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小忠  姜朝晖 《中国德育》2006,1(9):37-39,76
荣辱观教育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明荣知耻、合理求荣的引导与规范的道德实践活动。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青少年明辨荣辱;引导青少年争荣避耻;指导青少年以义求荣。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基本方法是:亲历体验、设置情境、营造氛围、以身示范、综合推进。  相似文献   

2.
耻感包括知耻感和羞耻感。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范畴。由于主体的道德意识薄弱、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失误,使得一些大学生荣辱不分、是非颠倒、耻感淡化。提高知耻能力、确立合理的德育目标和构建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是提升大学生耻感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东方生活报》有一篇报道,说的是一名初二女生公开叫卖初夜权,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取吃喝玩乐的经费,笔者相信每一个有道德感的人都会为这个女孩这样的行为感到耻辱。在中国历史上,“知耻”与“无耻”始终是评判行为好坏的道德标准。《论语》说:“行已有耻”。孔子这里所讲的就是作为一个人都要有自尊、自爱之心,不要作出令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耻,是社会公德的底线,不以伤风败俗为耻,何谈社会文明?不以耻为耻的民族,何以成为强盛的民族?教民知耻,是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社会文明程度、维系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一项固本强基工作。对青少年进行…  相似文献   

4.
龚志宏 《教育探索》2008,1(5):99-101
知耻感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言行、品质不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产生的一种否定性的情绪体验。正确的荣辱观的建立,同时也是对错误的、混乱的荣辱观进行清理与批判的过程。只有真正明确了什么是“辱“,才能真正明确什么是“荣“。在高校荣辱观教育中,应当坚持“教之耻为先“,把培养、激发大学生的知耻感放在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姚俊 《华章》2012,(17)
中国传统社会非常注重“耻感意识”的培养,认为“耻”是做人的根本,而德治的较大功效就是使民众知耻,这成为促进个人人格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社会不断变迁,“耻感意识”也随之弱化,各种“去羞耻化现彩横生,产生了诸如淡化群体意识、放弃自我道德约束等不良问题.新时期的“耻感意识”建设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更要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促进个体能力由潜在向现实转化的动力因素。个体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的主动状态决定着实践在个体发展中的价值。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应该鼓励青少年"自己做事",引导青少年"做自己的事",最终形成他们"理性、负责任地做事"的能力,促成青少年自觉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知耻而后德     
“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加强对学生“荣耻观”教育,尤其是对“知耻”的教育是当务之急、义不容辞的职责。1、以“教之耻为先”为教育的前提条件耻,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做人要从知耻开始”。在众贤看来,恶皆生于无耻,无耻乃人之大患,知耻是人的基本德性和人格,并把这种道德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青少年正处在人生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在不良风气和思潮的冲击下,一些青少年出现了理…  相似文献   

8.
耻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或心理体验。耻感并非与生俱来,它是人们在交往中产生的。当前中学生耻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耻感意识淡化,耻感缺失,耻感错位。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耻感意识;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融耻感教育于课堂教学中;发挥教育者的示范作用;构建知耻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精神培育应着力使人们明知国家曾经蒙受过的耻辱,更要深知国家不能产生新的耻辱。国家荣辱现的核心是要知道国耻。中华民族曾有百年国耻,我们应该“知耻近乎勇”;目前社会群体知耻感淡化,知耻教育是“治世之大端”;官吏不廉洁知耻,是“国之大耻”。国耻教育在民族精神培育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功能。举国之人皆知有耻,中华民族才会避免再蒙受耻辱。  相似文献   

10.
一、羞耻心是一种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是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基础羞耻心是人对自己的言行、品质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而产生的一种否定的情绪体验,是对自己违反道德行为的知耻、惭愧和悔恨,具体表现为羞愧感和耻辱感。一个人做了错事感到羞耻,而做了有益于人民和集体的事感到自豪,这两种行为同是道德情感的表现。因此,培养青少年的羞耻心虽是否定情绪体验,但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是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内动力,是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基础。马克思曾说:“羞惭心是一种愤怒,只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令人诟病,主要原因是缺乏耻德教育。耻德在《论语》中有经典的论述,涵盖了无德之耻、无才之耻和无羞之耻。高校中开展耻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风气;有利于大学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在治学中开拓创新,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大学生播洒廉洁自律的"种子",奠定"三清"社会基础。高校开展耻德教育涵养大学生羞耻心的对策:一是教育大学生深入领会耻德内涵,涵养他们的羞耻心;二是教育大学生深刻把握荣与辱的价值判断标准,涵养他们的羞耻心;三是全力营造知耻文化氛围,涵养大学生的羞耻心;四是创设耻感体验环境,涵养大学生的耻德情感。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直接关涉到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荣辱观。荣辱观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知耻;其次是明荣辱。本文只说说知耻。知耻,就是要有羞耻心。有羞耻心,就是有道德的是非、善恶观念,以不道德、不正当的言行为耻;它是一个人做人的底线。有羞耻心,人就会自律,自觉地不做不道德的和会招致耻辱的事;做了错事后,就会于心不安,努力去改正。有耻,才能有所不为,才能自觉走正道。相反,人若无耻,就会肆无忌惮,无所不为。所以,知耻历来为中华文化所重视。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  相似文献   

13.
知耻,是人性的标志,"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知耻,是明善恶、知是非、辨美丑的一种内心的标准;知耻,既是个体的一种品德素质,也是个体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一种内在机制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
董颂祥 《文教资料》2011,(18):108-110
目前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耻感教育势在必行。耻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三个方面共同开展.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它应以“孝悌”为中心,以父母榜样作用为方式;学校教育是关键,它应该通过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以德树人,引导孩子知耻尚荣:社会教育是保障.它应该创设良好社会氛围。为孩子们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一直为个名词纠结——耻文化。在弘扬文化,讲究文化创意,解构文化价值取向的当下,耻文化怎么就没有被郑重地提起。耻,就是羞愧。知耻者近乎勇。耻文化,就是让这样一种现象成为我们社会的文化气息:为我们曾经的蒙昧、无知、无情、无义甚至无德而羞愧;为我们曾经做过的傻事、错事甚至罪恶而忏悔;为我们曾经的粗俗、鲁莽和野蛮而道歉。不是表面的、应景的,也不是个体的、功利的,而是发自内心和良知的,是民族的、恢弘大气的,是从富裕走向强盛的精神涅粲。  相似文献   

16.
"八荣八耻"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活动,明荣知耻,践荣拒耻,积小成大,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7.
一直为个名词纠结——耻文化。在弘扬文化,讲究文化创意,解构文化价值取向的当下,耻文化怎么就没有被郑重地提起。耻,就是羞愧。知耻者近乎勇。耻文化,就是让这样一种现象成为我们社会的文化气息:为我们曾经的蒙昧、无知、无情、无义甚至无德而羞愧;为我们曾经做过的傻事、错事甚至罪恶而忏悔;为我们曾经的粗俗、鲁莽和野蛮而道歉。不是表面的、应景的,也不是个体的、功利的,而是发自内心和良知的,是民族的、恢弘大气的,是从富裕走向强盛的精神涅槃。这种纠结因刘仰东《红底黑字六七十年代  相似文献   

18.
生活体验与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青少年的生活体验缺失问题,病根在家庭,表现在学校,社会让病情加重.身心发展失衡,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现实,使青少年难以获得人格发展所需要的生活体验.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次序与和谐,需要连续生活历程体验.由于成长中的生活缺失,青少年将产生对生活缺失补偿的渴望.生活的过程也是道德学习、品德建构的过程,开发日常生活资源,让青少年体验生活,发展社会适应行为,不仅是社会认同和健全人格的需要,而且也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9.
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因为衡量该项工作的标准 ,不只看老师怎样讲的 ,学生怎样写的 ,怎样说的 ,更要看学生是怎样想的 ,怎样做的。因此 ,道德教育不仅要研究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系结构 ,而且还要进一步研究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问题 ,即德育的实效性。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良的生活环境有碍于个体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 ,社会在发展的同时 ,也会把金钱万能、消费人生的功利价值观一古脑儿地潜移默化到青少年稚嫩的心里 ;德育的内容缺少针对性、现实性 ,往往只注重德育的目标 ,却忽视实现目标过程本身…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形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知”“耻”是一笔宝贵的道德遗产。“知”作为人内在的自律规范“,耻”作为外在的他律规范,两者共同构成了传统道德的知耻文化。这种知耻传统文化虽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的、历史的局限性,但它对现代公民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此以“知耻”传统道德丰富公民教育内容,达到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公民教育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