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研经费分配一直是两会科技界的热点话题。就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2年全年我国科研经费(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02404G元,比2011年增长17.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  相似文献   

2.
3.
在科学建制化背景下,科学研究已经超越个人兴趣爱好,国家目标与社会需求成为科学研究的责任和追求,科学职业化使得财政科研经费投入具有二重性.回顾科学建制化与职业化发展历程能够更深刻地揭示财政科研经费的本质和战略意义,进而从内生和外生2个层面厘清财政与科技的制度逻辑.从我国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看,以激励作为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以信任作为制度建设的基本假设,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根据科研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管理,逐步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4.
对未来我国研究与发展经费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邦文  何榕 《中国软科学》2003,(10):106-109
对我国未来R&D经费与GDP比值(R&D/GDP)、R&D经费总量与结构进行科学的预测是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为科技发展战略的确定提供重要的信息与依据。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定了影响R&D/GDP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测模型,对我国2005、2010、2020年的R&D/GDP、R&D经费总量与结构进行了预测,提出了达到预测目标的条件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张志峰  桑青松 《大众科技》2010,(3):180-181,164
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279名科技工作者的压力状况与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科技工作者压力状况与应对方式总体状况较好;(2)不同收入状况和学历层次的科技工作者压力水平存在差异;(3)自责因子、幻想因子与求助因子对工作压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解决问题因子、退避因子和合理化因子对工作压力的预测作用不显著。(4)压力与科技工作者是否擅于解决问题和求助呈负相关,与自责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值此庆祝中欧建交三十周年之际,中欧双方在北京举办科技战略高层论坛,这是中欧科技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对筹划未来、推动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2001年3月1日英国《自然》杂志(世界上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在首页刊登了一篇社论,评论中国科技界的现状。文章认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潜力巨大,最近的一些举措也表明了政府发展科研的雄心。但其中也存在着问题,包括次策透明度低、科研政策被误导等。  相似文献   

14.
正焦点:改革以竞争性资助为主导的科研经费配置方式,逐步减少或合并竞争性科技计划,加大对国立科研机构和大学重要研究基地的稳定支持,应该是下一轮科技经费管理改革的重点。中央财政科技投入是我国研发经费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基础前沿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保障。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好中央财政科研经费对于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和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国家出台多项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政策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能,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各单位也陆续落实相关改革红利,但仍存在部分措施落实不到位、科研人员获得感不强的问题.本年度国务院32号文件以及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颁布,项目资金管理更加开放包容、更加尊重科研规律,将"放管服"改革提升到了一个全...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党和国家对于发展科学事业的关心,我国的科学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科研经费也大幅增长,这是科学界拍手称快的事情,为我们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好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和随之而来的新的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把这些来之不易的科研经费管理好、用好,真正地发挥最大效益,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英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的统筹监管模式为研究对象,梳理英国科研经费监督的宏观体系框架,包括英国议会、政府部门、内阁办公室和拨款机构不同层次的监督职能,重点分析英国研究理事会总会审计与保障服务小组的科研经费监督审计机制,包括角色定位、工作内容与创新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围绕贯彻落实我国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政策规定与要求,提出统筹政府内部科技监管、丰富政府内部监督相关职能、建立政府科技监管服务监督制衡机制等系列意见。  相似文献   

18.
形容一件事情极好时,我们会说:“很科学!”即意味着非常之合理,让人没脾气让人服帖。每一天,我们的衣食住行无论哪一方面都离不开、无处不在的伴随着科学。  相似文献   

19.
20.
《科学与管理》2014,(3):F0002-F0002
刘则渊,男,1940年5月生,湖北恩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学理论、科学计量学与科技管理学,发展战略学与技术哲学。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部省级创新基地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