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链接 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继齐桓公之后,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相继称霸。秦、晋与楚国之间的长期征战让双方及中原地区的各个诸侯国都疲惫不堪。位于东夷之地的吴国趁机壮大起来,并有了称霸诸侯的野心。于是,吴国向天下招揽人才。孙武本是齐人,到吴国之后成为大将,为吴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把...  相似文献   

2.
背景链接 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继齐桓公之后,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相继称霸。秦、晋与楚国之间的长期征战让双方及中原地区的各个诸侯国都疲惫不堪。位于东夷之地的吴国趁机壮大起来.并有了称霸诸侯的野心。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已经失去号令诸侯的能力。晋国经过改革后,国力大增,继齐之后称霸。晋文公也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晋国既想摆脱周王室控制,又想利用王室达到号令诸侯的目的;周天子虽说徒有虚名,但其声望还是起一定作用的;周王室与晋国之间是既相互利用又相互猜忌的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晋国和吴国为了各自的利益,结成了强大的联盟,共同对付称雄于中原的楚国。楚国两面受敌,使吴国的军事实力得以不断加强,扩大了政治影响,以致逐步称霸中原。而晋国由于对外战争的减少,客观上促进了国内新兴势力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在王纲解纽,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楚国曾依其强大的军事威势,一度称霸中原,左右政局,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弄明这时的楚军建制,就其兵种和编制作一些探讨。一、楚军兵种春秋时期,楚国地处江汉地区,北有中原诸国为敌,东南有吴国侵扰,前者长于传统的车战,后者则利在“舟师”。为适应车战和舟战的需要,楚国先后组建了一支以战车为主要装备的车战部队,和一支以“舟”为作战工具的“舟师”,即水兵部队。  相似文献   

6.
吴王墓之谜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行列,当时的吴王阖闾先后任用伍子胥和孙武为帅,吴国得以强盛,称霸一时。  相似文献   

7.
"盟"在先秦时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外交活动,它是霸主称霸的象征,是诸侯间相互妥协的产物。盟在其起源、形成、发展、衰落中对当时的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暂时止戈,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协调利用水利,文化交往,经济交流等等这些都是"盟"带来的巨大好处。同时也应注意到,大国诸侯为争当盟主而发动的战争,既盟之后针对弱小国家的奴役,加重贫苦百姓负担等等,都是"盟"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对“产生《孙子兵法》的土壤是吴文化”的论点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求证。《孙子兵法》十三篇,撰著在吴国,问世在吴国,离不开吴国的国情和吴地文化特征。孙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十三篇”,“以书干阖闾……庶必见用”,显示吴文化属性的特征。为适合吴国的强国称霸需要提出“进攻战略”、“攻心战术”、“诡诈战法”等新的战略思想,体现吴国军事文化特征。在兵法各篇中较多反映吴国地形地貌,充分显示江南自然环境特色。吴国军队编制以及寿梦时“吴始益大,称王”和“专诸之勇”都翔实应用在孙子战略谋语中。研究《孙子兵法》与吴文化,就能深入了解孙子著述原意及《孙子兵法》的精髓和真谛。  相似文献   

9.
孙武,字长卿,生于春秋战国之际。齐国人,后奔吴国,以所著兵法十三篇进见吴王阖闾,受到赏识,拜为吴国将军,“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为吴国的兴盛、强大做出了贡献。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奴隶纷纷起义,新兴地主阶级开展夺权斗  相似文献   

10.
<正>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和军事上占据主导地位,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称霸(霸,诸侯之长,即伯,音转为霸),史称"春秋五霸"。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已经失去号令诸侯的能力。齐国经过改革后,国力大增,首先称霸,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其他大国也相继称霸,诸小国夹在大国和周王室之间,不知所从。周天子虽说徒有虚名,但其声望还是能起一定作用的。周王室与小国之间是既相互利用又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2.
春秋五霸     
《历史学习》2006,(3):11-11
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日渐衰落。一些强大的诸侯,无视王室,互相攻战,甚至攻打周天子。比较明智的大诸侯则提出“尊王壤夷”,争取周王和别的诸侯的信任、服从,从而成为霸主。霸主成了周天子的代表,其他小诸侯要向他进贡。霸主发动战争,其他国要出兵帮他打仗。这个时期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被称为“春秋五霸”。另有一种说法认  相似文献   

13.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任政齐相,辅佐桓公于诸侯间称霸.在经济上他对齐国进行改革,尤其在农业税制、分配形式、多种经营、重视技术学习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革新.  相似文献   

14.
曾祥辉 《考试周刊》2010,(36):43-44
晋文公重耳是先秦时期的重要诸侯,其从早年流亡到即位、称霸的历程亦是先秦历史上重要的一页。虽然晋文公的功绩和过人之处历来得到广泛赞许,但是文献中的许多细节亦揭示出晋文公性格中所欠缺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在先秦诸子中,《管子》将人才培养提高到了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认为人才培养和使用是富国强兵的前提。《管子》的人才培养主要有礼义廉耻的素质教育、四民分业定居的环境教育和学校教育等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如火如荼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想称霸各国,惟独晋定公不服。于是,夫差亲自组织了一次3万大军的阅兵式,并邀请晋定公及各国国君前来观看,借此显示吴国的实力。为了显示军威,3万人分成左、中、右三军,每军100行,每行100人,而且三个方阵是三种不同的颜色。中军全部白盔白甲,手拿白旗,身佩白羽弓箭,远远望去一片  相似文献   

17.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今河南阳县)人,是越国的大夫。 越国是古代越族建立的国家,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经过越族人民的长期劳动,在中原先进经济文化影响下,到了春秋中期,越国已是钱塘江流域比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越王允常和他的儿子勾践也想学中原诸国的榜样,称霸中原。但是,越国的北方是一个比之强大得多的吴国,越国要北上,首先要消灭吴国。这就是吴越争霸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寓言的马甲     
越国被吴国打败之后,越王勾践为了不忘屈辱,睡觉睡在柴草上,每次出门前都要尝一口苦胆,以此来激励自己,终于在数年之后战胜了吴国。后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勉,发奋图强。  相似文献   

19.
晋国在文公手里实现了在中原称霸的愿望。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以弱胜强,一举战败了楚军。战后,在践土大会诸侯,周天子不得不承认晋文公继齐桓公之后为中原的第二个霸主。从此,人们对晋国刮目相看。晋国在城濮之战中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城濮之战是晋楚两国为争霸中原而诉诸武力的战争。晋文公图霸的战略思想是十分明显的。《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载:  相似文献   

20.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战争频繁。诸侯王为了自己的霸业,广纳贤良,行人应运而生。特殊的时代背景使行人的语言和角色别具特色。本文主要收集了春秋时期有关行人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为研究《左传》的人物语言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