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内丹心性学说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认为王重阳在总结三教心性说的基础上,用心、性、精、气、神等基本范畴来论证内丹修炼的性功和命功问题,并以先性后命、性命双修、内外功双合深化心性概念的哲学内蕴,创立了特色鲜明的全真内丹心性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标志着中国哲学的一种理论新形态的初步成熟,同时为全真教的内丹修炼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陆西星为明代著名的道士,道教内丹东派的创始人。他生活的时期是晚期内丹学的发端期,内丹学的大量细节问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讨论;许多内丹理论家援引儒释的思想来充实他们的内丹理论,大量儒释思想融入道教。陆西星的三教合一思想,从一个侧面揭示明代儒释道三教思想的深度融合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熹的心性思想一直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传统心性哲学的发展。近几年,学界对朱熹心性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根据相关资料对朱熹心性学的研究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论唐代《易》、《老》兼综的道教学风卢国龙唐代道教的思想发展,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经历了一次大的转折,即由重玄之道转向内丹道。重玄与内丹,在心性修养的层面上是相通的,但二者又有差别。前者是一种思辨哲学,即从本体论的高度思考性灵超逸等问题,又因宗承老子学...  相似文献   

5.
<正>熊十力的心性理论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历史上心性理论的综合、超越和发展,亦吸收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多种学术资源,体现出了现代性特征,在其哲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学人建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如此,熊十力心性理论所具有的生生不息、刚健不屈的入世精神,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为鼓舞国人积极捍卫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回应西学挑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对当前国民道德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全真道与重玄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首先,全真道对重玄学有无双遣、病药双遣、“不知而知”、“得无所得”的方法论作了继承与发挥。其次,全真道对重玄学在整合传统的老庄道家、玄学、佛教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以道性论为标志的心性哲理,也进行了继承与发挥。它不仅从静态的层面运用重玄思维规定形上性体与心体,并且在动态的修炼过程中仍然表现出重玄之姿态。再次,全真道并非只是对重玄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创新、拓展。全真道对重玄学的超越表现在神仙意涵的精致化、修炼工夫的落实、“真行”的突显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一、心性论与内圣心性论也可称为心性之学,是关于心性的理论或学说。在中国哲学中,众多哲学家讨论的天人关系学说的核心往往是人,而人的问题即是心性问题。心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一项基本论题。对于心性的不同理解与阐述甚至成为儒学内部派系区别的重要标志,而中国心性论的本体论诠释一直与中国哲学对主体的自觉性分不开。心性本体论其实质是一种本体主体论,主体与本体是分不开的,但不同学派对其关系的表达又  相似文献   

8.
全真教是在宋江金元之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道教新派别,也是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长期融合的产物。入元后,因缘际会,全真教得到广泛传播,盛极一时,与正一教平分秋色,成为道教的两大派别。时至今日,道教依然是正一、全真两派组成。全真教的兴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王开创之功自不待言,丘处机发扬光大乃师全真思想之功,尤不可灭。王、丘师徒二人作为宗教领袖、道教思想家,无疑应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探讨王、丘二人的生平和思想,理应成为中国道教史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  相似文献   

9.
全真教是在宋辽金元之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道教新派别,也是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长期融合的产物。入元后,因缘际会,全真教得到广泛传播,盛极一时,与正一教平分秋色,成为道教的两大派别。时至今日,道教依然是正一、全真两派组成。全真教的兴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王矗开创之功自不待言,丘处机发扬光大乃师全真思想之功,尤不可灭。王、丘师徒二人作为宗教领袖、道教思想家,无疑应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探讨王、丘二人的生平和思想,理应成为中国道教史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道教内丹学是唐末五代以来道教修道证真的主要方法。噶举派是藏传佛教重要教派之一,以大手印为其主要教法。道教内丹学与藏传佛教噶举派都主张成仙成佛不离性命,且理与法相互印证。本文从性命内涵论与性命工夫论两个方面对两者性命论思想作比较分析,不仅揭示了两者对性命内涵的理解迥异,而且从中可看出道教内丹性命双修工夫的实质就是使纯阳之元神与道合一;噶举派性命工夫实质就是证佛之法、报、化三身,从而使身心均获得解脱。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构成,世人多以儒释道三教称之。例如,陈寅恪先生(1890—1969)1933年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三》中仍说:“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但是,  相似文献   

12.
“先立乎其大者”钱逊人生途中,有多方面的需求,有种种问题,区分其轻重大小,摆对其位置,是建立健全人生的一大问题。中国古人对此十分重视,有许多好意见,可资借鉴。孟子曾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他所说的"大者",是指道德心性修养和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华严宗心性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严宗心性论述评方立天华严宗是唐代法藏创建的极富哲学理论思维的宗派。这个宗派热衷于对宇宙万物生成、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宇宙万物与本体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理论探索。华严宗的中心理论是"性起说"。"性"指如来性、佛性、本性、法性。"性起"即"体性现起",...  相似文献   

14.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赋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家思想通过与儒、墨、法等各家思想变化互补,成为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的建构者。老子作为道家之鼻祖,对道家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子的《道德经》(又名《老子》)蕴涵着颇为丰富的道家哲学思想。本文拟对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道”略陈管见。一、“道”的物质实体存在性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道”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道”字本来是人生的道路,有四通八达的意思。从这一意义引申为“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朱子学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前50年与后50年两个阶段。学术界对朱熹思想的诠释,在朱熹哲学是理气二气论还是理一元论、关于朱熹的天理人欲之辩、心性论在朱熹哲学中的地位、关于朱熹思想的历史评估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朱子学研究要超越与创新,应寻找适合于中国哲学特质和哲学家思想品格的新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朱子学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前50年与后50年两个阶段。学术界对朱熹思想的诠释,在朱熹哲学是理气二气论还是理一元论、关于朱熹的天理人欲之辩、心性论在朱熹哲学中的地位、关于朱熹思想的历史评估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朱子学研究要超越与创新,应寻找适合于中国哲学特质和哲学家思想品格的新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生命哲学与现代生命科学[泰国]郑元《黄帝内经》生命哲学体系,是中国古圣先贤立足于客观事实之上的伟大创造,是其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对于现代生命科学,依然具有伟大意义。但是现代人要理解,并接受此一遗产,必须克服一些思想障碍。最大的障碍在于是今非...  相似文献   

18.
本对佛教哲学的“知”论作了探讨,通过对佛学代表人物僧肇的“般若无知论”、慧能的自悟般若之智说、神会的本觉之智能知的思想、宗密的“真如之性,自然常知”思想的论述,总结出佛教哲学“知”论的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指出知与不知的认识的相对性的一面,超越了以往的独断论;重自悟体认,获得般若圣智以成佛;认识论与本体论相结合,对后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佛、道、儒三教相反相成,发展了中国哲学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9.
李翱的思想倾向与韩愈基本相同,但在政治主张与哲学思想方面却有自身的特色。他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对现实政治与民生疾苦表现出强烈的关怀,同时致力于儒学理论的创新。他对佛、道二教的批评比同时代人更为理性,善于吸取其中的理论精华,丰富了传统儒学的内容。李翱于儒家众多的经典中,着重表彰《中庸》、《大学》、《易传》、《论语》、《孟子》。其《复性书》以儒为主,综合佛、道二家(特别是佛教)的思想,加以创造性的熔铸,形成一种较为系统的心性理论,补充和完善了儒学在心性论方面的不足,丰富了儒家思想,开启了宋明新儒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心性的意义是什么,需要诠释。诠释的第一步就是说明。对小性的意义进行说明性诠释,是中国学术史上的悠久传统、但专门从心性论最繁茂的宋明理学角度,实事求是,科学地揭示理学各派在心性问题上的异和同、源和流,却不多见。巴蜀书社新出版的蔡方鹿著《宋明理学心性论》,(1997年3月版,以下简称《心性论》)可谓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将宋明理学心性论分为四个阶段,即北宋(邵雍、张载、二程)、南宋(胡宏、张、陆九渊、朱熹、杨简、功利学派的批评)、元代(许衡、刘因、吴澄)和明代(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王廷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