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3-44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莹 《小学数学教师》2010,(7):83-93,12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页。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页。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3页例7。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3.培养认真审题和回顾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  相似文献   

6.
教掌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7、38页。  相似文献   

7.
谭笑 《湖南教育》2006,(3):25-27
教学内容: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P92“统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它们在举行运动会呢,你们瞧!(出示课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学生观看一分钟后切断画面。 师:我想看看刚才哪个小朋友观察得最仔细,从刚才的画面中,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  相似文献   

8.
王金平 《广西教育》2006,(1A):52-54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3—94页。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浙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1~92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图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教学重、难点:认识一位小数的意义,认、读、写...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等认知活动,理解和掌握线段的基本特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数线段。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和提高其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通过创设活泼、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字广角(排列组合)”。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解决问题”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致的小单元.熟悉是因为它是传统应用题的“变脸”;陌生是因为“解决问题”教学又有不同于应用题教学的一些新特点;精致是因为在新教材中,多数应用题是结合计算教学分散在例题与习题中,而“解决问题”以小单元编排,包括加、减两步计算,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带小括号两步计算等3种例题“.解决问题”如何教学,笔者在我县新教材培训时两次执教此课,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写成教学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杨乐 《广西教育》2007,(4A):10-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5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对应的思想探索并发现简单覆盖现象中的规律,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案例描述在一次课例研讨中,一位二年级老师执教的公开课“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引发了听课教师较大的争议.老师首先出示了一个划船的情境,学生根据情境顺利提出了相关的数学问题“二年级同学去划船,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条船限乘9人,需要几只船?”老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在学生汇报算法时,老师将其中一个算式“29 25÷9”提出来重点分析,使学生意识到这个算式应该先算加法,后算除法.这时,老师给学生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两份预案,有几个共同特点:第一,联系生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要求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分析、理解问题。并运用所学乘法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第二。自主探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改变了过去分类教学的模式。要求学生从实际数量关系的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的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性。第三,学会合作,提高数学交流能力。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数学交流的机会,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比较、反思,有利于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提高。 两份预案。有不同的优势:案一根据借班上课的实际,以小记介绍自己所在学校为主线。用故事情境贯穿全课,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习得数学知识。在探究中体验数学。享受快乐;案二在平实的课堂、平实的教学中(所选例题和练习均是在深钻教材、深挖教材智力因素基础上设计而成的)落实数学“双基”,发展和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