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们往往给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以这样的评语:“耐人寻味”或者“有看头”.就是说,这幅作品不但有艺术魅力,而且能引人深思、联想,使人通过作品看到“画外之画”,受到教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优美的艺术形式。在第二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会上,有不少具有上述特色的作品,其中陈勃同志拍摄的“冒雨奋战”给人的印象更深。这幅作品,对大家说来可能并不陌生,它不但在国内得到了一致的好评,而且在1958年9月于布达佩斯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图片展览会上荣  相似文献   

2.
孔子祭鱼     
〔原文〕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甚强,孔子不受。献鱼者曰:“天暑远市,卖之不售,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孔子再拜受。使弟子扫除,将祭之。弟子曰:“夫人将弃之,今吾子将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之,务施而不腐余财者,圣人也。今圣人之赐,可无祭乎?” 〔译文〕孔子到楚国去,有个渔夫很诚恳地献给他一条鱼,孔子不肯接受。献鱼的人说:“天气很热,离市场又远,在这里卖又卖不出去,本想把它丢了,可又想不如把它献给先生。”孔子拜了两拜后将鱼收下。他让学生们清扫住处,准备祭拜这条鱼。学生说:“人家准备丢弃的鱼,现在您却要祭拜它,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我听过这样的话,尽力施舍他人而不糟蹋多余财物的人,是圣人。现在受到圣人的赐  相似文献   

3.
张立彬  陈镭 《图书与情报》2007,(6):50-54,58
网络作品是指在互联网络上出现的作品,它为普通情报与学术史料的搜集、整理、交流与利用,提供了一个高速而便捷的平台,并成为当前文献史料工作一个新的“聚居地”。其中,网张作品的电子表述改善了史料的技术呈现;网络作品的虚拟色彩增强了史料的“史感磁场”;网络作品的开放性质扩大了史料的搜索空间;网络作品的交互特性拓展了史料的交流渠道;网络作品的个体属性更新了史料的表现形式。在新环境下,网络史料有“静态网络史料”与“动态网络史料”之分,而“动态网络史料”又有“显性动态”与“隐性动态”之分。网络作品的史料价值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实用功能,同时,它也从反方向推动了网络作品自身呈现形态的变化进展。  相似文献   

4.
我从何处来 ?并且我置身其中又赖以生存的世界从何处来 ?我往何处去 ?并且围绕在我周围变幻万千的事物又往何处去 ?死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死亡的最大威胁来自何方 ?人的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又在哪里 ?当我们从为生计的奔忙中忽然间闪现出来生死之念 ,真正审视生命的不归路时 ,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它 ?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地放纵它 ?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地游戏它 ?还是“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地磨砺它 ?对此 ,青年理论工作者王文科先生新近出版的《直面人的最后时刻》一书对此作了深刻地解答。古往今来 ,人如天地间之过客 ,在世间舞台匆匆…  相似文献   

5.
谈“画眼”     
“画龙点睛”这成语,许多人都知道。它往往是比喻写作时的传神之笔。在叙事性的作品中,这“点睛”之笔通常又称做“画眼”。鲁迅说:“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这儿所转述的,显然是被誉为“画祖”的顾恺之的名言。相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一句话,叫“文如其人”,西方理论家的说法是,“风格即是人本身”。意思都一样,强调的是人品与作品的统一。确实,道德与文章、做人与作文常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为文章、作品往往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映,道德与文章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占人说:“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作者高风亮节,他写出的文章就像雪似的洁白;如果作者不努力陶冶和培养自己的品德,他写出的作品就不会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只能是雕虫小技罢了。“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道是文章的骨骼…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的细节是指纪录片中能够集中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揭示作品内涵或激发观众视听兴趣的“特写”。“它是能够刺激人的感觉系统进而可以攫取人的注意力的有效视听元素。”①“它往往是整个纪录片最感人的闪光点,是深化主题、反映主人公个性魅力的点晴之笔。”②“纪录片不一定有情节,但应该有细节,  相似文献   

8.
能点燃你激情的爱尔兰踢踏舞又来了。这回是爱尔兰“舞之魂”舞蹈团,它是与“大河之舞”“舞之王”齐名的爱尔兰三大踢踏舞团之一,成立于1997年,在三大舞团中是最年轻的一个。这一次它将从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石家庄六大城市开始,进行“辉煌十周年”的全球纪念性巡演。踢踏舞是爱尔兰的国粹,数十双修长结实的美腿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如万马奔腾,又整齐划一地叩击出极强的节奏,的确让人热血沸腾。“舞之魂”充满了爱尔兰民族舞蹈的气息,同时又融入了弗拉门戈舞、古典芭蕾、爵士和萨尔萨舞曲的精髓。它的200余演员中,许多曾是爱尔兰…  相似文献   

9.
当记者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的稿子发表后能被人记住,最好被人永远记住,即稿子能有最长的生命力。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追求。但是,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新闻稿是读后即忘,它并没有长久的生命。这是新闻的信息本质所决定的。信息的特征是稍纵即逝,传递信息的新闻当然也就是“易碎品”了,这是基本规律。要想作品难忘,就要在“易碎品”中寻找“耐用品”,这就注定了当名记者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虽然新闻是易碎品,但也不是每一件作品都要被时间之锤敲碎。我们读新闻史,回忆自己几十年间的阅报经历,还是发现会有一些新闻作品留…  相似文献   

10.
“出版”通常的定义是将作品“公布于众”,我们在这里则将“出版”一词限定为:以书籍形式将作品公布于众。为了方便起见,本书将“图书出版”简称为“出版”,当然,“公布于众”的方式有许多,象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送,甚至一个人站在房顶上大喊大叫也可称做“公布于众”。图书出版与之同属一类,但它又是独立的一种,在文化与社会上有其独特而又重要的意义,不能为其它形式所取代。在这里,我不想追溯书籍在人类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不想单就一本书作过多的评论,我只想谈几句有关图书出版这种特殊形式的优越处:首先,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精品?一种解释是:精品就是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这当然是正确的,但还不够明晰。还有一种比较法,可能更明白些,就是将作品分为经典之作、精品之作、上乘之作和优秀之作。从中可以看出精品是仅次于经典之作的作品,因而它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艺术家们天才的创作和诚实的劳动。作为一种大众传媒中的艺术,电视剧精品的文化定位可能有别于其它门类的作品。它要既高雅又通俗;既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又有很强的贴近性,真正做  相似文献   

12.
“皮”“毛”之理简单吗?谈起“皮”与“毛”之关系,似乎人人都知道,甚至连一年级的孩童也能说出个一二三,不能说不简单。说起报纸的质量及广告收入的关系,似乎每个报人也都非常清楚。报纸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报纸自身的质量,它在“皮”“毛”关系中扮演着“皮”的角色。而作为报纸之广告收入的大小及增幅的高低,基本上取决于这张“皮”之质量好坏。质量好的皮,自然“毛”扎得又深又壮,长得又厚又密又好看;皮质不好,“毛”自然很难长好,或斑斑点点,让人想起阿 Q 的忌“亮”忌“光”的脑袋;或又黄又稀,病态十足,让人想起“马瘦毛长”。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伪书现象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的图书业的确让人瞠目结舌。这一年,一本又一本美仑美奂的“真”伪书(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造假之书)在一些聪明绝顶之士、长袖善舞之人的组装下“横空出世”,与之相伴的是某些人(所谓书商)的盆满钵满,以及出版业某些人、某些机构的堕落。这些伪书经过“伪装”,全面畅销,动辄销量上百万,大有席卷宇内、并吞八荒之势。2005年,随着一声鸡鸣,《培育男孩》又遭恶意跟风(跟风者又是伪书),可见某些“有识之士”是“利不惊人不罢手,伪不惊人死不休”,想真正把这项“伪事业”进行到底。出版业的这种伪书现象触目惊心、引人深思!伪书狂欢迷人眼据…  相似文献   

14.
搞文艺创作要深入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异议。若说写言论也要深入生活,有人就不苟同了。其实,写言论也要深入生活。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告诉我们:实际生活是第一性的,精神产品是第二性的。没有第一性的创作源泉,就没有第二性的精神产品。文艺作品和言论都是精神产品,都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生活中的东西触动了你,你感受到了它,同时,又抓住了它,这就是发现。发现是创作的起点。作者对自己的发现,经过咀嚼消化,加进自己的认识,注入自己的感情,从而写出了作品。同时,“文运随时转,无日不趋新”。“时”决定“文”。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决定“文运”不断“趋新”。读者欣赏作品、阅读文章总是“喜新厌旧”的。怎样才能使文章“新”呢?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只有到生活中才能发现新的思想、新的人物、新  相似文献   

15.
“古典文学”这一常见习用之语,其涵义按理说应是不言而喻的,指古代文学作品,然而近年却出现了一些混乱。如作家徐迟在《关于报告文学问题》(见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文艺和现代化》)中说“毛泽东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将现代人的作品归入古典文学之列。又如湖北出版的《东坡赤壁诗词》1985年第2期114页称将出版的《中国当代诗词选》是“解放后第一部由当代诗人创作、由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古典诗歌总集”,也给当代人的作品冠以“古典”二字。最为明确、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著名学者周汝昌在《〈中国古代文学词典〉序言》中对“古代文学”与“古典文学”涵义之辨了。周汝  相似文献   

16.
资格是说人的,可人,又不是有生命就什么“资格”都有的。我们除了要具备自身做人的基本伦理、道德资格之外,还有若干个社会的角色,这些角色限定的资格就不是我们每个人独立的“资格产权”了。它比人的自身资格本身还要复杂,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人的“异化资格”,它不归你本人管理,人们讨厌它,却又无法回避它。  相似文献   

17.
狭义的“总集”之名,一般专指古代的诗文总集。本文所谓“总集”,是今天广义的总集。它和别集相对而言。专录一人的文学作品成为一书的,称“别集”,汇录多人的文学作成为一书的,称“总集”。总集有各种类型,若依总集对作品的收录面来区分,可以分为全集和选集;若依收录作品的年限来分,可划分为通代总集和断  相似文献   

18.
多写读者感兴趣的新闻常听到读者对报纸评头论足。譬如,农村报道多了,城里人不爱看,称之“乡土版”;城市报道多了,农民兄弟又不买账,说“离得远”。症结何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新闻作品的地域性或行业性排斥了一部分读者,而是新闻作品的“兼容性”不够,难...  相似文献   

19.
一篇作品要想使读者触之即爱,一见钟情,一口气读下去,导语写得活不活、鲜不鲜,非常重要。古人十分讲究行文“起势”。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强调“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清人施补华提出,文章开头要象大山一样,“起处须有峻嶒之势”,险峻突兀。清人李渔也曾指出:“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之,不敢弃去。”  相似文献   

20.
当记者总是希望自己的稿子发表后能被人记住,最好被人永远记住,即稿子能有最长的生命力。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崇高的追求。但是,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新闻稿是读后即忘,它并没有长久的生命。这是新闻的信息本质所决定的。信息的特征是稍纵即逝,传递信息的新闻当然也就是“易碎品”了,这是基本规律。要想作品难忘,就要在“易碎品”中寻找“耐用品”,这就注定了当名记者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虽然新闻是易碎品,但也不是每一件作品都要被时间之锤敲碎。我们读新闻史,回忆自己十几年的阅报经历,还是发现会有一些新闻作品留在记忆里,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