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突出表现在对待学业上,很多学生(其中有大量的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心理。厌学,是指学生厌恶学习或学业的心理,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学生厌学主要表现在:学习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下降,总之,就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2.
农村初中生厌学行为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农村初中生厌学行为日渐普遍,有厌学行为的学生人数超过一半。初二是学生厌学行为高危期,而厌学情绪加重主要在初二至初三阶段。厌学是导致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厌学的主要表现是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犯困、打瞌睡,厌恶考试,逃学等。厌学行为产生的表面原因是基础知识差,听不懂课,作业太多,睡眠不足等,实质上导致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学生的自尊、自我实现和被认同等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厌学心理的危害及表现 1.厌学心理的危害 所谓“厌学”,即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是一种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厌学心理,是对学生不愿意学习、厌恶学习这种消极的行为反应模式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  相似文献   

5.
费璐 《考试周刊》2012,(31):170-170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且厌学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学生的厌学心理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表现为:上课不听不记不做练习,教师你讲你的,台下我玩我的。逃课、逃学,厌学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得了厌学症。厌学症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和行为的反应模式,表现为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见,情绪表现为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甚至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的过激的行为。学生的厌学心理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必须弄清楚学生厌学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尽早唤醒迷途的学生,这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厌学"的教师归因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厌学”,即对上学读书感到厌倦或厌恶学习,不愿意主动学习,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一种行为反应,是一种消极适应环境的不健康的学习心理。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普遍滋生,已经成了中小学教育及整个社会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据调查,就是所谓学习优秀的学生,也惧怕和厌恶学校的学习生活,而那些学习文化知识的“困难户”,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教育事业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厌学情绪,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情绪,就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学困生"。有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占总数的5%~35%。这种厌学情绪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负面表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反应模式。其原因包括:学校方面因素、自身方面因素、家庭社会因素等,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是全社会都在关心的问题。本文就"缓解中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昕 《考试周刊》2014,(3):177-177
厌学情绪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特点是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容易分散,作业经常拖拉,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等。本文针对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从自身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对缓解和消除小学生的厌学情绪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厌学现象在学校教育中比较普遍。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一般情况下,厌学生有这么几个表现:对各科学习失去兴趣,厌恶学习;目前在校学习完全是被动地混日子、等文凭;因不努力致使学习成绩差,又毫不在乎。由此可知,厌学生的主要特征是,心智活动差,学习消极被动,动力不足,学习随意多变。  相似文献   

10.
厌学概念的界定: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轻者,厌学的孩子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在校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人也会变得烦躁不安,多思多虑,容易发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对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厌烦,每天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重者,当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再也学不进去的时候,当他觉得上学学习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的时候,他就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学和学习的厌恶情绪,最终可能会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学是目前小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学生厌学主要表现在: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课,思维迟缓,情绪消极提不起精神,作业拖沓,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错误率高,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笔者为此在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中,抽选其中100名厌学学生进行分类分析。对厌学学生厌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12.
戴娴 《考试周刊》2015,(7):163-164
小学时期,各年级阶段学生厌学情绪程度不同,往往在小学3-4年级时学生厌学表现得尤为明显。小学时期厌学具体表现为学习缺乏自觉性、兴趣性、效率性和主动性,同时学习带有依赖性,注意力也相对分散。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学生自身发展原因、家庭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和社会原因。为了缓解学生厌学情绪,文章从学生学习心理、家长教育态度、学校教育方式及社会风尚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祁中伟 《广东教育》2009,(10):26-26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具体表现为认为读书无用、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活动等。厌学的孩子,轻者,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在校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人变得烦躁不安、多思多虑、容易发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  相似文献   

14.
袁舟 《成才之路》2014,(6):30-30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学生厌学是学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5.
一家青少年研究机构的调查表明,初中生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仅占10.7%.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为学生的厌学问题而感到忧虑.简单地说,厌学就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意从事各种学习活动,比如听讲、做作业、温习功课等.实际上,几乎所有学生都存在着厌学这种心理状态,只是表现轻重有差异而已.而厌学情绪的产生主要有这样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关于厌学学生的心理分析及矫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保德 《广西教育》2006,(1B):39-39
在当前学校中,厌学情绪不是特定学生所有,而是所有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对其产生作用,便会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厌学者绝大部分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但也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差,特别是学业负担太重的情况下,对学习形成极端厌恶情绪。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学生中的厌学行为越来越突出,厌学造成的危害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自身成长。  相似文献   

17.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时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有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学生厌学是一种以在内心对学习持消极和否定态度为主要特点的行为体验,中小学学生厌学心理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19.
胡德华 《考试周刊》2012,(84):117-118
初中生英语厌学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行为倦怠、态度消极、情绪低落、动机缺失。本文主要从英语学科特点、学生个人因素、家长教师影响三个方面来剖析学生厌学英语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具体表现为认为读书无用、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活动等。厌学的孩子,轻者,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