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毛泽东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既然是科学,它就要求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正是中国共产党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是无比坚定的。他说过:1920年第二次到北京期间,“我热心地搜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历史课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等,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四个分清”的提出,对于积极应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四个分清”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判断,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要结合新的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这样几种态度: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能指导计划经济,而不能指导市场经济,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失去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有人认为资本主义既然还有生命力,甚至一度出现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而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曲折、反复、挫折、失误,有的甚至走了回头路,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有的认为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的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有的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哲学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现实等等。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界所谓的“决裂说”和“融合说”都有局限.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相似文献   

6.
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早就说过:“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必须以高度的热情把由此获得的日益明确的意识传布到工人群众中去。”(《〈德国农民战争〉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01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认知;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还在于这一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求破除机械僵化的教条式理解、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形成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构成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逻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最终落脚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逻辑上,成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8.
作为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向世人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一般思路,而且也进一步规定了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内在要求,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增添了科学的时代内涵。为此,我们应在具体实践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社会主义人权建设,在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曾说过,对待已成为科学的社会主义要秉承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与研究。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即是把社会主义理论看作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体,以一种专业的精神来对待作为科学的社会主义,并在实践的具体环节中做到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韩锋同志 :您好 !第一期学报和曾寄给您的解放日报等资料均收到 ,谢谢。不久前 ,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文件的原文我未看见 ) ,但《学习时报》3月 2 9日刊登的评论指出 :“多年来 ,在对待哲学社会科学上 ,存在不少脱离实际 ,落后于时代的观念和框框 ,如“不承认科学和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的极大重要性” ,将学术问题政治化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够活跃 ,“文化领域中的专制主义作风”等等。这些我想都应是《意见》的精神 ,4月 2 7日 ,在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 ,李长春的讲话也指出 :…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高校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这种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献身。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任务,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现代社会主义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正如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论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必须坚持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必须坚持从“基本点”上认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必须坚持从现在的情况和我国的实际出发认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必须坚持从其本来性质和历史经验出发认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门新课程。这门课程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之中,现在已经编出一些试用教材,在一些学校已经试点开课。新建这门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向高校理论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在高校理论教学中贯彻“三个面向”和理论联系实际方针提出的要求。各类高等学校共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内容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这是由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决定的。我们对于学习文学、历史、法律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对于学习理、工、医、农各科的学生,不能也不必要求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等方面有很深广的专业知识。但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体系的出现 ,从根本上说都是时代的产物。 2 0 0 3年 7月 1日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和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深刻认…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科学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他谆谆告诫我们:“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不断谱写中国化时代化崭新篇章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原则遵循,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与实践发展、把握历史主动的智慧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守正”,体现在了诸多方面,从大历史出发牢固坚守唯物史观,坚持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和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等,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作出科学阐释。中国共产党人在守正基础上坚持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深刻诠释与典型示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典型示范,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深远变革。守正创新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鲜明品格,也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在中国根深叶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地论证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中国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它不仅为我们党制定政治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启发人们的新思路,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一列宁指出:“马克思辩证法要求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列宁选集》第2卷第857页)邓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关于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提出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党的理论和实践中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既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又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的根本问题.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本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常问常新的话题。搞清楚这个问题关系到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这一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同任何真理、任何科学一样,只有在实践中发展,才能保持其科学性、真理性与生命力。否则,“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马克思主义诞生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实践表明,如果没有马克思及其继承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完善和发展,就不会有20世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系列辉煌的胜利。近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真谛,就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始终牢牢把握时代的主题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始终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也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历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