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地学教育的未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一、近二十年来地学和地学教育的变革 包括地质、地理、大气、海洋等众多学科在内的地球科学或地学,是自然科学中直接面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部分。地学不仅是认识地球固态、液态和气态各圈层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渠道,而且通过找矿勘探、气象预测、水文、测绘、地震等学科,在资源、能源、环境和减灾等方面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直接为国家安全和海上权益服务。  相似文献   

2.
地学新闻传播与地学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学新闻不仅承担着沟通地学信息、传播地球科学知识和提升大众地球科学素养的任务,还具有塑造地球科学形象、弘扬地球科学文化的功能。而地学形象是重要的学科软实力,将为地球科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凝聚力。在学科林立且竞争激烈的时代,加大地学新闻的传播力度,改进地学新闻传播技巧,可以扩大地学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注意力,使地学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面向新世纪改革发展地学教育培养新型地学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科学的新发展,尤其面对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我国地球科学与人才培养提出了重大新需求。突出的是能源、资源、环境与灾害问题,关乎整个国家的长期战略发展,需要地学发展与人才培养能为满足国家需求作出新贡献。据此提出了新形势新需求下,我国高等地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建议和对新的地学人才的要求,以适应人类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的地球科学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灾害问题都与地球科学密切相关。“地学将在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协同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地学发展,地学教育需要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培养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地学人才是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行为事件,而是要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条件下不断培养起来。创新也不是简单地参加社会实  相似文献   

5.
一 地球科学曾经为工业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矿产和能源等自然资源,创造了今天空前繁荣的物质文明,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地球科学在21世纪将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环境两大方面的支持和保证,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更大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科学进入了社会地学时期,各分  相似文献   

6.
也谈地学学科专业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学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地学专门人才、普及地学知识、发展地球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重任。适应世界范围内地球科学的发展态势和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可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和技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方面,它为人类认识地球,增进人类利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地球已经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时代,我们需要有新的地学文化.现代地球科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人类世"时代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需要地球的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地球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开展地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建构新的地学文化,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8.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是地质科学入门课程,也是高校学生普及地球科学知识,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课程内容是以地球各圈层的特征和相互作用为主线,注重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在我国20年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师资不足、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开课时间不合理、课程普及程度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转变传统的地学教育观是迎接21世纪机遇与发展的我国地学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这个转变的实质是地学教育要更加与人及人类社会紧密结合,把对地球科学及地学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放在综合、统一的现代地球观及人——地统一的地学对象之中。  相似文献   

10.
赵国永  韩艳  王亚杰 《考试周刊》2015,(19):152-153
地理科学专业是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气象学与气候学》在地理学科中的作用:第一,大气圈与地球其他圈层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第二,倡导人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并从气象学与气候学和农业生产、森林火灾的研究、人类健康、旅游业的发展等四个方面,分析学习气象学与气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国民教育大系统中,地学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肩负着培养地学人才、发展和繁荣地球科学、服务社会的重任。面对新形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进入国际教育大市场,认真研究我国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 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发展变化自然规律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相关的科学,发展地球科学至关重要,其作用可影响到地区、国家甚至全球发展的战略决策。 地球是由几个圈层组成的开放体系: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幔、地核等。各圈层有各自的活动规律之特征与表现,但亦互为动力、互为影响,是不能截然  相似文献   

13.
现代地学已进入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点的大学科时代,知识综合化趋势增强,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地学的发展要求人们把地球科学上升到地球科学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全身符地学教育改革必须转向注重知识的整合性和系统性上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以往此方面研究多是从媒体(传播主体)角度进行,本文从受众(传播客体)角度对我国的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探索,对高校地学教育改革以及国家建设具竞争力的地球科学文化产业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地球科学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地学将在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协同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地球科学的研究领域正在经历着横向的扩展和纵向的深化,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问世使现代地球科学成为一个分支交叉的多学科体系。地球科学的系统性、全球性、开放性、复杂性、综合性和现代性,对地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地学学生在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地球科学被定义为自然科学,迄今主要从自然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现在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是工业改变了的地球,需要有关于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文从地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研究古代土地崇拜的地学文化以及现代人统治自然的地学文化。如今,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新的地学文化和人-地协调发展的地学文化。新的地学文化,是一种新的地学人文精神。它作为地学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指导地球科学的发展,引导和制约人类改变、利用和保护地球的活动,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单伟文 《现代教学》2004,(11):57-58
1992年,我国新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及其相配套的各科教学大纲,把环境教育列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要求之一。环保意识教育涉及地理、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其中与地理学科关系极为密切,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作为开端,以地球的圈层结构来揭示地理环境的特点,以自然资源为纽带,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最后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专创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人才素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地球科学已经从单一学科发展成为全面解决“人-地”关系问题的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的需求。本文在“情景-过程-效果”的专创融合模式中总结了五个基本要素及其特点,从哲学层次、学科内容和应用属性三个视角梳理了地球科学的核心问题、学科方向和培养目标等,结合地学教育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基于适应性、有机性、有效性三个原则提出了地学人才专创融合的五个培养路径:理念升华、载体重塑、情景打造、主体多元、方法灵活。  相似文献   

18.
“地学”是一个总体概念,它是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掌和海洋学等多种分支学科的总称。地学又是一门很古老的学科、在地学发展史上,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就已有了关于地理发现的记载。但长期以来,地学只是作为零散的知识被记录下来。地学作为一门科学比起其它一些学科发展得要晚些.(1)麦哲伦(F.Magellen,约1480—1521年)萄葡牙航海家,1517年移居西班牙,1519年率船队由圣罗卡启航,于1521年到达菲律宾被当地人杀死.剩下一些船员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完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地质学作为重大基础学科的地位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与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民经济意义日益突出。其显著特征是:地球科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所提供的资源品种不断增加,数量不断增长,资源范围不断拓展。传统地学中涉及的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因此,论及地学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矿物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应用地质学分科是以矿床地质学为主体,包括矿床  相似文献   

20.
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基础科学。地学高等教育从教学对象来看可粗分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大类,而后者应该针对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了解并应用地学信息的学生群体,这是我国地学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地学高等专业教育不等同于行业培训,必须坚持教学体系中地学学科的特点并注重学生毕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