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即机械电气一体化控制,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所谓“一体化”,并不是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取长补短、有机结合,以实现系统(产品)构成的最佳化。随着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快。“机电有机结合”是使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达到节省能源、节省材料、实现智能化、多功能、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目的的最根本的技术手段。在现代工业生产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向。围绕着这个新方向,各类机电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用来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机械人才。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兴的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机械工业产生了新的飞跃。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有机结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使传统的机械有可能超越操作机械的范畴,进入智能化的新时代,已成为机械和电子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大正是根据反映这一趋势的人才需求,设置了机电专业,由于机电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对机电专业的毕业设计问题,尤其选择课题问题,人们看法莫衷一是。本文仅就自己指导机电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体会,谈谈选题问题。一毕业设计选题的原则机电专业所学课程实际是原来机械专业、电气专业课程的压缩,再加几门新课程…  相似文献   

3.
谭宪云 《考试周刊》2010,(26):198-199
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愈来愈紧密地交汇融合为一体,形成先进制造技术,对机电工程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型人才则已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等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传统的机械技术与新兴的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使传统的机电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机电一体技术和产品。机电一体化自问世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使这门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整个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机电一体化革命”。日本人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机电一体化的时代”。近年来,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使我国工业,尤其是机…  相似文献   

5.
具有重组功能模块化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平台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械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平台是我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重点项目。为此,针对目前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平台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台套数少且实验效果较差情况,研制具有功能可重组、模块化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平台。学生可以灵活重组不同功能模块,完成多个机电控制综合实验。此外,还保留原功能模块的实验功能。  相似文献   

6.
学校坚持:“专业对接产业”,结合新都区位优势及大力发展机械、通讯电子、旅游、家具、物流产业的需要,开办了机电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等10个专业。  相似文献   

7.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电子一体化的简称,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与机械技术的有机结合,是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力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在现实中的应用以及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以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有机结合为主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传统机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和具备的素质。为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于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开发重要力量的高校来说,开展机、电、液一体化课程教学及实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广东工业大学番禹学院机制专业自1993年被国家教委立项确认为教改试点单位后,积极改革,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教改措施,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1998年11月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考核验收鉴定,作为主要成果之一的机电液实验室的建设,得到…  相似文献   

9.
王来运 《考试周刊》2012,(21):167-168
自从电子技术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后,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明显发展,从而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机械、机电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日本高中职业教育将增加新学科,充实新内容。这些新学科是:①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一体化的“电子机械科”:由于近年来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在加工装配产业中,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已融为一体,培养的专业人员需要掌握两种技术。②信息处理科和信息技术科合一的信息学科:这是应信息科  相似文献   

11.
研究提出规范其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提高“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提高了社会急需的机电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机电一体化工程设计和科研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机电工程学院是金陵科技学院一个建制早、基础扎实、各项管理规范、教学条件优良的综合性工科二级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楼宇智能系、汽车工程系等4个系。1980年开始创办机械制造本科专业,先后开办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测试技术”、“现代汽车技术与营销”、“现代制冷技术与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等12个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专业实际,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并用,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0.绪论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要和发展背景。综述了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1.机电一体化概要机电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要、发展趋势,综述了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改变整个机械制造业面貌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说明其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已从过去的单一操作型向复合操作型转化 ,由操作型向智能型转化。机电一体化专业就是适应社会对复合型、智能型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的一种综合性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一种综合性系统技术群体 ,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 ,并非孤立的“机”与“电”的简单混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知识面广、技术先进、应用广泛的特点 ,因此在课程设置及教材开发上应有所创新。本文就机电一体化专业在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方面谈几点认识。一、课程体系机电…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齐河县职业中专,是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主的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占地153.7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学校有30个教学班,在校生1 600余人,设有机电一体化、实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畜牧兽医、汽车维  相似文献   

18.
仇钢涛 《学苑教育》2012,(20):83-83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日本从五十年代起曾先后三次制定了“振兴法”,把发展电子技术提到国策的高度。进入八十年代,日本又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把电子技术列为重要的基础技术之一。现在,日本许多职业高中开设了“电子机械科”,使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统一起来。以前,工业教育中的电子工学科和机械工学科分别为独立的学科,由于数控机械、产业用机器人、自动设计制图装置的发展与应用,加工与装配的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械技术与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中,涉及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较少。现代的机械类专业,由于广泛应用电子技术,已派生出数控、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维修等新兴专业。机械加工的设备、加工工艺、生产管理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机械设备和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建立在电气、电子和计算机控制基础上的。所以必需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