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庄子》一书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庄书问世两千多年来,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过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候外庐说:“庄子思想从其影响于中国士大夫的历史来看,实在不是‘异端’,而是‘正统’.上自秦、汉、魏、晋的黄老与玄学,中至宋、元、明的理学,下至现代的唯心主义都有其血液贯注着.……这个战国时代的一家之言,……降服了不少学者,……‘饰人之心,易人之意’,更以‘胜人之口’,服人之心.”(《中国思想通  相似文献   

2.
病 《说文》:“病,疾加也。从疒,丙声。”许氏所谓“疾加”,就是重病。这是“病”的本义。名词。例如: 《韩非子·难一》:“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将奚以告寡?’”——管仲病危,齐桓公前往探问他,说:“您要不幸去世,将以什么遗言告诉我呢?”(管仲病而桓公问遗言,可见其症状不轻。成语“病入膏肓  相似文献   

3.
论管仲     
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敬仲,齐国颖上人。他于公元前六八五年相齐桓公,执政四十年。管仲出身贫贱,早年做过小商人,也做过小官。他在辅佐齐桓公期间,主张“以法治国”,对内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他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瓦解氏族贵族的奴隶制统治,推行了一条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的法治路线,从而使齐国富强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管仲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史称,他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在自己的著作中,最早地阐明了法治思想,是法家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儒、墨两家长期对立,诸多学者认为墨子对儒家和孔子均持反对态度,而从《墨子》一书来看,墨子非儒但不非孔。其原因有三:孔、墨思想来源一致;墨子对孔子非常尊重;孔子思想与儒家思想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前之论者提及曹操游仙诗,多讽其为宴饮欢会之作,思想消极颓靡。既没有看到其对秦汉游仙文学的超越,也忽略了他对魏晋盛极一时的游仙诗的开启之功,有失客观公允。今之学者论及曹操游仙诗,又往往忽略其自身思想的复杂多元,也较少将曹操对待神仙的态度与对待方士、方术的态度进行区别甄辨。本文试从曹操的神仙思想着手,重新解读其游仙诗。  相似文献   

6.
宋代儒家学者学佛的经历,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理学和佛学的共同发展。尽管儒家学者始终不懈地辟佛,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争鸣状态中,它们各自的发展循序渐进。儒家学者学佛的经历对理学造成的另一影响就是,一些儒家学者的著作和学说仅仅因为游学于禅僧被判为杂学,其思想也因此不得广为流传,其传道济世之功亦被折损。  相似文献   

7.
人物史料不仅是研究人物本身的主要依据,而且也是研究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其价值之高是显而易见的。《四友斋丛说》一书记载了大量的人物史料,从明初至隆庆年间,从朝廷高官到学者布衣都有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霍松林先生既是著名学者,也是当代吟坛泰斗,其诗词赋联创作始终与时俱进,瞩目现实人生;充盈着真情实感,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和乡情;既有意境雄阔、气势博大之作,亦不乏萧散自然和温润的情思。霍先生的学问和创作比翼连理,学者的睿智和诗人的灵动相映成辉。观其著作论文,思想的锋芒中闪烁着诗情、诗意的律动;读其诗词,则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相似文献   

9.
从弘一法师的思想和书风的转变过程来看 ,弘一法师的书法可以分出家前、出家后的十三年、圆寂前十年三个时期 ,其书风由临摹痕迹较重逐渐达到超凡脱俗“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这种书风也成为他“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一生写照  相似文献   

10.
李哲贤 《职大学报》2011,(6):11-17,26
先秦时期,在名学研究方面,除了名家和荀子之外,其成就最大的当属墨家。然而,历来有关墨家名学之研究,多着重其十论之阐发,而较疏于其名学思想之研究。近年来,由于大陆学界积极挖掘中国古代之逻辑思想,以免西方逻辑专美于前,于是有关中国逻辑史或逻辑思想之论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此等有关中国逻辑论著之研究对象主要为先秦时期讨论名实辩说之篇章,尤其是公孙龙、墨辩和荀子名学之研究。此外,由于一些国外学者之参与,使得中国古代逻辑之研究,尤其是关于墨家名学之研究,如今已成一较为普遍之现象。目前对于墨家名学本质之探讨,其中最重要之问题是墨家之名学是否即等同于西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所创之传统逻辑(traditional logic)或形式逻辑(formal logic)。由于中、外学者对此一问题之理解与看法颇为分歧,因此,有关墨家名学本质之看法,实有待厘清,否则,将影响吾人对墨家名学之理解与把握,此外,本文并对此一议题予以反思,并提出未来可能之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管理思想通论》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思想通论》简评袁博文王武瀛同志撰著的《管理思想通论》一书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对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的管理学者和实践家的思想,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客观的评价,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人类管理思想的产生、演变及其发展规...  相似文献   

12.
民国吕式斌撰著的《今县释名》是一部比较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虽然许多内容未见他书记载,但因失之简约,难窥沿革全貌。本文征引旁籍,将“贵州省”卷且校注且补遗,以凸显其学术价值,为更多学者所利用。  相似文献   

13.
民国吕式斌撰著的《今县释名》是一部比较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虽然许多内容未见他书记载,但因失之简约,难窥沿革全貌。全文征引旁籍,将“贵州省”卷且校注且补遗,以凸显其学术价值,为更多学者所利用。  相似文献   

14.
书虫T型台     
《阅读》2011,(1):F0002-F0002
我最喜欢的读书名言是培根的这一段话: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启蒙时代以来欧洲历史哲学的集大成之作,是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在历史领域的具体反映。尽管《历史哲学》浓厚的决定论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及严重的欧洲中心论倾向为学者所批评,但是其合理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直接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义利之辨”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千百年来从未丧失过其独特的吸引力,至今仍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命题。在诸多对“义利之辨”的讨论中孟子无疑具有最重要的地位,他的义利思想不仅正式将“义利之辨”推上伦理思想史的舞台,更是对后世学者对义利关系的讨论有着重要影响。从讨论孟子“义”、“利”含义着手,通过对其义利观内容的解读和对义利观背后矛盾的考察,厘清孟子“义利之辨”的原本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17.
"义利之辨"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千百年来从未丧失过其独特的吸引力,至今仍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命题。在诸多对"义利之辨"的讨论中孟子无疑具有最重要的地位,他的义利思想不仅正式将"义利之辨"推上伦理思想史的舞台,更是对后世学者对义利关系的讨论有着重要影响。从讨论孟子"义"、"利"含义着手,通过对其义利观内容的解读和对义利观背后矛盾的考察,厘清孟子"义利之辨"的原本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部真正的中国经典,《中庸》记录和传达的是一种最为深邃的中国智慧,宋儒和当代新儒家对《中庸》中的"中庸"智慧都曾有过深刻的揭示。近些年来,《中庸》重新唤起了学者们的热情关注,出版了一些颇具分量的研究成果。其中的三部书——杜维明的《〈中庸〉洞见》、陈赟的《中庸的思想》和伍晓明的《"天命:之谓性!"——片读中庸》,展示了中国经典研究的最新成果,揭示了《中庸》和"中庸"智慧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一部极具思想深度与文学价值的经典作品。作者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又融合了一些现代叙述技巧,加强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叙述,使之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就书中主要人物和其代表的原型人物进行比较和分析.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此作品。  相似文献   

20.
宗白华的绘画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其对古典绘画空间问题的研究则开近代画学之先。他明确指出中国古代画家是根本躲避和反对焦点透视的,表现出一位学贯中西学者的理论自觉和自信。通过梳理其理论成果,不仅可以观其研究之脉络,对当代古典山水画空间话语体系的建设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