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兵 《中学生物学》2007,23(3):24-26
1 思考力的含义 思考力是指个体为完成某种活动或任务时对各种要素进行分析、重组、整合的各种思维能力基本单元的总和,是后天学习引发产生的一种素质。思考力水平是衡量思维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思维能力由思考力水平和先天智力决定,思维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思考力水平的层次递进,思考力层次提高,思维能力则增强。不同的人,其思考力层次不同。思考力层次的高低受有效训练的多少、自主探索建构和反思频率等因素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案例发人深省:在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娶妻,在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你选择谁?学生大为兴奋,有的说要选择林黛玉,因为她兰心蕙质,满腹才华,一往情深;有的说要选薛宝钗,因为她温柔娴惠、善解人意,更何况,林黛玉还是个病人。这些都在教师的情理之中。突然有位学生说,我愿意娶贾母为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上课的教师也一时不知作何回应,也笑着……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发人深省: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有位教师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娶妻,在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你要选择谁?学生大为兴奋,有的说要选林黛玉,因为她兰心蕙质,满腹才华,一往情深;有的说要选薛宝钗,因为她温柔贤惠,善解人意,更何况,林黛玉还是个病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5.
构建激励课堂教学模式,意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该模式既是力图尽最大可能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和创造精神,同时,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特别强调情感的作用,使学生从乐学到学会,最终达到会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极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放弃引导的职责。所谓“引导”.就意味着应给予学生正确的方向和目标.犹如指明前进的灯塔和奋斗的路径。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困惑.随时灵活地作出相应的引导.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切实担负起“引导”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曾指出:“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是以师生对话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法教学就是通过师生对话开发思维、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良好方法。同时,提问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艺术性的体现。提问方式运用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提问方式运用得当,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提问法做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8.
我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和一名语文教师,几年来的研究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以思考力为切入点,探索如何把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教学模式,构建思考力课堂,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唤醒学生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思考方式,形成终身受用的思维品格,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最大的优点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在课堂上教师主宰一切而学生只能唯命是从的局面。它是常用的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践中,课堂提问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科学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丁思金 《考试周刊》2013,(79):33-33
文章认为,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反思教学的每个环节,深入研究教材,关注学生实际特点,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多角度、多层次反思、总结,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姚明芳 《考试周刊》2011,(87):39-39
新课改的着眼点在于创造符合学生个性的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开展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除了注意教室内视听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配备外,更应注重教师的举止和心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结合自身的实践体验,我从以下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何科 《现代语文》2006,(7):32-3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应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培养的主要渠道,如何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每一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从事语文教学的同仁们都在不断地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也在孜孜不倦地探究、反思自己的教学。但究竟怎样做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努力地追寻。  相似文献   

16.
蓝天霞 《湖北教育》2003,(14):63-63
素质教育的推行,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现实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要确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我们要把素质教育的观念,注入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思考力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又极易被忽略。本文以笔者自身所教授的课程进行尝试,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从教学授课的角度提出一些对思考力培养有帮助的方法和原则,并列举了应用实例,希望能为其它教育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先生曾说:“我以为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只须这样:(一)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二)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这里面的“习惯”、“情感”不就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吗?语文是与学生思想、生活、意志、情趣等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更要研究教育的对象,掌握他们的特点,加强心理因素的诱导,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目前农村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只有更新观念,改变教法,精心组织,认真备课,才能让课堂教学走出误区,让语文课堂呈现一片生机。  相似文献   

20.
当前,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其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些能力包括观察力、思考力、想像力、注意力、记忆力等。下面就如何利用语文学科优势,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考力和想像力的培养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