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程千帆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不少新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着眼于身边事物以及梦境幻觉的表现,但他并没有流于滥情与感伤,他以冷静的态度处理诗的对象,把主观事物客观化,从而继承了古典诗歌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了程千帆先生在思想和学习方面关心研究生的事例,同时介绍了程先生在治学方法方面对学生的教诲,以及他以教学为重,致力于培养人才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程千帆的一封佚函作了钩沉,录述了他与朱自清、吴宓之间的文化交互行为,兼涉民国大学文学教育的讨论、《武汉日报·文学副刊》的出版等。厘清这些史实有助于拓宽程千帆、朱自清以及吴宓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沈尹默的新诗创作不仅体现了“五四”文学转型期的话语体系,同时为新诗秩序的建立做出了贡献。然而为了确立“新诗老祖宗”胡适的地位,却被从历史的躯体上剔除,消解。重新研究沈尹默的新诗,重述新诗最初形象,重估新诗的审美价值,建构新诗发展历史,确立新诗身份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籍研究》自1986年创刊以来,受到国内外同仁的大力支持,成为古籍研究领域颇受欢迎的学术阵地,它刊登了大量的高品质的学术论文.然而在1988年因故停刊,根据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的需要,应学术界同行之要求,经兄弟单位共同努力,在1994年决定《古籍研究》正式复刊.复刊后程千帆先生担任《古籍研究》的顾问,在任职期间,先生积极努力的工作,为《古籍研究》积极投稿,为《古籍研究》的长久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胡适是中国新诗运动的先驱者,其新诗创作论差不多成为新诗运动初期白话诗创作和批评的金科玉律。胡适新诗创作论的主要内容是反假求真的文学观念,明白清楚的审美尺度,自然音节的诗体创造,这些理论推进了新诗运动的进程,在新文学史上具有创新和奠基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新诗具有鲜明的“五四”时代精神,表现出对光明、对革命事业的向往,同时也剖析了自己的内心活动,反映了一个要求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思想动态。他的新诗是真正的自由诗,也吸取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某些表现手法,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体现出初期新诗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8.
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为活跃的话语场域,早期新诗话语场域的主体构成具有一种颇为突出的复杂性.其中,胡适系诗人群占据了早期新诗话语场域的优势位置,《学衡》派文人以早期新诗反对者的角色发出了有力的批评与质疑,以郭沫若为首的创造社诗人作为"闯入者"既支持了早期新诗的合法性又构成了对胡适系诗人的挑战,而胡怀琛则试图在新旧攻防的...  相似文献   

9.
新诗创作从语言运用、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方面践行新课标理念,教学可按照“四步法”进行:情感立意,确立诗歌的主心骨;优化内容,择取抒情的着眼点;推敲形式,调整审美的艺术感;个性润色,雕琢细节的雅致化。根据文体特征,新诗写作要回归诗歌本身,体现其特有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音韵之美。教师可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搭建诗歌创作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诗心、诗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及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者,其新诗流变分为五四时期、20年代后期、抗战至全国解放以后三个阶段。他的新诗艺术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有三:一是惠特曼雄浑粗犷的豪放诗风的深刻影响;二是严重混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三是自我独立意志的失落。以上三方面就形成了郭沫若新诗创作虎头蛇尾的尴尬结局。  相似文献   

11.
钟嵘<诗品>是古代文论的名篇力作,其中蕴含着他的审美思想.他提出的"即目"所见"等美学范畴和"陈诗展义,长歌骋情"等美学命题对古代诗歌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复礼先生的摄影艺术以及他对摄影事业的卓越贡献为世人所公认。在其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不断汲取西方的艺术精华是其所取得的成就不可或缺的部分。陈复礼先生通过对西方艺术的构图形式、选取题材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理性汲取,在摄影艺术上找到了东西文化艺术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3.
从解构主义思想出发,站在大众文化立场,对尹丽川身体写作的诗歌文本进行多维意义的文化解读与阐释,指出它作为大众文化里生产者文本丰富而又贫乏的意义,以还原其诗歌本来的面目和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4.
际云就加强部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思想.他主张加强干部之间的团结;主张实现干部新老交替,推动干部年轻化;主张采取"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原则选拔干部.  相似文献   

15.
陈垣先生对校勘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垣《〈元典章〉校勘释例》综合前人经验与自己校读《元典章》的体会,将校书之法分为本校、对校、它校、理校四种。对古籍校勘第一次从理论上作出了系统的总结,使得自西汉末开始的校勘学在20世纪30年代成一门成熟的学科,厥功甚巨。  相似文献   

16.
杜甫长安十年诗歌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活之困苦、遭遇之艰辛,使得诗人能够深入生活,奠定了日后成为诗圣的坚实的生活基础;对诗歌艺术的刻苦锤炼,则使得诗艺日益精醇,积淀集大成的艺术素养。这一时期的生活积累、诗歌创作,既是对前期的继承,也是对后来的开启。因此关注此时杜甫诗歌创作,对于理解杜甫及其创作诗风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陈垣先生是享誉海内外学术界的世界级学者。他在"发见时代",勇于利用敦煌所出新材料,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引领学术研究新潮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敦煌劫余录》、《跋西凉户籍残卷》和《摩尼教入中国考》,就是陈垣先生利用敦煌新材料以研求问题的代表作。尤其是《敦煌劫余录》,更是敦煌学研究不可或缺之工具。他对于我国敦煌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实具有奠基和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文化转型,历史进入以后现代主义为特征的大众消费文化时代。伴随大众消费文化时代的来临,90年代的诗歌也发生转型,呈现出种种断裂性的后现代先锋写作特征。诗歌写作出现了鲜明的个人化倾向,诸如散文化、口语化、叙事化、非诗化。正是这种高度的个人化写作迅速瓦解了传统诗歌美学观念,使诗歌由传统的结构主义诗学时代滑向后现代的解构主义诗学观时代,呈现出一种非历史化的平面性狂欢写作状态。  相似文献   

19.
宋末遗民词人周密的送别名作《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词中有没有对贰仕新朝的朋友的羡慕值得探讨。结合周密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间有深刻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他写作时的心态,以此为导引可以感受到他为完成理想人格形象而经受的苦痛和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