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涵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46-I0046
扑克牌的牌面印着一张张走失孩子的面孔,这副特殊的扑克在河南、河北、山东、广东等地已经名声大噪,人们称它为——寻子扑克。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人都有一张脸,每个人每天都会面对数十张脸,但普通人很少认真地探究过自己和他人的脸,山东卫视大型文化综艺节目《中国面孔》可以说是中国首档以面孔透视文化的电视综艺节目。节目通过明星答题的形式,来发起历史追溯和文化思考,既丰富又有趣,自播出以来,讨论热度持续不减。透过"面孔"看中国好似一部大百科中国人的面孔曾被认为是"五官不突出,没特点",但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面孔却是大有说头的。比如关于  相似文献   

3.
版面是报纸的面孔.就像一个人一副面孔一样.报纸版面的不同各如其面。这面孔或是五官端正,眉清目秀,或是嘴歪眼斜、蓬头垢面,我们对某个面孔看上一眼便可大体判断出其风貌特质。报纸的面孔是通过版面上各个栏目、标题和图的合理布局,通过变化不同的字形、字号.通过各类章、消息错落有序的配置等总体设计显示其个性的。一份报纸的版面决不是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稿及图片的胡乱拼凑和堆积,  相似文献   

4.
汪洋大海般的美女封面中,我忽然发现一个傻蛋——《中国记者》,她怎么把一张皱皱巴巴的老太婆面孔,一丝不遮地搬上了自己的封面(第3期)?!她……不怕从此无人订阅无人买吗!? 何况,这是一张是非之脸。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某一个小块上,围绕这张脸巳闹得纷纷扬扬,是祸  相似文献   

5.
都市报先后提出了做主流媒体的办报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不少媒体努力寻求时政报道的创新与突破,以体现新闻的高度和政治影响力.《衢州晚报》不断颠覆老传统,在时政报道领域进行了各种尝试,把一些政治味浓、面孔严肃的时政新闻"装上"了一张生动鲜活的面孔,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6.
有位作家说过,一本书就是一个人。而封面则无异于一张表情丰富的面孔。这张面孔或天真烂漫,或朴实敦厚,或艳丽迷人,或神秘冷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从美术业余爱好者,到出版社正式的美编,用心做过很多个设计,回想起来,还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7.
一版是整张报纸的面孔,具有“寸金之地”之美称。一张报纸办得有没有水平,有没有气派,是否吸引人,很重要的是看一版。因此,近年来,国内许多报纸不惜花费巨大精力,对办好一版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有的还抽调精兵强将扼守这一重要关口。那么,如何经营好一版这块“...  相似文献   

8.
在办公室翻阅《河北日报》,忽有一张熟悉的面孔跃入眼帘,这不是王磊吗?他居然被评为了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看到这一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惊奇,而  相似文献   

9.
报纸版面不是一张简单化妆的脸,而是要把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结合起来,呈现给读者一副生动的面孔,并通过这副“面孔”,把文字内容更深地“印”到读者脑海中。笔者结合个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报纸版面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作些探讨。一、报纸版面设计的视觉传达性报纸版面设计是以报纸为对象,对其进行美的视觉上的设计。从事报纸设计的人有句行话叫“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抽象,仔细一想却极为明了,因为报纸既是精神产品又是商品,它的社会价值只有通过销售才能得以实现,在报刊亭陈列的众多报刊中,你要让读者购买你的报纸,就要靠…  相似文献   

10.
会议是新闻的源泉,这是许多新闻部门管理者天天挂在口头上针对下属的训戒。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电视上的会议新闻仍然味同嚼蜡,一排排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被摄像机反复地扫来扫去,一句句正确而又无聊的废话逼着观众一次又一次按下手中的遥控器。各省级卫视都在尝  相似文献   

11.
浅灰色基调,书名上下跳跃着两簇大红(下边一簇为商周时代的徽号文字).弧形排列,仿佛是一幅散发文化味的水墨画扇面;一字摆放,又宛若一套富含律动感的连环版画.这十本小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新闻写作>丛书,在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与夏季,以清新的面孔和温馨的气息,悄然而亲切地走到了读者中间.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14,(4):16-17
网络视频初起之时,各级电视台纷纷到互联网上去办网站、开视频,使传统电视除了自己的面孔之外,又多了一张互联网面孔。  相似文献   

13.
拥有两副面孔的人是痛苦的,分裂的性格注定了他一张脸的神情是阳奉阴违,另一张脸的诉求是信口雌黄。拥有两副面孔的人是幸福的,他每分每秒都在享受着时来运转,时时刻刻都在努力构建巧言令色的行为准则,诠释言不由衷的语法哲学。如此幸福的代价不过是秘而不宣的几记耳光。“酒神精神”掠过耳畔,众人平静地逾越了性的滥觞。福柯高傲地奔赴通向古代的壮大思索之旅,卡夫卡却在全体举杯高呼“Eureka”时神秘“失踪”。  相似文献   

14.
大半天地在校园里转悠,报社里常常不见他的身影;黄昏时分,那胖乎乎总是带着笑意的面孔照例在办公室里出现了。没看他怎么忙乎,第二天的文汇报上总有他的报道见报;有时一、二版同时刊发他的新闻稿。这就是文汇报教卫部记者张自强。一些青年记者惊异于他的发稿量,称他是“高产记者”。他从事新闻工作34年,一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创出了  相似文献   

15.
威武的面具     
看美剧《傲骨贤妻》,没看多久就坚持不下去了。初级律师Alicia永远板着一张“扑克牌脸”,调查员Kalinda的面孔像戴着一副铁面具。也许因为这是一部职场剧?  相似文献   

16.
与陆战队和毕加索为伍的摄影大师———戴维·道格拉斯·邓肯小传□展江《战争的面孔》之“挫折”。为纪念《生活》创刊60周年,这份享誉世界的美国画报在1996年8月号上重新刊登了一组图片旧作。这组旧作总题为《战争的面孔》(FacesofWar),由以下5幅...  相似文献   

17.
党报的亲和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对党报的印象,概括起来有三多:一是领导讲话、活动多;二是工作总结性的表扬稿多;三是板着面孔教训人的语言多。由此而形成了党报的生、冷、硬的面孔,缺少应有的亲和力,人们不愿看党报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央领导同志及时提出了新闻宣传要“三贴近”的要求,并身体力行,制定了改进领导同志活动报道的具体意见,这是我们推进新闻改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对党报的印象,概括起来有三多:一是领导讲话、活动多;二是工作总结性的表扬稿多;三是板着面孔教训人的语言多。由此形成了党报生、冷、硬的面孔,缺少应有的亲和力,人们不愿看党报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党报要吸引读者,让广大读者感到可亲、可敬,就必须切实增强亲和力。在这方面山东《菏泽日报》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在前不久召开的辽宁省地市报纸协作会议上,三十多位总编辑和部主任围绕着报纸改革的问题,议论风生。大家认为,报纸一改训人的面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舆论环境,这是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报纸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要使报纸办得面目可亲,生动活泼,首先要在报社编辑部内部树立起民  相似文献   

20.
一八六七年九月三日,瑞典马拉伦湖上有只船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船身晃动,浓烟滚滚。人们惊恐地喊道:“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正当人们要冲进去的时候,从硝烟里扑出来一个面孔乌黑、浑身是血的人,他狂呼着:“成功了!成功了!”这就是诺贝尔发明炸药的一段故事。在这之前的四年时间里,诺贝尔进行了四百多次试验。其中一次把实验室炸飞了,他弟弟和他的四名助手当场炸死。他父亲惊吓、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