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的德育课评价应该是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定量与定性的统一、水平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统一、传统纸笔测试与表现性评价的统一。毫无疑问,德育课发展性评价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扬弃,在师生双方的人本发展价值观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使德育课教学重获生机。在过去一年半的评价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本人尝试构建中专德育课发展性评价模式,下文将展示模式的内容、表述“测不准”原理、并探讨模式潜在的风险、制约模式实施的瓶颈因素及评价发展趋势。现行中专德育课主要包括经济与政治、哲学、法律、职业道德。尽管各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各有侧…  相似文献   

2.
发展性德育课评价模式流程图显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表现性评价成为德育课评价的重要工具,它与水平性纸笔测试相得益彰;掌握教育测评过程中的"测不准"原理,以及表现性评价的原生风险、衍生风险,将是科学地开展评价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制约该模式实施的瓶颈因素有三方面,其中我国社会的"诚信"度受到空前挑战.  相似文献   

3.
发展性德育课评价模式流程图显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表现性评价成为德育课评价的重要工具,它与水平性纸笔测试相得益彰;掌握教育测评过程中的“测不准”原理,以及表现性评价的原生风险、衍生风险,将是科学地开展评价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制约该模式实施的瓶颈因素有三方面,其中我国社会的“诚信”度受到空前挑战。  相似文献   

4.
学生评价模式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学生评价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它既是一个教育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学生评价一般由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方法组成不同的评价模式(如选拔性评价、教育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体现出不同的教育评价功能。就学生评价模式而言,应把选拔性与教育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需要得到有机统一,对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和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帮魁 《今日教育》2004,(11):36-37
评价模式:“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是以建构主义的评价观和多重——成功智力学说评价观为理论基础的,强调评价应当促进发展的功能.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素质的综合考查、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全新评价模式。奖惩性评价突出评价结果的奖惩作用,以频繁使用奖励、表扬、处罚等手段实现目标。由于奖惩性评价中的奖与惩的教师都是少数,  相似文献   

6.
对教师评价的审视与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评价导引着教师发展 ,进而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兴衰 ,已引起广泛关注。归纳起来 ,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教师评价模式 ,即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我们认为 ,奖惩性教师评价存在着客观的社会基础 ,是教师动态配置的必然 ;发展性教师评价也非完美的评价样式 ,也存在着自己的悖论。教师评价应把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有机统一起来 ,对教师实施复合性评价。复合性评价才是教师评价的理性选择。  一、奖惩性评价 :教师动态配置的必然要求  一般而言 ,教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 ,…  相似文献   

7.
复合性评价:教师评价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教师评价模式,即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笔者认为,这两种评价都非完美的评价模式,只有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对教师实施复合性评价,才是对教师评价的理性选择。一、奖惩性教师评价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奖惩性教师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作出判断,进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作出鉴定。这种评价存在着一些无可否认的弊端,但我们也应客观全面地认识奖惩性教师评价的意义,明确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1.奖惩性教师评价是教师动态配置的必然要求。合理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不但不会抑制教师的发展,相反,…  相似文献   

8.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发展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其根本目标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教师创新素质提高,促进教师发展需要与学校发展需要的统一和融合。从发展性教师评价视域下观之,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专业化发展断层和评价指向偏差等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有利于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与传统奖惩性教师评价不同的新的评价体系。在我国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不能完全否定或回避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评价的目的。奖惩是激励教师发展的一种手段。两种评价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存或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陈江波 《教育探索》2005,(12):116-118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日渐兴起的教师评价。它有着不同于奖惩性评价的理论假设、基本观念、基本特点和实践模式。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其哲学渊源和心理学依据,基本观念是确立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关心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它的未来发展,呈现出更富人性化、更具针对性、更具可操作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是一种动态性评价。动态性评价具有多维性、对话性、多样性、发展性和激励性的特点。语文课程动态性评价在实施策略上应注意: 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互动统一; 现时判断与前瞻性评价的统一; 点的透视与面的综合的统一; 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统一; 结果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探讨教师评价中,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是否有评价资格问题,评价指标系统中的因果关系指标和重叠关系指标问题,以及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奖惩性教师评价模式与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在教师评价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课改中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存在四种错误的认识:“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和奖惩性教师评价是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体越多越好,信息渠道越多越好”;“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评价方法或评价模式”。如果这些错误认识得不到纠正,将严重影响教师评价的实施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将 《宁夏教育》2004,(12):43-43
采用“数学文件包”,融专业发展与终结性评价于一体。这种模式在传统评价的增加了教师自主评价和自发发展的发展性环节。在不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年份,教师可以根据教师评价标准进行自主评价,并且依据发现的差距自主设定目标,安排自己的专业发展。在这种评价中,教师的进步程度和最终结果都是评价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必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目标统一起来,其评价应具有诊断性、形成性和建设性的功能,不仅要对课堂教学的价值做出判断,而且要为课堂教学的增值建言献策。这种评价应当是热情、鲜明、坦诚、宽容而又无私的,当然,这种宽容不是纵容,不能以误人子弟、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评价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张试卷看优劣""一场考试论成败"的学习评价不能对语文教学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提倡发展性语文课堂学习评价。发展性语文课堂学习评价包括四种评价类型: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主导与主体、内容与形式、阶段性与发展性以及清晰性与模糊性相统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构建高校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这种评价体系重视教师的未来发展,注重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与创新能力。让教师自主参与到评价过程当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发展。比之于传统的奖惩性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教师评价体系的理想模式。但是在当下,我们还不得不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实施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为主,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为辅,这既是当前情况下评价体系的合理过渡,也是构建高校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评价体系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师评价方式。它明确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具有评价目标的发展性、评价过程的全面性、评价组织的广泛性、评价效果的导向性等特点。发展性教师评价过程包括准备、实施和反馈等几个阶段及其相应的程序性工作。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应当将明确的评价标准与个性化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处理好业绩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关系,使教师在完成业绩目标过程的同时,也实现个体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近来在教育领域日渐兴起的教师评价,它有着不同于奖惩性教师评价的理论假设、基本观念、基本特点和实践模式。探讨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哲学渊源和心理学理论,展望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校是一所具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名校。伴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我校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如何重新认识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功能效应,形成评价体系,让每位教师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真正促进教师发展,是我们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攻坚战。几年来,我校在教师发展性评价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形成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