和蜂蜜,调至软硬适度,反复揉搓,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在气温30℃以上时存放两天(气温低时可加温或延长存放时间)以后最好使用。因饵中水分很少,而曲酒和蜂蜜有一定的防腐作用,所以此饵夏季存放一个月不会变质,而且越放越好用,可一次多制些饵备用,减少天天制解的麻烦。这…  相似文献   

3.
马建华 《钓鱼》2005,(19):36-37
在对饵料溶散性的认识上,经常野钓的钓友由于顾忌小鱼闹钩等原因,普遍认为溶散性强的饵料在钩上的附钩时间短,不抗小鱼骚扰,当大鱼进窝后钩上可能已经被小鱼啃得没有饵了,不利于钓大鱼。即使水中小鱼不多,很多钓友由于抛竿技术不正确,造成溶散性强附钩性差的饵抛不进钓点,习惯上也经常将饵料做得又硬又粘,使饵料的溶散性变得很差,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更容易钓到大鱼。但我个人认为,在钓大鱼时饵料适当的溶散性应该是利大于弊。众所周知,野生环境的大鱼主要是以水下的动植物碎屑为食,而又硬又粘的大块状饵料在野生环境中是不容易碰到的,  相似文献   

4.
可能有很多钓友都有这种体会,在流水中垂钓,由于面饵不耐冲泡,因而频频换食,实在令人烦恼。有的钓友不得不把面饵做得又粘又硬,效果也并不理想。我在面饵中加进一点棉花,制成了加筋面饵。应用效果比较理想。加筋面饵的制作并不复杂。首先按需要量将面饵做好。如用小麦粉,则可生可熟。若用玉米粉,最好选用颗粒较细的,再适当加些小麦粉或糯米粉,而且必须蒸熟。面饵的制作方法凭习惯和经验即可。但应注意,软硬适度才能既抗冲耐泡,又具有良好的透钩性。选用的棉花质地要洁白干净,无污染。棉花用量凭经验掌握。加多了做起来费事,加…  相似文献   

5.
海饵范围的划定不外乎沙蚕、小鱼小虾、贝肉鱼肉之类等等。比起淡水饵,范围小、空间窄,自制海饵目前还不能成为现实。就是说不可能出钓时,随时随地很方便地买到和自制海饵。即使备到海饵又因为是鲜的、活的,出钓时受保管条件的限制和经历较长时间的钓程而死去,以致腐败变质。因此,假饵在海钓中能起到的作用就显得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6.
岩虫,是沙蚕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长达20—35厘米。大连叫肉蛆,深圳、珠海称红虫,青岛谓做扁食。由于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全身是紫褐色,有的为肉红色。它那通体的浓腥味、闪烁着的黄绿色萤光,加之挂钩体宽、目标显眼,对鱼诱惑力很大,故有上品钓饵之美誉。因此,它成了许多海钓人用饵的首选。钓友们获得此饵渠道大致有二:一是狠心掏腰包买,二是出苦力挖。这样一来,欲自己动手而获的群体,必然要面对“挖岩虫,毁酥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建华 《钓鱼》2005,(18):36-36
垂钓时,常常听到些钓友问一部分现场钓获好的钓友:你用的什么饵,得到答案后,就按照配方照猫画虎的炮制一团饵,抛钩入水充满希望的静候佳音,但最后的结果往往会是很失望,这时就会怀疑别人告诉他的配方一定有所保留,或者怀疑别人藏有什么小药、偏方。其实,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配方完全相同的饵料,由于开饵和上饵手法的不同,最终的鱼获可能相差极大。我常见到有些钓友使用的饵料既硬又粘,入水后10几分钟提出来再看,钩子上的饵几乎原封不动,这样的饵除了在闹钩很凶的水域有些作用外,一般是不会引起鱼的青睐的。因此,根据不同的鱼情,使饵料体现不同的雾化速度、溶散速度和附钩程度等物理状态,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锡纸钓鲅鱼     
《中国钓鱼》第四期刊出顾岳刚和毛喜良钓友的《蓬莱海边钓鲅鱼》一文,所及钓鲅技法甚佳。这里想补充两点,与二位钓友磋商、探讨。 其一,鱼类有较强的嗅觉,钓淡水鱼就是利用这一特点诱鱼咬饵上钩的。但对于以食用荤食活饵的海水鱼来讲,“活”是第一位的。饵只要是“活”的鱼没有闻到气味也会很快冲过去抢食。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还不知什么味就吞到肚子里去了。根据这一特点,我和我的钓友们在钓鲅季节,除了顾、毛二位钓友提及的用小白鳞鱼做饵外,大多还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剪成小鱼状或干脆剪成一个小纸条,用线或胶绑粘在钩上。…  相似文献   

9.
手上饵     
张炎冰 《钓鱼》2014,(13):10-10
钓快鱼用拉饵,将兑水后形成拉丝网络的饵团压住钩拉出,饵就粘在钩上了。传统钓鱼用蚯蚓、虾、蚌肉、面团、玉米粒、年糕、米饭粒做钓饵,都是饵包钩——按钩的大小将饵整成合适的形状,然后一手捏钩柄,另一手取饵以套、穿或按的方式将饵装到钩上的,统称手上饵。  相似文献   

10.
才洪阁 《垂钓》2006,6(12):21-22
那还是在没有“商品饵”的年代,钓友们用的面饵一律都是自制的,其实也不外乎就是用玉米面或蒸或煮做出来的,东北的钓友都管它叫“大饼子”。饵虽然粗糙,不过也确实是没有更多的“诱惑”可以选择,赶上运气好的话。鱼儿倒也频频上钩。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钓鱼》杂志1998年第四期刊登了董毓柏先生《海竿炸弹钩面饵制作新法》的文章,我有不同的看法,愿与董先生切磋。1.炸弹钩与面饵不能混为一谈用锦纶软线拴就的组钩(有的称钩组或钓组),可以使用软、硬糟各种不同性质的钓饵,钓友们通常的说法是用什么样的钓饵装钩就叫什么钩,如用松散原料装就的炸弹钩,其实指的是饵不是钩。炸弹钩的特点就是“炸”,这是一个特定的名称,如果不炸,就不应叫炸弹钩。董文所说的原料用一半面粉,还加糯米粉、粘米粉,这完全是面饵,而且还是一种耐水浸泡的粘面饵,与炸弹钩不搭界,不应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2.
制装爆炸钩饵是钓鱼人常常着急和犯愁的一件事。清晨来到钓场,既要快速装配钓具,又要制装爆炸钩饵,真是心急火燎。有的钓友为争取多一点的垂钓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笔者用汤圆制成的窝饵诱鱼,垂钓效果很不错, 它的特点是诱鱼快、获鱼留鱼时间长、环保,特别适用在野河垂钓鲫、鲤等鱼种,有兴趣的钓友可试一试。一、用市场上销售的糯米粉,做成乒乓球大小的汤圆。中间的馅加入适量的白糖、麻油或菜油,再把汤圆口封好,防止油溢出。  相似文献   

14.
垂钓趣事     
邹思全 《钓鱼》2008,(15):65-65
有钓友在钓鱼时钓到一只兔子。说起来也许钓友们都不相信,这却是我亲眼见到的事实。那是2003年夏天在月亮湾夜钓,和我相邻的是县人民医院的谢钓友。十一点多钟,他用香喷喷的饵料做好几个爆炸饵团,抛进钓点,剩下一个饵团时,因不上鱼也懒得再抛,随手把挂有饵团的海竿放在身后的一丛荆棘上,钻进帐篷里睡觉去了。大约凌晨一点多钟,  相似文献   

15.
张锡恩 《中国钓鱼》2007,(11):21-21
关于海钓用饵,有文章详细谈过,如以沙蚕、鲜虾、小活鱼等为饵的用法都讲得很详细。在此,我另外向大家推荐几款海钓用饵。一、贝螺肉钓饵软体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海洋鱼类优质饵料,贝螺类钓饵,由于味道鲜美,贝肉颜色乳白色,入水后目标醒目,极易引起鱼的食欲。1.贝螺类钓饵和种类可做海钓鱼饵的贝类有:文  相似文献   

16.
磁珠拉饵盘     
姜超 《中国钓鱼》2005,(12):56-56
拉饵术不但是竞技钓手的必修课,而且也是休闲钓友应该掌握的一门技术。有一个好的拉饵盘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式的长条磁铁拉饵盘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拉饵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蝗弊端。新式磁珠拉饵盘采用分式多磁点结构,便于调整,更加方便分钩,在拉饵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防止两脑线缠绕和双钩粘在一起的现象。球面形磁点结构与钩的接触面变小,保征双钩的站立,  相似文献   

17.
垂钓中经常听到不少钓友抱怨不是钓不上鱼,就是跑鱼,其因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有些因素却是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 一是饵。有的人对这个问题不重视,不管什么饵,拿来就用;或凭个人想像随便调点就用,所以造成不上鱼。因为鱼的品种不同,喜爱吃  相似文献   

18.
刘桂云 《钓鱼》2006,(8):37-37
由于海竿钓鱼多使用组钩,因此钓饵配制便成了钓友关注的问题之一。组钩使用钓饵可划分为粘饵和糟饵两大类,其中还有香饵、酸饵、腥饵、臭饵性质区别。香饵主要是鲫、鲤、鲂、青、草鱼爱吃;酸饵鲢、草鱼喜食;腥、臭饵钓鳙、鳜、草鱼有效。一般粘饵是为有托饵器的集团钩、炸弹钩使用,葡萄钩和单钩也很适用。糟饵是为糟饵砣钩配制使用的,也可作远钓点打窝的诱饵。下面介绍10种海竿饵的配制:1.纯玉米面香粘饵。用当年新玉米面,越细越好,使用前一天晚上用开水和,搅拌成疙瘩状,放蒸锅蒸至八成熟再倒入盆内,趁热每500克饵中掺入白糖50克和奶粉50克…  相似文献   

19.
杜新财 《垂钓》2005,5(10):15-16
一、沙蚕类 沙蚕素有海钓“万能饵”之美誉,是垂纶沧海的“黄金钓饵”。北方海域常见的沙蚕有岩虫、巢沙蚕、红沙蚕、青沙蚕。另有部分种群分布稀少的沙蚕,因使用者较少,加之钓效颇具争议,在此不做介绍。  相似文献   

20.
在广大的钓鱼爱好者中,不论使用诱饵还是钓饵都是以香甜或是稍带酸味调配,而使用咸味鱼饵”垂钓者是绝无仅有的。笔者在一次垂钓中,因带去的午餐菜太咸没有吃完,便和着米饭,装入打窝器中作诱饵。这天上午原本一条鱼也未钓到,自咸味饭菜打下去后,不出半小时,便连连钓上草、鲤、鳊鱼,我当时还并未意识到是“咸食”的作用。第二次再去垂钓时,我事先有意在饵料中加入一些盐,挂钩的钓饵面食也是咸的。结果,同塘6位钓友中我领先。这时,我思想上仍是将信将疑,未必鱼也钟情嗜好咸饵?而在第三次、第四次的垂钓中,均印证了这一尝试。故惯用香、甜、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