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吃水不忘挖井人)讲的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曾住在瑞金城外沙洲坝,带领大家挖了一口井,解决了村里人吃水困难的问题。解放后,当地人民在井旁立碑纪念毛主席。学习本课,除加强字词训练外,特别要帮助学生理解沙洲坝人民为什么要在井旁立碑,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毛主席的思想感情。教学本课时,可采用如下两种教法:教法一:直入中心,回溯全文。一、桥题初读,捕捉中心。教学伊始,出示课题,设问释题:①“不忘”是什么意思?②谁“不忘”挖井人?③从哪里看出他们“不忘”?学生带着问题初读全文,很容易捕捉到中心:第三自然段“吃…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具体语言环境重点理解“刻着”和“时刻”两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教育学生缅怀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3.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廖赣新(赣南师院附小)教学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主席关心人民生活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高尚品质。3.学会读长句子的语气停顿。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课时板块一初识伟人,识记相关生字师: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插图)看图,谁能想起课文的题目?生:《吃水不忘挖井人》。师:再看这幅图,(出示《八角楼上》课文插图)是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课题叫——生:《八角楼上》。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3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热情洋溢地颂扬了毛主席关心人民、热爱人民,人民热爱毛主席的鱼水之情.文章虽短,却蕴涵着一个深刻的哲理——饮水思源.井旁立碑是“饮水思源”的见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围绕着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课可以采取下面授课方法:一、故事激趣,领略大意.对于这位已逝的人民领袖和他建立的丰功伟绩,当今的儿童已不大了解.因此,教师可通过故事形式,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述毛主席以及他带领的队伍当年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的那段历史,让学生了解他所从事的伟大事业,认识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为学文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第3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一、抓审题训练,弄清题目与文章内容的联系.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文以石碑上乡亲们的话作为文章的题目,其内容都是围绕这个题目来展开的.教学时,我从抓审题入手,引导学生弄清题目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后,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课题中的挖井人指谁?吃水的人指哪些人?)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看边读课文,在看、听课文的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上审题中的两个问题.以上审题、思考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杜老师: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中说:“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句话的右边有张照片,照片里井旁石碑上的文字末尾并没有句号。请问,课文里这句话引文末尾的句号是否要保留?谢谢。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介:《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课文为我们讲述的是1933年4月,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江西革命时,看到乡亲们吃水困难,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全国解放后,乡亲们在井边立碑纪念毛主席的故事。课文内容不长,通俗易懂,共三个自然段,配有一幅插图。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快速识记本课生字,通过形式多样的读,做到"以读悟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  相似文献   

9.
让“饮水思源”永记于心─—《吃水不忘挖井入》教学谈石家庄市维明路小学黄莺,李兰芬再见《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中,倍感亲切。幼学时,碑文上那句“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竟是那样深刻地留在记忆里,甚至文章的行距排列、插图,...  相似文献   

10.
一、提问激趣审课题 开课,教师提问:1.什么叫补丁?2.大家看看,谁的衣服打了补丁?穿打补丁的衣服好看吗?3.毛主席是国家主席,为什么还穿打了补丁的衣服?(暂不回答) 二、初读课文理思路 1.认读生字,解释新词。逐个出示生字卡片,注意“补”“袜”“警”“净”的字形分析。如教师用“俭朴”多造范句,学生在课堂上广泛说句等,让学生透彻理解“俭朴”的含义,并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2.初读课文。读后提问:①全文有几自然段?中心句在哪里?(第一节是中心句)。②全文讲了毛主席艰苦朴素的几件  相似文献   

11.
一、引题,重表象1.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大部分没见过井。教学伊始,出示一幅“井”的画面,先让学生对“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脑海中建立起“井”的表象,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文中的彩图)2.让学生交流各自对“井”的了解,例如:你见过井吗?它是什么样儿的?它的作用是什么?井水的滋味怎么样?对照彩图指出“井口”“井沿”“井台”“井水”等的位置。3.引题质疑: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写井的文章,你想从中了解些什么呢?二、初读,重通畅四年级的学生,在生字词的自学方面应该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在指导学生初读时,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  相似文献   

12.
<正>一、自然导入,初读课文1.了解毛主席其人。(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城楼上挂的就是毛主席像,100元人民币上也有毛主席像。你对毛主席有什么了解吗?(生交流搜集到的信息)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最终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2.教学生字词。(出示水井图片)你在生活中见过它吗?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师讲解“井”字的字理,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你能给“井”字找朋友吗?(生用“井”字组词)用同义替换的方法理解词语:吃水——喝水,饮水;不忘——铭记、牢记。板书生字“吃、主”,提示书写要点。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后,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上课 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课文怎么用“吃水”这个词?应该是“喝 水”才对呀!老师常常说,用词要准确,这里的“吃水”是不 是用错了?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2.认字17个。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猜、问)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冲”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3.同桌互读。4.生字卡片测读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说话。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第一课时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看它是谁?(播放雄鹰高飞的录像,激发起孩子们对鹰的喜爱之情。)2.小朋友,认识它吗?对,它就是飞行能手——鹰。我们来写写这个字。(范写“鹰”字)这是我们本课要求认识的第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3.刚出生的小鹰是不会飞的,它是怎样成为飞行能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胜负”、“不解”两个词语。2 .了解溪水变化的原因 ,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学会本课生字。二、理清脉络 ,熟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 ,导入课题。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 ,学习生字 ,掌握识字方法。2 .指导学生写字。三、感知课文 ,理清脉络1.分段轮读课文。2 .检查读文情况。3.自由读课文 ,理清脉络。四、巩固…  相似文献   

17.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饱含深情的记叙文。讲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在沙洲坝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解决了乡亲们吃水的困难。为了世代记住毛主席的恩情,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文章语言朴实,字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爱国小英雄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学英雄,爱祖国,爱人民。 教学要点: 1.了解小英雄山牛的事迹; 2.学习山牛机智、勇敢,爱憎分明的品质。 教学准备: 1.投影片:课文插图五框及补充练习题四框。 2.一首小儿歌。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揭示课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拎“”哦“”啦”“甸“”歇”的音、形、义。2.理解妈妈说儿子的话和三个儿子面对妈妈的不同态度,以及老爷爷说的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小孩子应关心长辈、孝敬长辈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儿子》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谁来把课题读一下?评价预设:①读课题声音要响亮,要让每个人都能听到。②你读得很正确“,儿子”的“子”念轻声。(标上拼音,齐读)2.抓关键词读懂课题。再读课题,突出你认为最应该强调的词。“只有”是唯一、仅有、独一无二的意思。(再齐读课题)3.小结:读好课题,对…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第二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新选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毛主席在瑞金沙洲坝村居住的时候,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困难,为了世代记住毛主席的恩情,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的事。教学时,应注意抓内在联系,落实训练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