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时代美学潮流,非虚构写作悄然影响着当今的童年书写。非虚构写作中的童年书写注重通过对儿童生存境遇、成长经历和童年精神的纪实性呈现,表达出童年的困惑、伤痛和梦想,折射出当今“中国童年”的多样性。梳理非虚构童年书写在童年成长困境书写、童年记忆的历史探寻、大自然与边地文化书写领域的集中表现以及渗透文本中的“在场”姿态和童年立场,探讨讲述中国童年故事的非虚构途径,彰显童年精神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童年时光机     
正编者按:童年的趣事记载了我们的成长,留下了我们美好的回忆。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一张满分试卷……微不足道却饱含着童年的快乐、梦想和追求,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天真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最纯真、最难忘的岁月。在这个最美好的时光里,在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同学们和爸妈一起忆童年、说童年,  相似文献   

3.
童年研究历经传统研究范式到新童年社会学的变迁。以心理学为主导的传统童年研究围绕生物属性的个体儿童,探究其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出儿童参与童年研究的必然趋势,为童年社会建构论和童年权利话语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新童年社会学脱胎于传统童年研究,以建构论为立场,关注童年生活,对传统研究注重挖掘儿童潜力、由成人主导童年话语和坚持西方中心主义童年模式展开批判,积极呈现有主体能力的儿童和多元流变的童年,赋予童年无限可能性。新童年社会学虽未摆脱西方二元论与激进建构主义思想,但其以儿童为主体的研究方法有助于重识儿童-成人的边界,实现儿童、童年的再定义;伸张儿童社会政治主体地位促进了对儿童劳动权和教育权的反思,对当代童年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当下童年概念纷繁杂陈,童年概念与儿童概念、童年的概念与观念混淆不清.文章尝试厘清童年概念的多种视角,即作为一种生物现象的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童年、作为一种意义体系和过程的童年.提出童年概念的另一种理解:童年即一种由儿童与成人共同建构的结构性的社会现象.强调在处理有关童年的论述时,首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童年概念的多种视角,其所论述的童年究竟是在何种意涵与维度上.对于童年概念的有益辨析,不仅有助于推进对于童年的理解,也会有助于改善目前童年研究纷乱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童年记事本     
《新作文》2011,(9):21-21
开心的童年、疯狂的童年、浪漫的童年、忧伤的童年、勤奋的童年……小星星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小雪姐姐想啊,不管怎么说每个小星星的童年都是独特的,不一样的,不可复制的,对吧?那就动笔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相似文献   

6.
童年记事本     
《新作文》2011,(11):21-22
开心的童年、疯狂的童年、浪漫的童年、忧伤的童年、勤奋的童年……小星星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小雪姐姐想啊,不管怎么说每个小星星的童年都是独特的,不一样的,不可复制的,对吧?那就动笔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相似文献   

7.
受20世纪哲学思潮特别是后现代思潮的影响,自菲利普·阿利埃斯提出"童年是一种社会建构"之后,引发了西方50余年来从社会文化视角建构童年的热潮,并形成了社会建构童年研究范式。该范式认为不能将童年视为一种存在于个体身上的固有特点,不存在本质意义上的童年,童年是历史的、社会文化的产物,是一种社会建构。中国的童年研究需要系统了解西方社会建构童年研究范式的思想性质、话语立场、表达方式以及建构步骤,系统梳理50年来从社会文化视角先后出现的三种童年研究途径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方法,分析社会建构范式童年研究的贡献和局限,从而更好地推进童年研究以及童年社会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8.
童年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客观的时间经历,童年是不可能消逝的,童年的消逝在本质上是童年体验的消逝.对童年体验的追忆表明,童心、童真和童趣是童年体验的基础,童年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童心、童真和童趣为基础的童年体验.保卫儿童的童年就意味着保卫儿童的童心、童真和童趣.  相似文献   

9.
童年具有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的双重意义,认识童年的意义与价值,对人们正确看待童年至关重要。有证据表明,现代童年正遭遇着童年消逝、儿童成人化的危机。伴随着童年危机,儿童正与传统儿童游戏、儿童活动、无忧无虑的童年体验渐行渐远。为应对童年的危机,成人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童年观;以审慎的方式对待儿童;坚守儿童本位。  相似文献   

10.
童年时光机     
童年的趣事记载了我们的成长,留下了我们美好的回忆。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一张满分试卷……微不足道却饱含着童年的快乐、梦想和追求,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天真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最纯真、最难忘的岁月。在这个最美好的时光里,在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同学们和爸妈一起忆童年、说童年,并纷纷拿起笔,写下了这些童年趣事。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各位小作者一起,踏上童年的时光机吧!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童年里,活在童年的记忆里。人生因童年的记忆而温馨美好。无论是鲜花还是荆棘,童年的回忆都是光荣的;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童年的回忆都是甜蜜的;无论是平坦还是崎岖,童年的回忆都是迷人的。人在童年时期比较单纯、稚嫩,受到相应的刺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习作应成为儿童生命体验的表达,成为童年生活的记录,反映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发现、认识与理解,帮助并见证儿童精神生命的成长。儿童习作应让童年苏醒,回归童年的纯真朴实,回归童年健全的生命状态;儿童习作应让童年真实,拥有轻盈了童年的想象、快乐了童年的玩心、立体了童年的思辨;儿童习作应让童年丰富,如实地表达自我的生命体验,创意地表达他人的生命体验,充分地表达深刻的生命体验,细腻地表达独特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3.
妈妈说童年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爸爸说童年是红色的,因为它灿烂。奶奶说童年是蓝色的,因为它美丽。爷爷说童年是黄色的,因为它快乐。我说童年是橘色的,因为它谐趣。啊,五光十色的童年,你陪伴我直到永远。我的童年像星星,眨眨眼,就不见了。我的童年像冰块,含在嘴里便化了。我的童年像野草,一不留神,就会自由地疯长。我的童年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都装在里面。我的童年像一本小人书,里面记录着童贞和快乐。童年啊,你是我快乐的源泉,是我永远的回忆。童年童年色彩(外一首)$兰州市西固区兰化一校五年(4)班@魏艺萱…  相似文献   

14.
童年存在着危机,在经历着迷失的童年,童年偏离了它应然的轨道,呈现了实然不应有的残缺,本文描绘这种迷失的、异化的童年,力图回归诗意的童年。  相似文献   

15.
“复数的童年”是对童年概念本身多重意义的探寻,更是尊重童年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复数视野中的童年具有截然不同的形象:“非主流”的童年代表了与西方话语体系相异的童年,“不平等”的童年彰显了不同阶级中的童年,“没有儿童”的童年体现出成人操控下的童年,“消逝”的童年再现了电子时代中的童年。童年并非流水线上整齐划一的产品,利用多维的视角对当下的童年文化进行审思不仅有助于构建相对完善的童年概念,还有利于开拓丰富多元的童年文化,充分凸显童年议题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童年在社会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有趣的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听着这熟悉的歌声,你也许会想起人生最宝贵、最快乐的时光——童年。童年是甜的,童年是酸的,童年是苦的,童年是辣的……而我的童年是有趣的。  相似文献   

17.
在“六一”可开展“我带父母回童年”活动,组织队员和父母一起玩童年游戏、说童年故事、唱童年歌谣、画童年伙伴、谈童年差异等,让队员感受父母童年的艰辛与欢乐,明白在享受父母给予的无私奉献时也应该回报父母。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发展"、"理性"、"自然主义"、"普遍性"等核心概念基础之上的传统童年研究,受到新童年社会学的强烈批判。作为童年研究的新范式,新童年社会学提出重新看待童年:把童年看做社会建构;童年是社会结构形式;童年是社会分析的基本单位;从儿童自身的角度来研究儿童;儿童是能动的创造性的社会行动者,以上构成新童年社会学的理论特征。作为一个理论综合体,新童年社会学呈现四种研究取向,即社会结构的儿童、少数群体的儿童、社会建构的儿童与部落儿童。其研究取向虽然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它们的相似性要比其显而易见的差异要重要得多。作为尚在形成中的新童年社会学,具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仍然有很多障碍需要克服,面临挑战的同时显现出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童年     
贫穷的日子里,童年是劳动 富裕的日子里,童年是享受 学习的日子里,童年是快乐 失学的日子里,童年是悲伤 童年是温馨的,友情、亲情、师生情 童年是有趣的,登山、划船、四驱车 童年是,困惑的,疑团、问题、为什么 童年是充实的,天地、理想、新世界 从童年跨进少年的门槛,童年的 一切就自动成为回忆。讲述童年,唱 一首心童年》,多么刻骨铭心的精彩口童年@刘桐君$黑龙江牡丹江市第十六中学~~  相似文献   

20.
“童年是如何被学校制度化的”是一个重大的前提性问题,对于童年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新制度主义整合性分析框架,在童年被学校制度化的变迁中,共同利益以童工法和教育法的强制性力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实践规范通过社会期待和学校纪律的规训与内化,约束和形塑家长与儿童的行为;共享观念经由童年与成年二分、“童年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度过”等制度性认知的习惯化与客观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童年被学校制度化也产生了一些后果,包括边际效益递减、童年样态标准化、童年与成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等。对此,需要始终以儿童与童年的生存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发展儿童主体性、重申多样化童年的价值和发掘中国传统童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