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膨胀。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呈现急速上升趋势,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高校大学生将要面临就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进入社会就业的核心问题。而就业形势的严峻意味着就业转型对于解决就业困难、劳动力过剩等一系列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故围绕应用类技术院校大学生并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为例,对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为例对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了调研,又从就业体制、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并探讨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国家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加强就业指导,用人单位要适当调整原则,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科学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态势变化,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学生自身的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长远发展。文章将结合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实际情况,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就业难的原因入手,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在当前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相较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传统观念影响下的性别偏见、就业范围选择较为狭窄的问题。同时,随着“二孩”“三胎”政策的出台,受到生育问题的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时遭受更严重的性别歧视、职业晋升发展更为困难等问题。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各类新就业形态,为女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多的机会。研究发现,新就业形态为女大学生提供更为多元的就业选择、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同时,由于新就业形态自身的局限,也使得女大学生在从事相关工作时存在着就业不稳定、保障性不足的问题。对此,本文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求更好帮助女大学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各高校扩招以来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新问题,是当前世界背景国内形势的客观反映。其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不是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本人能单独解决好的问题,需要全社会都付出努力,关心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截止到2005年9月,2005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2.6%,就在上百万毕业生就业无着的时候,2006届毕业生就业高峰已呼啸而来。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413万人,各大高校的准毕业生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不仅牵动着莘莘学子们的心,还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牵动着各级政府、教育者、社会工作者的心。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专题报道.希望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能给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人们带来些许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愈来愈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机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生存、发展.就现阶段而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线单位,承担着具体而繁重的职责.针对新形势,积极探索并建立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变革起作用的,在市场经济下,职业已成为大多数人关心的课题,人口的快速增长,科技的日益发展,岗位的不断减少,促使职业变得异常重要.失业人员的骤增,就业问题的突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就变得必不可少了.本文主要阐述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及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有合理的规划,从而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陆悠  罗亮  吴文涛 《时代教育》2015,(5):99-100
大学生就业情况是决定一所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以国内二线高校之一苏州科技学院为代表,采用面向学生的Web在线调查以及面向企业的在线与走访相结合的学生-企业双向调查方法,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国内二线院校需强化大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提高,同时对大学生而言,则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