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带来自己找的蚯蚓,都很想研究它,下面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1.你是在哪里找到蚯蚓的?2.你找到的蚯蚓是怎样的?(学生拿回蚯蚓来到实验室,急于展示自己找到的蚯蚓和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让孩子们在五分钟内交流和观察,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及提起他们探究的热情。)生:我是在我们军体院的大院花坛里找到的。生:我是在我们小区里草坪边挖到的。生:我是在幼儿师范学校的生物园的大树下挖到的。师:在什么情况下你们最容易找到蚯蚓?生:(很多人举手)下大雨后。师:那么你们告诉我蚯蚓它喜欢生活什么样的地方?生:潮湿的土里。评析:…  相似文献   

2.
我在三(1)班上了一堂科学课,内容是《蚯蚓》,这一课是在学生寻找身边的动植物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小动物仔细观察,通过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蚯蚓,使学生体验到使用工具比单纯使用感官更有效。从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和运动方式到观察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通过提问、猜想、观察,整理观察到的信息、根据实验结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1教学背景和教材分析"蚯蚓"为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要求学生合作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从蚯蚓的体色、体形、运动和对湿度的反应入手,让学生合力探究蚯蚓对土壤生活的适应性,仔细观察实验探究过程,描述实验探究现象,得出实验结论。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自主观察蚯蚓的体色、体形和环带,辨析蚯蚓的前、后端、体毛和刚毛,了解蚯蚓的运动和对  相似文献   

4.
电视上的一节美国幼儿教师上的“蚯蚓”课深深触动了我。说实在的,这节课远没有我们国内的一些观摩课华丽,但他们师生间平等、亲密的关系,教师对幼儿自始至终鼓励、称赞的态度,以及幼儿无拘无束的自主探索、自由发展是我们永远不及的。 这位美国教师一上课就让幼儿到教室的后面去捉“蚯蚓”,然后观察,教室里闹哄哄的。我们或许会说,这像在上课吗?我们的幼儿敢捉蚯蚓吗?可这位美国老师却说:“孩子连蚯蚓都不会捉,怎么去认识?”提了蚯蚓的孩子们兴致高昂,纷纷做着各种尝试,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听后总是简短、肯定而又真诚地赞赏幼儿。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感官观察和探索周围事物。 2.让幼儿尝试寻找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3.让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活动一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石头、塑料玩具、曲别针、空瓶子、木块、橡皮泥、铁盘子、铁碗、塑料碗若干,七八个盛有水的盆,红色和蓝色的空盆各一个。 2.记录材料:笔、纸、垫板若  相似文献   

6.
小班木珠活动一:接龙游戏□庄少君活动目标:让幼儿观察不同颜色木珠的排列,并接着往下排列,训练幼儿寻找规律的能力。活动准备:多色木珠、自制幼儿工作图纸(见:图示)。活动形式:1.请幼儿分小组玩游戏——如男孩女孩,复习一层次的排列。2.据图示,启发幼儿观察前一组木珠的排列规  相似文献   

7.
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寻找答案──“种子发芽实验”的活动思路江苏省响水县幼儿园韩炳芳幼儿园的科学实验是幼儿亲自参与操作和观察的活动。通过幼儿积极地探索发现。寻找答案,使幼儿在动手动脑中获得知识。它是开发幼儿智力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但这种教育形式在幼儿教...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题为<泥土里的小动物>的科学活动中,幼儿园的孩子们拿着小铲四处寻找,他们发现了小虫子、小蚯蚓,兴奋地跑来告诉老师.老师则充满激情地随孩子们一起看着,胆大的孩子迫不及待地用手去捉,胆小的孩子,想捉又不敢.老师其实心里也有些怕,可是为了更好地感染胆小的孩子,也捉了一条蚯蚓.胆小的孩子不怕了,也试着去捉蚯蚓.老师并没有提许多关于蚯蚓的问题,而是问:"有谁知道关于蚯蚓的事情?"还让知道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来提问,请其他幼儿来回答,回答不出的问题,老师也充当小朋友做解答.不知不觉地幼儿掌握了许多关于蚯蚓的知识.在整个探索活动中,幼儿都处于主动、兴奋和思考之中,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目的.事实证明,教师用孩子的眼光来打量世界,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勇于尝试,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生物是一门实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认真上好生物实验课 ,既有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 ,有一节学习蚯蚓知识的课(课前教师在每张实验桌上放了一条蚯蚓及各种实验工具)。教材上关于蚯蚓的前端与后端只用“根据环带的位置”一种方法来进行判断 ,但在教学时教师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请同学利用桌上的各种实验工具 ,想一想 :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进而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 ,操作实验。有的学生用手去摸蚯蚓的皮肤 ,发现蚯蚓皮肤上的刚毛有顺茬和…  相似文献   

10.
活动要求: 让幼儿学会制作小彩练,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相互间的合作精神,让幼儿体验参与节日准备工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教师制作的彩练1条:每个幼儿长条形彩纸10条(皱纹纸、蜡光纸等均可);浆糊少许。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活动目的: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妈妈,热爱妈妈和尊敬妈妈。二、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为妈妈准备一件礼物(自制礼品);大头娃娃头套;排练有关节目;向妈妈发“邀请书”。三、活动过程: 1.歌表演《好妈妈》(在音乐声中全体幼儿拉着妈妈进活动室就座) 全体幼儿:亲爱的妈妈,您好!  相似文献   

12.
蚯蚓的秘密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奇妙的问题,蚯蚓的秘密就是其中之一。哺乳动物大都是用眼来探路、寻找食物的。那么蚯蚓也有眼睛吗?它是靠什么来寻找食物的呢?为了研究蚯蚓的视力,我和几个同学捉了十来条蚯蚓,做了三个实验。  相似文献   

13.
1 做蚯蚓观察实验 让每个学生找两个大口罐头瓶,去挖活蚯蚓6~10条(注意教育学生实验后仍将蚯蚓放回去).瓶内各放半瓶泥土(不要压紧),然后将活蚯蚓平均放入两个罐头瓶中,将瓶子放在桌子下的黑暗处,就可以做实验了.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开展幼儿情景绘画的探索中欣喜地发现:情景就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它能让技能传授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帮助幼儿在其生活经验与美术创作间找到很好的联接点。现以《勤劳的小蚯蚓》为例,谈谈小班美术活动中的情景运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蚯蚓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一个基础实验,该实验材料易得,操作容易,因此,实验开课率较高。对于该实验有几个小问题值得教师注意,如果这几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实验效果。笔者通过多年探索,总结出观察蚯蚓实验的几点经验,供同行参考。一、选好采集蚯蚓的地点虽然渔具店有袋装的商品蚯蚓出售,但为了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笔者一般安排学生亲自到自然环境中采集蚯蚓。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疏  相似文献   

16.
影子游戏     
目的:通过游戏使幼儿观察光和影子的关系,培养求知欲,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方法: 一、选择有太阳的天气,把幼儿带到户外场地上。1.找影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太阳照射物体出现的影子,让幼儿寻找场地周围自然物、建筑物的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追随这一理念,幼儿的生成活动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何让幼儿的生成活动能顺利流畅地开展,让幼儿的学习更有价值,使幼儿的发展更有意义,这无疑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蚯蚓”的主题生成活动中,笔者尝试用不同的师幼互动方式来推动幼儿的探索活动,化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一天,我和哥哥回到家乡——一个僻远的山区,帮助奶奶种农作物。在翻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蚯蚓,我问:“哥哥,你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吗?”哥哥说“蚯蚓是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哥哥反问我:“蚯蚓是喜欢温暖的环境还是喜欢冷凉的环境?”我说:“蚯蚓是喜欢冷凉的环境,因为蚯蚓是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而这些环境都比较冷凉,所以蚯蚓是喜欢冷凉的环境”。哥哥听了笑而不答。蚯蚓真的喜欢冷凉的环境吗?为了寻找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我决定运用自然老师所教给的方法,做一个对比实验。于是.我在家乡带上了一些东西回来——一是10条大…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标通过游戏,使幼儿探索让蛋站立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活动准备熟蛋80个、沙盘、瓶盖、玻璃瓶、积木、沙包、铲子、旧手帕、碎布。活动过程1.以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参加实验的兴趣。(1)师弹奏乐曲,幼儿做律动《学做解放军》进活动室。(2)出示蛋宝宝。引导语:“蛋宝宝看小朋友做解放军真神气,它们也想学解放军做立正的动作。你们想想看,蛋宝宝能行吗?”师启发幼儿想一想。2.让幼儿探索,寻找在平面上让鸡蛋站立的方法。(1)给每人提供一个蛋,让幼儿操作,寻…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水里加盐会让物体浮起来的现象. 2.学习猜想和实验记录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水里加盐会让物体浮起来的现象. 活动准备: 1.积木、雪花片、钥匙、曲别针若干,魔盒一个. 2.记录表一个,画在黑板上. 3.杯子每人两个(一杯清水,一杯盐水),盐每组一盘、勺子每人一把、小西红柿若干、记录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小西红柿宝宝的沉浮实验 师:"今天老师的魔盒里有一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西红柿) "现在小西红柿宝宝想到水里去玩一玩,你们猜猜西红柿宝宝会浮上来还是沉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