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娟 《华章》2013,(13)
伴随时代的进步,世界音乐走向多元化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也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声乐界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在学习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一些发声方法之后,为了突出强调中国民族声乐的民族特色和风格特点,有些声乐领域的前辈关注到了“京剧”,看到了京剧与民族声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就试从气息、发声、共鸣、咬字、润腔等方面,通过对比张派青衣与民族女高音的异同,来看京剧与民族声乐的相互融合与借鉴,以及这种融合对两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族声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不断涌现,为民族声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受到了广大民族声乐学习者的青睐,是民族声乐学习者展示个性的载体,也是对其综合素质的考验。本文以京剧唱腔《卜算子·咏梅》为例,以民族声乐学习者的身份,结合金铁霖教授所提的对民族声乐者选才、育才的七字标准,对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进行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3.
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是当前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基本原则。民族声乐演唱原则是民族声乐界所有人士都必须要遵守的核心原则。随着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规范化和科学化。我国民族声乐相关人士也对声乐的演唱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就包含了民族声乐演唱原则和审美标准,本文就此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声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自我国将西方的声乐技术引入之后,民族声乐也随之获得快速发展。然而,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本身的特色和风格日渐淡化,越来越多的作品呈现出趋同化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基于此点,本文就民族声乐的单一化与多元化展开研究。一、通过民族唱法透视民族声乐的单一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本文对当今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对策作了一些探索,归纳为:创设独特的音乐学派,建立完善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民族声乐艺术人才,整合与利用本土民间传统声乐资源,不断提高民族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健全和完善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尤其是民族声乐,不仅代表了我国的民族之声,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艺术学校都开设了民族声乐教学课程,但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都存在缺陷,不但不利于学生培养学习民族声乐的积极性,也不能帮助学生完整的了解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原则,并详细分析了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应当采取哪些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正规化和科学化,民族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正谱化越来越突显出其自身的优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困难。本文就民族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正谱化提出一系列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民族声乐演唱中有七个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弄清这七大问题中的有关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内部联系,是迈向民族声乐的教学和演唱的一条成功的大道.反之.如果不能弄清这些基本问题,学习民族声乐就会寸步难行,甚至产生各种嗓音疾病.这七大基本问题分别是:一、民族声乐演唱的基础--歌唱的气息,二、民族声乐演唱的标尺--共鸣,三、民族声乐演唱的关键--打开喉咙,四、民族声乐演唱的核心--咬字吐字,五、民族声乐演唱的难点--真假声结合,六、民族声乐演唱的目的一声情并茂,七、民族声乐演唱的必然阶段--字声结合.  相似文献   

9.
孙磊 《华章》2012,(26)
民族声乐是民族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民族声乐的发展中存在着标准化、统一化的认识误区,制约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对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民族声乐如何从当代的高原走向世界的高峰,是时代命题,是新时代文艺人的责任,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必须坚持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构建民族声乐的新体系,确立好评价民族声乐的新标准,规范民族声乐教学训练的新范式,锻造出民族声乐的领军人才,用民族声乐的好作品鼓舞人、感染人,使民族声乐根植中国大地,繁荣世界文化,尽快改变民族声乐有高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民族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创新发展,越来越来人开始高度关注和重视到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部分。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国声乐艺术工作者必须严格履行自身的责任,要积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秉着严谨尊重态度去对待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力发扬我国民族声乐文化。本文将进一步对多元化下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民族声乐是中国悠久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声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到现今的为数不多的珍宝之一。在现代,民族声乐已然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一种时尚。在生活中,在各种场合里,如果能唱出几首具有专业性的歌曲,都会让人刮目相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民族声乐演唱的技巧。而对于民族声乐的教育从业者来说,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更是尤为重要。如何正确地教授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如何不断提升授课质量,这一系  相似文献   

13.
传统戏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民族声乐在借鉴西方声乐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传统戏曲为民族声乐提供了大量素材,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发展,民族声乐的发展也是对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发扬,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民族声乐的概念,然后阐述了传统戏曲与民族声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最后从唱腔、表演形式、演唱技巧、审美熏陶等角度分析了传统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增强对民族声乐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民族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声乐,也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如何看待民族声乐的美学价值,其审美价值在哪里?对此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的民族声乐要实现平稳过渡和顺利发展,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声乐的概念及方法进行正确的传播和引导,其中高师声乐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它直接担负着民族声乐教学的普及工作.高师声乐教学要顺应转型期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几项工作:明确当代民族声乐的声音形象;消除民族美声泾渭分明的传统观念;将"流行唱法"纳入高师声乐教学内容;建立适合高师教学目标的声乐曲库,从而使民族声乐之花在科学的基础上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6.
民族声乐演唱集聚着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精髓,而音乐剧作为中国的一种音乐形式越来越显示其巨大的优势。民族声乐演唱应用到中国音乐剧中既具有必要性,还存在可能性。民族声乐演唱对中国音乐剧的所起作用是巨大的,是其能在国内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民族性是区分民族音乐和其他类型音乐艺术的重要特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个民族内部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们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声乐艺术鉴赏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不断的提高声乐表演艺术,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特点,本文第一部分将具体论述民族声乐的每个发展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民族声乐对其他声乐技巧的运用以及民族声乐未来的创新和创新中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极具个性化的民族声乐音色是每一位歌唱家的永恒追求.自美声唱法引入我国后,众多声乐学者、歌唱艺术家等相继开展研究实践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进展,即在民族声乐音色风格、特点等方面的探索道路上保持前列位置.在现代声乐教学以及演唱过程中,应紧扣民族声乐的音色风格与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学生或演唱者的基础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演唱活动,进而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本文从定义、风格和特点等角度对民族声乐音色进行研究,并着重探讨了民族声乐的音色研究对于现代声乐教学及演唱的经验与意义,以期推动我国民族声乐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9.
"民族唱法"是表现民族精神和生活习惯的演唱形式.民族声乐作品的地方色彩鲜明、民族个性强烈、形式生动、语言淳朴,深受广大听众的热爱.提高民族声乐演唱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民族声乐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调查法并结合自己的多年工作经验,对民族声乐演唱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袁洋 《华章》2012,(13)
民族声乐的唱法多样,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和民族性.本文对我国的民族声乐作了简单了解,分析了民族声乐中传统戏曲演唱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