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学生习作过程,是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习作是否顺利,与学生本身的知识有很大关系。一是习作内容(写作陈述性知识),是否有话可写,二是写作技巧(写作程序性知识),比如本次习作的表达艺术感受的几种方法;三是写作策略性知识,比如本次习作要如何灵活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来表达艺术感受。以知识分类论和教学论来指导学生习作,有利学生扎实写作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评”一体化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习作例文时,教师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的具体内容,挖掘习作例文的功能,确立适切的教学目标;要聚焦教学评价,让课堂教学增值;要适时使用习作例文,解决学生习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样教学,能充分发挥习作例文的教学价值,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在写作中掌握阅读策略,有效提高习作例文的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习作教学就是给学生一个习作要求,按照教师灌输的写作方法写作,有的时候无话可说也要逼迫自己绞尽脑汁创作。这样的习作教学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现象,学生们害怕写作文,写出来的作文也往往"千篇一律"。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我们的习作教学进入了一个误区,学生为了写作而去写作,写作的目的变成了应试。笔者想,真正创作的目的应该是将作者的内心世界用文字形式表达给他人看,这个他人就是"读者"。因此,习作教学中,笔者融入了"读者"这一理念,采用同伴互助式习作评改这一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生不喜欢作,对作充满了惧怕之感,丧失了写作的信心和兴趣。这是由于教师一开始就对学生束缚太紧,要求过高。在作起步阶级,应把难点降低,坡度变缓,尊重学生,让学生自由习作;丰富习作内容,与生活融为一体;振动想象的翅膀,放飞习作的心灵,使学生喜欢作,爱上作,乐于写作,并充分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用建构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双螺旋模式,通过对70名浙江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420篇英语习作的跟踪,以及对作文前测和后测的对比,本研究发现:(1)在该模式指导下的为期16周的同伴互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一方面,同伴互评的正确率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学生评价的内容已经逐渐从微观语言层面扩展到文章结构、观点发展和得体性方面;(2)该模式提高了同伴间的信任感,表现为学生在习作的二稿中对同伴意见的采纳率渐次提高;(3)伴随着学生评价能力和同伴信任感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6.
同伴交往是激发学生写作的有效手段。在同伴交往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作文的语言就有了个性,有了生活,有了生命。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同伴交往,树立师生交往意识,营造交往的情境,搭建交往的平台,这样儿童习作就有了生命的意味。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头,而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写作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生活,感悟生活,使学生在自主观察中触发创作灵感;在活动体验中激活习作需求;在阅读交流中引发习作创新。  相似文献   

8.
写作过程中,修改(升级)具有重要地位。作文升级策略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主动建构,有利于达成行为结果,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作文升级策略的开发可从三方面入手:从教材习作例文中开发,从同伴优秀样例中开发,从同伴良好样例中开发。  相似文献   

9.
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习作,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害怕作文,无话可说,没有条理,句子不连贯,表达不明白.习作口语化,错字太多。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淡化写作意念,降低习作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教会观察方法;训练语言表达,推动条理写话;重视阅读背诵,规范习作语言;加强基础训练,用好规范汉字。  相似文献   

10.
传统意义上,写作中的反馈是指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指导和建议,也就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语。在过程教学法中,反馈包含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反馈信息的来源由教师扩展到同伴,同时在写作的不同阶段具有不  相似文献   

11.
从学生当前现状及结合时代的要求看,培养学生与同龄人、同伴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应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是青少年自身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取代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人际交往能力本身就是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何培养学生同伴交往的能力,笔者主要从四方面入手:一.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风,形成适宜学生同伴交往的氛围;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交往的兴趣;三.具体指导交往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的同伴交往的能力;四.策划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同伴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2.
黄春红 《天津教育》2022,(7):143-145
<正>小学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科学指导、高效训练、深度强化基础之上。而“三个三”策略的实施,则为高效习作模式构建提供了坚实保证。因此,教师应通过对“三个三”措施的强化与践行,在落实“三化”中丰富学生写作积淀;在凸显“三善”中拓宽学生写作体验;在开展“三训”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来落实对高效习作教学模式构建,以助力学生认知需要满足。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以下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对习作过程重视不够,忽视了生活对习作的重要作用,不能正确引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忽视“情”的积累和抒发;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练笔习惯尚未养成,往往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有事写不出,抄写仿写严重。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目睹生活情号、感悟生活事例、参与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积淀情感的兴趣,利用多维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让师生一起走近习作,让学生敢写、能写、乐写,从而让学生改变习作观念,体会习作过程的愉悦,培养自信,在快乐习作中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4.
学生习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是无话可写,视写作为畏途;二是无病呻吟,把写作当信口开河。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习作要鼓励学生放开种种束缚,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标准》中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由此看来,不造假,是对习作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才是习作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6.
习作对学生来说,一直是一个难点。一线教师也一直在着力解决习作教学在课堂中如何落实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究起始阶段,如何让学生不畏惧写作文,进而养成乐于表达的习惯;促使学生将说与写结合、体验与表达融合,在相互合作中,从同伴的相互影响中,形成乐于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26):21-22
书面表达能力是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养成的体现,书面表达讲评课是对学生习作进行反馈和矫正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书面表达讲评课中,笔者尝试先引领学生解读、赏析同伴习作,充分挖掘这些习作中可资仿效和复用的写作要素和技能,再让学生模仿运用,创作新的语篇,进一步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有几点体会:①从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②学生参与生活,亲自实践;③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践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19.
在课改背景下,如何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写作?这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由重视人到关注人,命题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习作的兴趣;在评价上,教师要多肯定,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习作的个性化,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新课标非常重视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写作时,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写作的初始巧用日记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打破传统方式让学生集体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