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仪先生在 20世纪前期自觉地运用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系统地解释人类审美现象,初步建立起具有现代学术形态且个性卓然的美学体系,《新艺术论》和《新美学》是其代表性理论成果。其哲学美学的研究方法、对文艺认识功能、意识形态功能的强调,都对 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有奠基的作用。其对美学遗产的虚无主义态度及以西方美学为美学的学术偏颇同样对新中国美学有深刻、普遍的影响。同时,其突出的二元简单对立和西化倾向也成为 20世纪中国美学的典型学术局限。  相似文献   

2.
蔡仪先生在20世纪前期自觉地运用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系统地解释人类审美现象,初步建立起具有现代学术形态且个性卓然的美学体系,<新美学>是其代表性理论成果.其哲学美学的研究方法、对文艺认识功能、意识形态功能的强调,对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但也存在着许多致命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其中之一是提高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但实际效果却有较大差距,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从《美学概论》得到了启示。《概论》分美为两大类,即现实美和艺术美,实际上,教育活动本身就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能否编写一部《教育美学》,充分揭示教育活动这两方面的美,从美学领域有深度有力度地对学生进行热爱教育的专业思想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及对搞好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价值,对于我们科学地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及其美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评价《手稿》应根据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具体语境,从文本本身出发,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学术界对《手稿》的美学价值做了不恰当的评价,其美学思想是不断阐释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是由美学研究者与马克思共同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人本主义不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核心,<手稿>应看作马克思思想的过渡期著作.马克思世界观和美学观成熟期的拐点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将<手稿>视作马克思哲学和美学"诞生地"、"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开端",是不妥当的.模糊马克思"早期"和"成熟期"的思想界限,容易将其美学观变成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7.
正确认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价值,对于我们科学地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及其美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评价《手稿》应根据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具体语境,从文本本身出发.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学术界对《手稿》的美学价值做了不恰当的评价,其美学思想是不断阐释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是由美学研究者与马克思共同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王向峰教授从事文学艺术研究50年,在文艺理论、文艺美学、文艺评论及诗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计发表论文与评论500余篇,自撰和主编著作30多部。2004年《(手稿)的美学解读》一书荻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向峰文集》(六卷本)收录了他50年中撰写的大部筑文稿,从中可以看出一位精进有成的学者的治学精神与学术道路。为此,本刊特约几位专家撰写了有关《向峰文集》的文章,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谭容培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3):119-120,124
颜翔林的新著《后形而上学美学》,对于美学原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建构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推进了当下的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的首批美学原理中就有三本同名的《美学概论》。这几本概论就像三胞胎一样,通过对其外表即结构框架的比较,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而其内在的性格即美学本体论,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具有开创性,但也为后代美学教材的写作留下了漏洞去完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先就伍蠡甫先生的《中国画论研究》所提及的"意境"等概念加以阐述,然后从翻译的角度考察美学问题,说明翻译学借鉴美学的原因所在,最后把翻译和中国绘画相对照,结合《画论》,进一步解释翻译和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领域,“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常谈常新的话题,尤其在中小学校,说起“人的全面发展”,常有人不以为然,更有人叹其为难以承受之重。这表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拨开云雾,走出误区与迷茫。  相似文献   

13.
“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石和起点。应当从逻辑的角度探讨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表述的这一命题的理解思路。在马列文论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命题,不仅可以降低难度,达到深入准确地理解原意的目的,而且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马列理论学习的畏难和厌倦情绪。  相似文献   

14.
《怀疑论美学》是一本呈现颠覆和创新双重意义的美学著作,它以怀疑论作为思维工具,对传统美学予以解构,凭借反思判断和诗意领悟寻找到自我话语,进而创建起一个怀疑论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新理学美学对传统美学的吸收集中于传统人生美学方面。原始儒家、宋明儒家和原始道家美学是其直接思想来源。人生境界达成之条件如觉解、心性与传统美学有莫大关系。新理学美学对人的自然欲望的承认开启了理学美学通向现代的闸门,符合审美启蒙和审美现代性的发展需要。冯友兰通过比较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和阐释曾点气象与仁的美学意蕴将人生境界建构为严整体系并指出向上一路。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与《飘》中人类的精神涅般木来源于人类自身的自恋行为,通常作为文学创作的问题出现;守望是对红尘世界人类精神的一种褒扬与肯定,常以正题出现。两部作品都对人类精神做出了超脱与皈依。  相似文献   

17.
时佳 《考试周刊》2010,(18):33-35
在《简·爱》这部作品中,作者安排了主人公简·爱的三次出走.在这三次出走的过程中.探索了处于无权状态的英国妇女如何从各方面完善自己.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平等的婚姻.不断抗争、争取自我实现。但是由于社会长久以来的父权思想的影响,各种清规戒律对女性的压制,以及作者本身的经历及认识的局限,作者只能安排意外的遗产,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性的生存、发展问题。看似美好的结局,更多体现的是作者对于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生存问题的困惑与迷茫。  相似文献   

18.
周平安 《考试周刊》2011,(55):36-37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我国广大群众所熟悉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爱情故事为题材,表现了青年男女忠贞的爱情,表达了对封建宗教礼法的强烈控诉及人们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美好爱情的祝福。  相似文献   

19.
自十九世纪末期开始,西方生命美学的诸多流派便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学者对西方生命美学的态度不是以借鉴为主,就是在意识形态的掌控下对之进行全面否定(如1949—1976年间的批判),对西方生命美学局限的具体分析迟迟未被提上议事日程。这种欠缺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凸现在一批具有超越意识的中国学者的视野中,他们开始有意识地以中国立场穿越西方生命美学。  相似文献   

20.
皮朝纲教授提出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的倡议,意义重大。笔者以《文心雕龙》美学研究所遭遇到的一些困顿(如风骨、隐秀、定势等论争)和当前所作的《杨升庵批点文心雕龙校释》为例,来简略证明要解决这些论争,务必重视基本文献的精读和征引文献的正确选取。美学文献学的建立对于美学研究文献、研究范围的明确和研究历史、研究成果的梳理与保存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