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义教材第四册“破五减”的珠算减法,是在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直接拨珠减的珠算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而下珠不够减,用上珠“5”减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珠算加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有教学参考资料如是说,新课改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也是采取“算减想加”的方法教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可是,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接受情况又是怎样的?“20以内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的内容,当学生学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后,笔者在两所中心完小的一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参加调查的82个学生中能用“算减想加”计算出16-9=7的只有25人,而用“破十法”即10-9=1,1+6=7计算的有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9.51%。  相似文献   

3.
口珠结合进行珠算加减法教学体会兰州市秦安路小学李秀珍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珠算加、减法,特别是难度较大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珠算计算,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记熟十的补数,让学生用对口令的形式练习十的组成。如:“1和几组成10?”“1和9组成10”……这样,...  相似文献   

4.
珠算退位减法的例1,是珠算减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习珠算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通过例1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和运用“退一还几”的九句口诀,而且还要掌握其算理与算法。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复习旧知,作好准备1.珠算。出示不退位减法计算题,让学生算后回答“去几”的  相似文献   

5.
“九义”教材第四册把万以内的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编排。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编排了万以内一些数的口算和不进位的珠算加法、不退位的珠算减法,为教学比较复杂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奠定了基础。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  相似文献   

6.
(一) 珠算加、减法口诀中,除了数字而外,还有“上”、“下”、“去”、“进”、“退”、“还”等几个动词。这些动词除了按加、减法的意义相区别外,还按上珠、下珠、本挡、前挡、后挡的不同而相区别使用。它们的意义如下:上——下珠拨上,表示加上;下——上珠拨上,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六年制第一册)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复习巩固用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2.通过观察“十几减九”的特殊性,寻找规律  相似文献   

8.
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备课问答──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珠算教学应怎样进行?在这一单元中,珠算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由于拔珠时思维步骤较多、动作较复杂,学生拔珠动作尚未达到自动化程度,还要依托口算来思考、指挥拔珠动作。因此历来是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49页“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教学重点,而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的道理是重中之重,也是该节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掌握了百以内加、减法,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以及二、三位数的珠算加、减法,口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谈谈备课的一些设想: 一、切实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 1.继承现行教材优点,科学安排教学顺序。新教材在编写时能注意继承现行教材中一些较好的做法,如万以内笔算加、减法分开编排,先出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后出现进位加(退位减),对后  相似文献   

11.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甲、教学重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乙、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退位减法思考方法。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认知十几减几时,个位不够减可用十位上一个1作个位上十个1来计算。这种减法叫退位减法。2.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做减法想加法和破十法。正确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续)罗冠朝(南昌市东湖区教研室)2.理解珠算下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珠算的计算方法:不进位加法(1)和不退位减法(1)是珠算加减法中最简单的,它在算理上与口算和笔算相同。即,必须把相同的数...  相似文献   

13.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有教学参考资料如是说.新课改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也是采取“算减想加”的方法教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可是,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接受情况又是怎样的?“20以内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的内容,当学生学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后,笔者在两所中心完小的一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参加调查的82个学生中能用“算减想加”计算出16-9=7的只有25人,而用“破十法”即10-9=1,1 6=7计算的有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9.5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7岁~12岁的儿童正处于具体的运算阶段.在具体的运算阶段,儿童可以根据具体的事物或表象进行逻辑分类,或认识事物之间的一些逻辑关系.这就是说儿童已经超出了知觉的限制,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可逆关系,但是这种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由此可见,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于用“破十法”算20以内退位减法便不足为怪.因为,在一年级上册学生熟练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况且对“分与合”的学习都是借助于...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连续返位减法”.是学生学习万以内减法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应注意如下几个环节。一、复习铺整,明确难点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与万以内不连续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连续返位的减法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学生只有获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技能,才能进入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教师一开始就应具有这种前瞻意识.通过充分的铺垫练习帮助学生获得这一熟练技能。因此,在复习时应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20以内退位减法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多种计算方法,有助于拓宽思维、发展智力。这里向同学们介绍几种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做减法时想加法做退位减法时,利用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关系,逆向思考,采用加法来计算。例计算12-8=□,先想:8+□=12,因为8+4=12,所以12-8=4。要掌握这种算法,一定要熟练进位加法,不然,加法想错了,减法也跟着错。二、用“破+法”计算做退位减法时,因个位不够减,可先从10里面减,剩几再和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起来。例计算14-8=□个位4减8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用剩下的2再加个位上的4得6,…  相似文献   

16.
两位数减一位数执教者黄海洋评析者李乃斌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伍)[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珠算、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珠算、口算;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计算方法,个位不够减,...  相似文献   

17.
陈彦 《江西教育》2005,(4):37-38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是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基础上数学的,是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教学时应把握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教学难点是退位减法。  相似文献   

19.
“十几减9”是退位减法的起始课,对学生能否顺利学习“退位减法”具有重要作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材采用“凑巧”法进6教学。减法是加法的还运基,“逗①减法“理十”理应采用”破十”法,但运用“破十”活,思维需作较大传折,学生较难掌握。为便于学生身学,教材采用“想见法,宜城法”这一百道关东进门教学。教何缩执顺序句:十几城八十民减8美中以“十民城矿为激U内容,体现由易到雉,田桔好到一般的原则。“十八城旷的内军由sail为好成,层次清她,吕思路为:老啻——画观——过渡——抽象。一、熟练掌握加法,培养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续)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罗冠朝(南昌市东湖区教研室)一、知识结构图:二、小节学习目标及达标过程:说明:珠算的学习中,师生也可使用五珠算盘。如什么是“够加直加,够减直减”。珠算加减法中,只需对齐档次直接拨入(加)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