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世纪末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使报纸成为资本主义企业”(列宁)“商业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资产阶级报纸的主体。资产阶级报纸随着本国资本主义之进入垄断阶段也开始了自己的兼并、集中的垄断化过程。资本主义国家报业的垄断化是一个国际现象。垄断报业形成的原因:垄断资本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要求它对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实行控制。列宁指出:“垄断既然已经形成了而且操纵着几十亿资本,它就绝对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广播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无法摆脱全球化进程的影响。这些进程体现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的社会领域。全球化最好被理解为一个多面的分化的社会现象。不能把它看作一个单一的状态,相反它指的是在社会活动的所有关键领域中不断全球化的相互联系模式。要理解全球化的动力和后果需要了解在每个领域中不同的全球联系模式的情况。因此,本文分别从宏观层面: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和微观层面:“技术”与“节目”——中国广播应对全球化的主战场人手进行分析。力图提供一种宏观的全景式描述与微观的可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形成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社会再到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过程 ,也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的资本主义进而再向全球化扩张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形成的过程中 ,媒体一直起着引导和制造消费需要的作用。不同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推进和扩张 ,也是以大众媒体传播的消费文化的扩张为先导。可以这样说 ,如果没有大众媒体 ,现代消费社会也就不会形成 ,全球化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4.
张夏晗 《大观周刊》2012,(48):87-87,137
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程,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将虚拟经济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并且站在主导地位对资本进行控制,对利润进行剥削。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它将金融资本不断扩大,对其他国家进行了资本的压制和榨取,建立了霸主地位,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社会财富分布相对集中。而中国必须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按照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的要求,在国际机制中寻找稳田的立足点,以求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5.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传播政策是“为了指导传播制度而设立的一系列社会规范”(1)20世纪70年代时,联合国曾对几十个国家的新闻传播政策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有三十多个国家的政策体系被集结成书,当时联合国呼吁要“推动国际新闻事业的民主进程”。从世界新闻传播领域来看,近年来新闻传播政策总的取向是由管制到疏导、由限制到扶持。以美国为“领头羊”的部分西方国家,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积极推动巨型、复合型媒介产业的形成与扩张。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也在努力与国际潮流保持同步,一些传播业比较…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早期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和资本的对抗时,曾经用过“异化”这一概念。他在晚期有时仍用“异化劳动”等概念来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雇佣劳动,但对社会主义社会,包括对它的初期,都从来没有使用过“异化”概念。现在,有一些同志认为社会主义也存在“异化”,在它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都存在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全球化对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既冲击着国家权力的藩篱又受到国际规制的约束。同时 ,在当今这个国家间合作与对立交织的世界 ,传播全球化依然要受到国家权力的牵制 ,各国必然要利用国家权力 ,在国家战略的框架中制定相应的全球传播战略 ,以获取最大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在接见《解放军报》师以上干部时讲话指出:“办好《解放军报》,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最近,中央多次强调,高级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毫无疑问,在党的新闻工作中同样要强调这个问题。” 江主席的这番话尽管是在《解放军报》讲的,但他着重告诫“在党的新闻工作中同样要强调这个问题。”因此,“讲政治”是对所有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当前,在国际报道领域努力摆脱西方舆论的影响,则是落实“讲政治”的要求的一个紧迫课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同  相似文献   

9.
李刚 《现代传播》2001,(3):117-11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规定了我国电视业改革发展的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趋势,“十五”计划要求“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全面估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充分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国际通例,电视作为视听传媒行业也是一个产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电视业的经济属性逐渐被承认并得到强化,它要服务、服从于发展市场经济、对外开放这个大局,适应“入世”带来…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长达14年的“入世”谈判中,外方一直要求我国全面开放包括出版、影视在内的全部服务贸易领域,虽然我国政府至今仍未承诺开放传媒市场,但从长远来看,一旦中国入世,传媒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将对外开放,而国外传媒尤其是国外期刊最有可能最早抢滩中国的期刊市场。作为英国期刊业巨头之一的Emap国际杂志出版公司主任卢埃林就曾直接了当地说:“中国在Emap国际扩张的名单上,中国是我们的战略扩张领域”。“作为一家国际性的传媒公司,没有中国市场是不可想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精神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14,(11):M0001-M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文艺要体现“中国精神”。那么,如何把握“中国精神”呢?在我看来,在今天讲“中国精神”是具有全球性的意义的:在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政治连同其理想,都似乎变成了滑稽的东西;好像只要谈论社会主义文化魅力就是自说白话,就是虚无缥缈;而中国作为全球最火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仅有能力创造一种更加合理和公平的社会体制,也必须有能力重新唤起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传播学领域兴起一股从全球化角度审视、探讨国际传播的热潮。如跨国公司与传播全球化的关系问题,已有学者撰文指出媒体刺激消费的产生从而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提供先导条件,学术界对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重大作用已达成共识,而对于跨国公司对传播全球化的作用则研究不够。本文主要探析跨国公司在传播全球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探讨这一主题有助于我们把握全球化形势下的传播现状,有助于中国媒介在加入WTO后在融入全球化传播体系的过程中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3.
“媒介帝国主义”理论衍生于“传播与国家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 是70 年代以来西方传播学批判性研究的产物。早期的“媒介帝国主义”理论以国家主权为核心, 注重分析社会政治经济等结构性因素的作用, 认为西方媒介对第三世界的“文化输出”具有侵略和控制等负面的影响, 是二次大战后帝国主义或殖民主义发展的新形式。80 年代后, 传播研究者对“媒介帝国主义”影响过程中内外因素的作用, 以及西方文化的实际传播效果, 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产生了热烈的争论, 推动了“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发展。90 年代以来, 有关“全球化”与传播霸权的讨论, 使早期“媒介帝国主义”理论宏观性的批判研究取向, 再度引起传播研究者的重视和思考。对于“媒介帝国主义”的考量, 也已超越媒介与大众传播的领域, 是世界各国面对新的世界格局与“全球化”的挑战, 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探寻21 世纪的国际战略和竞争决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空间"是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和人类历史的重要理论维度,资本主义在世界市场体系的扩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者持续关注的焦点.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是不断借助全球化进行地理扩张、空间重组的过程,是维系自身对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主导功能的过程,新自由主义恰恰是当代国际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重塑"中心—边缘"体系的重要一环.新自由主义问世以来,逐渐取代凯恩斯主义,从原先边缘学说演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推行的政治经济范式,且在实践上表现为对南北国家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企图实现世界资本主义化.  相似文献   

15.
1961年初,大公报编委会决定:大公报在国际宣传方面要有计划、有系统地突出国际经济方面的宣传报道,在版面安排上使这个特点鲜明地表现出来,力求逐步作到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国际经济问题的宣传报道,主要应当包括下列一些内容:介绍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成就和世界各国的经济情况;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若干理论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预示着一个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 ,互联网则与跨国公司推动的全球化进程紧密相联。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是 ,互联网与跨国公司的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利用和被利用的互动关系 ,它们在更深一层结合在一起 ,并形成了新的“人种”。就全球化而言 ,这个新的“人种”的主宰就是跨国公司 ,而互联网则是这个新“人种”主宰者的中枢神经。这种新“人种”或虚拟人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构筑起各种虚拟关系 ,但这类关系不但和传统的本土社区毫无关系 ,而且是对后工业化时代的各种社会网的断然否定。也就是说 ,在虚拟空间内 ,国籍、种族、民族和性别等结构性因素已经逐渐的失去了任何有意义的影响。笔者认为 ,这正是全球化进程向纵深发展的社会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跨国公司与互联网的结合过程中没有挑战。无论公司之间在虚拟空间的间谍活动 ,还是能够瞬间摧毁部分甚至整个虚拟空间的计算机病毒 ,都直接威胁到全球化的进程。不过这些挑战从反面证明了全球化与互联网之间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从容铺展.这一宏伟战略对新闻业界实践及学界研究的陶染,尚待深入思量. 谈及“一带一路”的意义与价值,人们通常会指向市场扩张和地缘政治.这个动议直接诞生于全球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转移过剩产能、寻求市场机遇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同样,重新定位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的纵横捭阖、合纵连横也是在所难免.不过,仅从资本逻辑和实用政治的层面,显然无法洞悉和把握“一带一路”的深远意义.正如汪晖在喀什大学演讲时所言,“一带一路”的世界历史意义应该在于再造文明以及重塑世界观,即“一个超越历史资本主义的文明再造的计划”,“一种不同于海洋中心论的全球律则的弹性世界观和秩序观”.①  相似文献   

18.
30年前,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预言“地球村”将出现,30年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化不是单一、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多元、动态的社会进程,与政治、经济、文化的所有社会领域存在密切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因此,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现象的解读,向我们提供一种宏观全景式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洋务思想家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中形成的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一个新派别,他们从理论上对“洋务运动” 进行阐述,在社会上积极鼓吹和宣传洋务,要求广泛地学习西方,对清王朝的经济、文化、军事以及政治进行一定的改革.其主要人物有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陈炽等.洋务思想家是最早开始新闻实践活动的近代中国人.在外国资本主义文化侵略的过程中,他们不断了解西方的情况,并亲身参与近代外报的实际编撰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进而开始创办自己的报刊,这个过程,又进一步深化了他们对报纸社会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前,名传播学麦克卢汉预言“地球村”将出现,三十年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化不是单一、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多元、动态的社会进程,与政治、经济、化的所有社会领域存在密切联系,相互影响、互为促进。因此,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化等各种社会现象的解读,向我们提供一种宏观全景式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