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困惑--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不在乎语文学习、甚至不屑于学习语文.如果学习语文不能成为学生的需要;如果教学不能协助学生提升自己;如果教学只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如果家长送孩子读书只是延伸自己的人生梦想,那么,教育的明天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些现状: 【现状一】问题不能阐明观点。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的学生不能阐述有自己见解的观点,有这样的一些学生,上课让他们回答问题,总是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耗时多,收效低,学生厌学,一直是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主要问题.这种状况究竟能不能改变?语文这门课能不能既适当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我在市教育学院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会乐美”语文教学实验.现将初试情况作简要报告:一、会、乐、美——实验的基本目标语文教学的出路在于改革,怎样改呢?我们追求的目标,用三个字概括:会、乐、美.这三个字也概括了这一实验特色.会——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语文.它有三层含义:赞成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始终不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看法:语文课上不上没关系。在阅读时,很难有学生自己的见解;作文时,很少有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会按照老师的指令去思考,按统一的要求来表达,这样下去,学生的悟性、灵性将会被我们一点一点扼杀掉。  相似文献   

5.
201 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因为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不能随时看到效果,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总是被语文教师所忽略.学生语感的提升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从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逐步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但是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高年级的事,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教学.笔者认为虽然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主,但是教材中也有许多优美的文章为我们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基础.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在低年级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改革课本内容,更是对我们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的改革。新课程对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紧跟新课程标准的步伐,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成绩。同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仅仅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后续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  相似文献   

7.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是苦口婆心式的教育.其不但缺少感染教育作用,反而造成学生的逆反对抗情绪,用一句口头语说:听多了,没感觉了.长期以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陷入了"少、慢、差、费"的困境,以致形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苦教、厌学的恶性循环.而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受益匪浅,因为我们要培养的不是语言文字,而是学生的内心体验即"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将"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阅读的基本要求.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语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主要载体的,是表达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情感是不能命令的",它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发、启动、传感,靠主体的自主感受和体验,才能促使学生真情实感的萌生和发展.这种体验是指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去亲历各种语文现象,用自己心灵的触角和行动,去体验人、事、物、境中所含各种因素,再通过情感催化,达到提高认识,激发情感,从而将其转化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这里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如果体验式教学能运用得当的话,就会对语文有效教学起到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教师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1.语言表达能力教弱。表现为不能自如地通过音调、节奏、言语来表现、渲染情绪、情感。教学语言不够简洁,会经常无意识重复学生的发言。对既能起到激励作用,又能启发学生理解的教学语言的研究、开发不够。2.自身的语文功底不够。语文新课标强调要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自己对于祖国的语言文字有由衷的热爱之情吗?当我们自己对汉字的特点、汉语言的独特性都知之甚少时,我们有多少底气说我是热爱她的?当我们自己、我们让孩子真正能感受到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一幅画…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人,而他们又是具有丰富情感的生命个体,有着自己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情感系统的构建,不顾学生的内心感受,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强行地灌输知识,则学生取得的知识必然缺乏相应的载体,获取的知识也必然是残缺的,是孤立的,在生活中不能有效地应用.语文学科,更是富含情感的学科,每一篇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无不是作者内心真情的流淌,师生在演绎课文时更应将情感元素有机地融入教学中,让语文知识在顺畅的情感通道中高效传递.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调动情感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人,它突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单纯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将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呢?本人将自己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一.创设活动,激发表达欲望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教学中我们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相似文献   

11.
我的困惑——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不在乎语文学习、甚至不屑于学习语文。如果学习语文不能成为学生的需要:如果教学不能协助学生提升自己;如果教学只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如果家长送孩子读书只是延伸自己的人生梦想,那么,教育的明天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2.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我们在语文教学时,千万不能将语文视为一门纯粹工具性的学科,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语言表达中训练创新能力展现人文精神;二是阅读教学中构建学生人文精神;三是借助作文教学展现人文精神;四是语文试卷中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感悟语文,把教学和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需求出发,贴近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一、用生活解读文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实的活水,最能激励学生的自得自悟.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用质疑的眼光来解读文本,用生活体验来验证文本.但我们在教学中不是将每一课都落到现实中去,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也没这个条件.学了《秦兵马俑》,我们总不能把学生带到西安去,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天下景物全部囊括在多媒体中,让学生通过眼睛来看世界,通过思维来验证文本的真实性及其艺术性.请看如《卢沟桥烽火》一课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养元素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将眼光放在语言和文字基础知识教学上,应该将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放到语文教学日程上来。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格素养培养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素养,为我们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人们普遍认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认识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怎样的价值,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虽然是必要的,但是思维训练并不能代表一切,思维训练并不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我们的教学任务观奠定了依据。只完成“教”的教学,不能算是完成教学任务。只教教材,只教知识,只教理解、分析,这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它会导致我们的学生在烦琐的分析中淹没了情感体验,在孤独的传道中失去了自我。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最终要看学生学的怎样,自身素养提高得怎么样,能否将课堂上自己的所得应用到新文本的阅读中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缺少激情,缺乏活力已成为当前语文教改中一项不可回避的话题.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课堂成为扼杀学生个性的地方等等,显然,语文教学问题不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哪?这方面的研究性理论很多.在此,我也想就当前的语文教学阐述一下自己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8.
快乐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出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再进行枯燥的灌输式教学,而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从师生关系的构建、图说语文、情景表演三方面就如何让学生快乐学语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语文教学综合成果的写作能力的考察,也越来越成为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是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这一难点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进而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积累.积累过后就是素材的提炼,认真审题根据题意提取有用的素材.并凭借自己出色的表达能力把通过自己积累和提炼的素材更好的反映生活,达到创新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粗浅地谈了自己的五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