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在细微处     
邱华 《下一代》2012,(3):27-27
似乎这一届的一年新生比往届的年龄更小一些。 中午,我坐在教室里翻看学生的名册时,又不断地有孩子跑进来请示这个,汇报那个。“老师,我的扣子掉了!”“老师,他把我的皮筋给拉折了……”一会儿,一个学生又飞快地跑来告诉我:“不好了,陈晓晨拉肚子了……”话没说完,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大忌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顶牛”。近闻某中学师生之间“顶牛”之事时有发生。顶老师“牛”的那个学生,自然度日如年,检查写了一遍又一遍,还过不了“关”。顶学生“牛”的老师,日子也不好过:“这还了得,学生胆敢当众顶撞老师,太不像话了!”觉得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中丢了“脸面”,越想越  相似文献   

3.
<正>在听课时,我时常发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口头禅”频现,并引起了学生留意,有的学生反感地在下面窃窃私语,更有甚者还学着重复老师的“口头禅”,然后相视而笑。尽管我当时以手势示意制止了学生,但是冷静反思,教师教学中的“口头禅”确实影响表达效果,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印象中最早发现教师课堂上会有“口头禅”,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听其他学科的常态课,那位老师总喜欢说“那个啥呀……”,短短几分钟,他竟然说了十几遍“那个啥呀……”,班里一些学生面露反感神态,我在场听着也挺别扭。  相似文献   

4.
那天.我们一行人去听一位老师的课,大概是想让课堂轻松一些。讲课的教师在上课开始时有意给学生讲了两个有趣的笑话。可是第一个笑话讲完后,连听课的老师都笑了.全班同学却没一个笑。学生是这位老师的“原班人马”。老师觉得不对劲,于是自我解嘲了一下.又绘声绘色地讲了第二个笑话.同样十分精彩。这次不少同学笑了.但听起来却非“原汁原味”.叫人感觉特别别扭。  相似文献   

5.
《今日教育》2011年第11期卷首刊登了于德明老师的文章《教育,岂可杀鸡做猴》,于老师在文中例举了教师“杀鸡儆猴”的一些现象,然后对这种“省事省力又省心”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杀鸡儆猴”“其实就是在借教育之名.行伤害全体学生之实”,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和自尊。读罢此文.笔者觉得其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6.
当在茶余饭后,三五个老师凑在一起,尤其是几个班主任在一起聊天,总觉得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厌学”、“捣蛋”,“生事……”。而学生则觉得老师“苛刻”,总是“挑毛病”,结果产生对抗情绪,师生关系似乎很紧张.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班主任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孩子,成绩太差了,太贪玩了,太不努力了,太不守规矩了,太不像话了……”总之,失望太多。指责的太多,不言而喻,“教书难”。  相似文献   

7.
【问题呈现】 案例一:《在仙台》中的“颇受优待”内涵较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不解时.教师告诉他们:只要认真把课文读读,自然就理解了。于是,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课文。既而教者引导交流.渐渐地似乎“理解”时.一学生又提出:“老师.我觉得.鲁迅在仙台吃着难以下咽的芋梗汤,住处蚊子又很多,根本说不上什么优待。”此刻,老师有些不耐烦了.生气地说:“这是你的看法!其他同学都认为是优待。”那学生满脸通红.委屈地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8.
日常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下课铃响了,讲台上,老师依然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却再也平静不下来,不耐烦的、窃窃私语的、东张西望的、焦急的……更有一些大胆的学生要求上课老师快点下课。而这时,拖堂的老师都振振有词:“我还不是为了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又不拿加班费.就是直接拖到下节课上课.学生也应老老实实地在那儿坐着听课.否则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相似文献   

9.
演讲比赛     
毛毛虫上课一直不举手回答问题,后来被老师发现了。“因为我总是说错话……”毛毛虫在老师办公室里低着头说。“说错有什么关系呢?”“大家要笑我的……”“笑你又有什么关系呢?”老师怎么都觉得没关系?可毛毛虫觉得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很大!“明天学校有个演讲比赛,每个  相似文献   

10.
孙国彦 《班主任》2012,(12):69-70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似乎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我觉得,好老师应该是对学生的人生产生重大、积极影响的那个人,是过了几十年仍让学生念念不忘、心存感激的那个人,是让学生每每想起就不由会心一笑、心头感到温暖的那个人,是全心爱你、教导你而又不随便迁就你、姑息你的那个人……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好老师——栾老师。小学六年级时,栾老师才开始带我们班。他那时五十岁出头,慈眉善目,待我们特别亲切,于是我们都叫他"老师爷爷"。"老师爷爷"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我们的心目中,他可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神人,简直就是我们的"偶像"。他上课很有意思,在把知识传授  相似文献   

11.
“老师,他说他喜欢我!”“啊!是吗?……有人喜欢不好吗?”“老师,不是那个意思,是那个意思……”“到底哪个意思?无论什么意思,我认为有人喜欢总比没人喜欢好,难道你希望没人喜欢你吗?我倒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我,themorethebest.”“老师,可是,可是,……我又不喜欢他。”“你看你看,你不喜欢的人都喜欢你,你喜欢的人肯定会更喜欢你这么多人喜欢你,难道你不高兴吗这说明你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好学生啊!老师也喜欢出色的学生!”满脸泪痕的她开始破涕为笑了。“可是,他还说因为喜欢我而无心学习。”“这可不太好。但你烦恼什…  相似文献   

12.
短信     
那天,像往年一样,好几个以前的学生又送来了鲜花.还有的从门缝塞进了小卡片。我小心地收起卡片.卡片上的话读了一遍又一遍.幸福的感觉洋溢在我身体的每一部分。可是.总觉得少了什么。于是就想起我的老师来。那个穿得一尘不染清清瘦瘦的老师.这是二十年前他教我们时的形象,当然也是永恒的形象。老师不苟言笑,可是有几句话到今天越发让人感慨是“经典”。他多次对我们说要多读书,衣服可以不奢华.但书要多读!现在想来.这话分量好重!这不是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的关键词吗?可老师不是名人.只是二十多年前他常这样教我们。  相似文献   

13.
“老师,小许又进游戏厅了!”“老师,小佳也去游戏厅了!”“老师,我家那个不争气的小云,把家里的三个锅子拿到废品站换了两元钱,又溜到游戏厅去了!”……开学才一个月,来向我打小报告的孩子和家长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4.
愚公受审记     
“相传,在黄帝时期,有一个名叫愚公的人.他……”老师正讲着愚公移山的故事……在老师的“催眠”下,我睡了过去。只觉得耳边一声巨响,随后安静了下来。“大人,大人。莫睡了,出大事了!”  相似文献   

15.
错别字     
《小读者》2011,(10):18-18
老师在批改作文《我的老师》时,发现这么一段:“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送走了一庙又一庙学生.现在又在送我们这一庙……”原来该生将“届”字错写成了“庙”。老师批注:等送走你们这一“庙”,我就不当园丁,改当方丈了。  相似文献   

16.
爱与本能     
在我执教的时候,有一堂课学生们特别活跃。因为我们谈到了早恋的问题,在那个时候,高中学生在校园里谈情说爱是受到严厉约束的.我是班主任老师,有必要向他们澄清一些“清规戒律”.  相似文献   

17.
赞美要实     
自从提倡老师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所谓的赏识教育风行以来,那些溢美之辞,老师是给得慷慨了一些,学生又受用得廉价了一些。我不止一次经历过这种场面,学生也就是回答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可在老师那里却是:“你真聪明!”“你回答得太好了!”“你真能干!”“你很了不起!”……短短的一堂课,这样的表扬声不绝于耳,整堂课让学生的“闪光点”闪得轻飘飘的。  相似文献   

18.
李世财 《陕西教育》2011,(1):154-154
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作文考试,题目是“说说我的老师”。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在文章中这样描述任课老师的表情:“在办公室里开怀大笑.走出办公室面带微笑.到教室门口笑意全无.站在讲台上冷若冰霜……”乍一听觉得很好笑.可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我们也确实是如此。有老师说:“这并不是我们面部肌肉不够发达.而是你们这些孩子.给点儿好脸就登天.  相似文献   

19.
每次作文,学生总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但为了完成任务,又不得不写.因此,作文中空话假话连篇。写的人都是千人一面,记的事都是千篇一律,老师改作文也觉得索然无味,使作文训练走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写枯燥无味的文章,老师枯燥无味地阅文章”。学生为什么会觉得没有话说,没有内容写呢?  相似文献   

20.
我觉得一些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往往是教师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是学生失礼。老师应反躬自省,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何过失。有的学生见了老师如老鼠见猫。这种畏惧感可能源于教师平时对学生严格过头了。一些老师将“严”字写在脸上,表现在言语里,体现在行动中。学生一见这样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