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常素娟 《考试周刊》2012,(74):180-180
本文提出正确对待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通过案例的思考,把青春期知识传授给青少年。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的客观存在,不但引发了文学内部对文学本质和特性的争论,也从外部引发了关于当代文学的价值、功用等方面的质疑与反思。网络文学要想摆脱目前的地位悬疑和身份危机,必须在当代文化转型和建设中,找到自己的终极性价值取向,在关注现实、民生与民族问题上找准价值评判的标准,才能够渐渐被精英文化与社会所认同。  相似文献   

3.
4.
从根本上讲,科学教育是一种植根于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追求确定性的教育;在实践中,科学教育更多地关注的是人的“生存问题”,而忽略了人的“存在问题”.现代社会中,面对自我价值感与终极关怀的丧失,人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教育的科学理性,在肯定科学理性价值的同时诉诸人文教育,重建自我价值感与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全球社会正处于一个重新评价和自我怀疑的时期,原来那种学校概念就差不多可以涵盖教育概念的状况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的需求。多样性是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文学作品在美国青少年学生中影响巨大,本文通过简述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的现状和影响,探寻如何发挥青少年文学作品在学生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出了通过对青少年建构积极正向的自我意识,帮助其度过心理发展的认同危机,从心理学角度诠释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发展任务,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世界多民族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本国青少年进行国家意识认同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在世界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中,应该重视公民国家意识认同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当代青少年的国家意识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对"教学专业"的一种身份辨识与建构,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不仅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动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既体现为教师身份社会规约的某种不合理,也体现为教师专业身份的泛化以及教师主动身份建构中的困惑与冲突。身份认同危机的有效化解内在地要求教师在互动与协商中,合理辨识、主动建构多重身份以及身份背后的权利、责任、义务与角色期待等。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对“教学专业”的一种身份辨识与建构,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不仅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动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既体现为教师身份社会规约的某种不合理,也体现为教师专业身份的泛化以及教师主动身份建构中的困惑与冲突。身份认同危机的有效化解内在地要求教师在互动与协商中,合理辨识、主动建构多重身份以及身份背后的权利、责任、义务与角色期待等。  相似文献   

11.
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能等同于青春期教育,同时青春期教育也并非包罗万象,其内容是人生阶段性任务与学科性区分相结合的产物。从类型上看学校青春期教育是由学校针对在校学生所进行的青春期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知识模块。  相似文献   

12.
靳志高 《教育探索》2005,1(6):39-41
全球化背景下的认同问题是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现代化建设就无法继续顺利进行,甚至对国家、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产生不利影响。实施公民认同教育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公民认同教育包括对公民进行关于民族、国家、社会、自我和化的认同等方面内容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张桂玲 《现代教育》2011,(Z2):124-125
度过欢乐无忧的童年期,很快就进入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全身各系统的形态、生理和心理、行为等发生急剧变化,从而表现出神经系统易于兴奋,情绪易于冲动。加上知识经验缺乏,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是非界限不太清楚,对勇敢与鲁莽、顽强与执拗、团结友爱与感情用事等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年龄在几岁?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男孩子是13.86岁。女孩子是12.28岁。“中国社会变革时期的青春期性教育比较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性发育的年龄比10年前差不多提前了一岁。据承担该研究课题的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扬雄和姚佩宽介绍。此次的跟踪研究选择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4大城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科学、开放化的青春期教育更有利于青少年一代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自我认同就是学生对"我是谁"的回答和体验。教育理应成为引导、促进和实现学生自我认同的力量。然而,当下教育中,学生自我认同呈现出诸多危机:学生缺乏个人经历连续性的一致的感受、学生的独特性淹没于教育的标准化和均质化中、学生寻求与"环境的妥协"以规避风险、学生对外在价值的过分趋同。引导学生超越自我认同危机应是教育的应然姿态:教育应是关注人的教育、教育应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能力的培养、教育应引导学生对个人经历连续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公民身份"认同是超越民族、国家认同的一种更具价值的情感体验。由于受我国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加上目前全球性问题突显,各国公民的身份认同问题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我国朝向现代民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应把培养现代公民作为一切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把公民身份的认同从初级身份认同上升为政治性集体认同,加强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成为我国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人格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综合。目前,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更需要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精神人格。文章试图通过人格的诠释,阐明人格的成因及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为社会转型期的学校学生德育的培养提供新的教育视角。  相似文献   

18.
体验教育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全新教育模式,通过一系列体验活动来提升受教育者的认知和实践技能。开展青海民族地区青少年群体体验教育认同研究,对推动青海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关系到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兴盛。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美育实践活动,其本质是通过文学作品,化育人性品格,提升人生境界。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有多种路径,但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特别是在当下,中国处于转型时期,青少年人文素养普遍不高的情况下,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需要系统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今高等教育质量认同普遍存在的危机如: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就读学校丧失激情,教师对工作满意度低等现象,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教学质量体系中的人为因素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认同感,解决教学质量建设中师生之间的价值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