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其诗作《希腊古瓮颂》中用心灵的眼睛透视希腊古瓮这一艺术珍品。发掘其艺术的真和美的光辉。诗中展现出的独特的音乐美、幻觉美、忧郁蔓及哲理美表迭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和深刻的艺术美学观。  相似文献   

2.
表面上看 ,济慈的《希腊古瓮颂》是诗人在欣赏和玩味一件年代非常久远的希腊古瓮 ,实际上则是在借用这件精美的艺术品来表述自己对艺术的看法 ,在阐释自己的审美理念。其艺术手法巧妙 ,其反映艺术内容与艺术媒介、审美直觉与理性思维之间的矛盾和转换非常独特 ,是通过诗人的自身体验加以表现的 ,最终归结于“美即是真 ,真即是美” ,至今仍具启发与可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济慈主张“想象即真实,即美”。在《希腊古瓮颂》中,他借着想象,展开了诗心与古瓮的对话,化美为媚,“复活”并“创造”了具有永恒意味的“希腊古瓮之美”。《希腊古瓮颂》很好地体现了济慈“元原则、无道德观念、无自我”的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4.
济慈著名的颂诗《希腊古瓮颂》在学界有着丰富的研究。从格律及音韵变化的角度结合格律研究者Paul Fussell的文学批评理论对这首诗进行重新解读后发现,济慈诗歌创作中的音韵格律与其诗歌意义、感官原则、审美观点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并起到了完美的融合与烘托作用,展现出了他对关追求过程中的另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从济慈诗《希腊古瓮颂》看"沉默"的艺术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诗人济慈诗作《希腊古瓮颂》将绘画艺术与诗歌相互打通,充分体现了“沉默”对诗的语言的原创性作用,因而也就表达了“沉默”中的“美”所必然造就的那个“真”的艺术现实。  相似文献   

6.
在《希腊古瓮颂》中,诗人济慈带领读者走进首尾相连的古瓮画面,引领我们进入艺术审美的圆形境界,而这圆形思维的发生地又是在回环式的诗歌结构中。以中西圆形理论解读济慈《希腊古瓮颂》妙契天和的圆形境界,不仅为《希腊古瓮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把整首诗的内容和形式、主题和结构联系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姜霏霏  王勇 《考试周刊》2010,(12):31-32
《希腊古瓮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人们多从古典及现代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析。本文主要从生态女性主义观点出发诠释该诗所蕴含的女性关和自然美,从而揭示女性与自然的不朽品质,以及二者完美结合所构造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8.
孙彩霞 《海外英语》2022,(17):189-190+197
《希腊古瓮颂》是济慈最著名的颂歌之一,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赞扬,最后一节关于真和美的最后两行广为流传于世界各地。然而,很少有学者分析诗歌中某种意象与诗人自我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研究从传记批评的角度,以“祭献的小母牛”的形象为焦点,分析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希腊古瓮颂》是济慈脍灸人口的颂诗之一,诗中的“美即真,真即美”观念尤为世人关注和争论不休,本文拟就诗人所主张的美,真以及美与真的关系,结合他的《希腊古瓮颂》,《忧郁颂》及其书信来揭示这个命题的深刻含义,并认为诗人美学思想的核心乃“美即真,真即美”。  相似文献   

10.
张青  郝志远 《时代教育》2007,(8Z):141-141,147
In the Ode to the Grecian Urn Keats came to the realization that the immortality he had quested for is a myth that cannot be interpreted. The marbleized sacrificial rite on the ancient urn implies that human life is a process of endless sacrifice. This inevitable recognition of mortal limit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human growth can not be dissolved by the soothing oracle that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相似文献   

11.
李莹 《现代企业教育》2013,(22):417-418
《希腊古瓮颂》是英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约翰·济慈的名篇。在这首诗中,完美的展现了诗人的美学思想,笔者试图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这首诗。  相似文献   

12.
约翰·济慈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是19世纪初英国文坛上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以优美动人著称,充满了对人生美丽和短暂的深痛感悟。在济慈的作品中最为不朽的当属他的颂歌,《希腊古瓮颂》是其中的一首。陔诗布局精美,形象美,韵律美,语言美,表明了诗人对永恒美的向往和追求,阐明了“真”、“美”学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希腊古瓮颂》一诗的分析与赏读,从意象、音韵及语言三个方面探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歌的唯美特性。并对济慈诗歌中“美”与“真”的内涵,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约翰济慈的"希腊古瓮硕"描述了古瓮美丽的田园画面,充满了感官美,但感官灸之下更羞含着智慈美.本文通过谈论这首诗的感性美和理性美来分析济慈独特的美学思想:"美即真,真即美",以及其带给我们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济慈被普遍认为是一位追求感官刺激的诗人,他不是在描摹形象而是直接把形象呈现给读者,刺激读者的感官,使之仿佛真正看到那形象一样。同时,济慈的诗又有强烈的哲理美,以及心灵和外界碰撞所产生的真实之美,是呈现出超越现实、超越官能的审美境界,因而更显其伟大。《希腊古瓮颂》不仅体现了济慈诗诉诸感官、震憾心灵的特殊魅力,也体现了济慈自觉的诗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6.
济慈被普遍认为是一位追求感官刺激的诗人,他不是在描摹形象而是直接把形象呈现给读者,刺激读者的感官,使之仿佛真正看到那形象一样。同时,济慈的诗又有强烈的哲理美,以及心灵和外界碰撞所产生的真实之美,是呈现出超越现实、超越官能的审美境界,因而更显其伟大。《希腊古瓮颂》不仅体现了济慈诗诉诸感官、震憾心灵的特殊魅力,也体现了济慈自觉的诗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是美的,更感人的却是"美中之真":一是作者的感情之真;一是作者的造境之真。造境之真合乎自然亦合乎理想,"真"的本质是自由,此等自由之境界就是美的境界。"美"是"真"的显现。  相似文献   

18.
杨晓丽 《英语辅导》2014,(4):211-214
约翰·济慈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短短二十六年的人生中,却留下了不朽的卓越作品。他的许多诗篇属于英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成品之列,他的发展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每一变化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感人最深的是《夜莺颂》。诗人悲惨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该诗中绝美的浪漫情调的矛盾性决定了《夜莺颂》的永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真”是《庄子》一书的要义所在,而庄子对“真”的追求主要表现在“真性”上。“真”是一种朴素的状态,“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关”,就将“真”与“美”联系在了一起。庄子关于“真”与“美”的思想,不仅对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民族性格、审美品味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意大利著名真实主义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波西米亚人》自诞生以来已在全世界几乎所有歌剧院上演,这部经久不衰的作品所表现的真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背后所揭示的人性之美在对不同时代的人进行感召的同时也揭示了艺术创作的真理,即只有在真实的外表下注入美的内核,才能完成艺术家和作品从小我到大我的超越,才能创作出适合不同时代审美情趣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