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颖 《学周刊C版》2011,(1):77-77
本文论述了“强化”理论与小学教育的关系.指出了“强化”教育在进行时应注意的问题,旨在帮助小学生达到自我教育,塑造健康的人格,帮助他们顺利成长,并使他们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2.
中职生消极群体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职生消极群体的成员构成特点出发,文章展开教育对策的讨论。通过重视对消极群体"领袖人物"的教育,注意消极群体整体教育,强化中职生目标引导,用优秀文化的影响力教育学生,与学生家长形成教育合力等多方面对策的探讨,以期达到帮助、教育、转化他们,培养中职生健全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教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开始凸显.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激励他们成人成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的一项极为重要任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创新,应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弱势群体"鸣笛起航";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为大学生弱势群体"明灯导航";深化素质教育,为大学生弱势群体"强势护航",激励大学生健康发展,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者.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思政课堂中,适时地引入一些时事热点新闻以及时事政治,能够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的说服力,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成果进一步提升,全面激发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他们自身的理想以及信仰,并成长为能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李发荣 《教书育人》2012,(21):116-118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出现给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活力。因而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更需要在精神层面上向他们传递一种生活理想,让他们关怀生命,关注生活,强化生存意识。"三生教育"课程的开设正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实践。所谓"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即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1]  相似文献   

6.
面对职业学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旧两大问题,我们要积极研究措施,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服务型管理的模式,积极探讨建立适合职业学校以市场为导向的基层学生的管理模式,培养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江苏地区10所高校1150名"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有效针对"90后"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来的新特征、新变化,进一步强化长期的职业理想教育,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引导、帮助他们真正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的学习需要有相应的智力因素支撑.智力体系理论为我们如何分析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智力对开放学习行为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作为办学机构的教师和管理者在强化开放教育内涵建设中,要充分意识到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可塑性,强化他们的学习风格,客观评价他们的优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意识,为又快又好培养应用性人才积极寻求一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和措施,以提升开放教育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代的学校课堂中,有一群被边缘化的学生,他们被教师、家长及同学忽视,对自己也缺乏信心,遭受着各种不公正的对待,其社会支持系统面临崩溃。对边缘化学生的教育应该摒弃教育功利主义,追求教育公平原则。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内塑教师权威、打造舒适的课堂环境、构筑学习共同体、加强家教联系及强化评价的艺术性等措施,帮助他们走出"边缘",重建其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以红色影视艺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红色影视艺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强化他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质素,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填补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简单、空洞、抽象、陈旧的现状。彰显我校"艺术兴学"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1.
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类专业大学生有比较鲜明的优势和不足,只有因材施教,教育帮助他们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引导他们加强专业培养和技能训练,注意强化身心锻炼、督促他们培养吃苦精神和合作意识,才能帮助他们真正成长为一名较为合格的专业人才,以较强的优势接受社会的选择和就业压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教学中"尊重",绝不是口头上的甜言蜜语,而是融化在灵魂里的一种意识。尊重是一缕精神阳光,它可以照亮学生的心扉,敞开学生的胸怀。尊重是把眼光集中在学生的优点上,它会强化、巩固他们的行为,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同时,尊重是用爱心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有一定的心理体验,震撼他们的心灵使他们产生自我改正的意识。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深深感受到,"尊重"确实是改善我和学生关系的一帖对症良药。  相似文献   

13.
"后进生"教育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后进生"进行激励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主动性,重塑形象,改变后进状态。  相似文献   

14.
杜艳玲 《教育导刊》2007,(11):46-46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幼儿教育主要以表扬这一积极的激励方法为主。但幼儿作为未成熟的个体,教育者往往需要运用批评这种负强化激励手段帮助他们改变错误的行为、认识和态度。那么,如何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批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不同,他们更需要关爱和鼓励,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贯彻好励志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一些贯彻励志教育的方法,帮助高职英语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6.
王红 《教学随笔》2014,(10):20065+65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学校会把"随班就读"生安排到普通班,让"随班就读"生与普通学生一样学习,共同发展。但是"随班就读"生往往会缺乏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成绩下降。对此,教师应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帮助,帮助他们脱"困",循序渐进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此,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找到自身价值,扬起前进的风帆。笔者任教的班级有一个孩子名字叫王雪琪,属于"随班就读"学生,这个孩子在进入初中后自卑孤独,郁郁寡欢,没有朋友,常常在上课时精神恍惚,学习更是一塌糊涂,初一的两次考试中各科都不及格,常受到同伴的讥讽,也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瑜  李宏翰 《教育探索》2007,(1):114-115
我国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为青少年呈现了一个多元的社会.开放与多元,在使得他们的视野更为开阔的同时,也让他们陷入了较难适应的境地之中.开放社会环境的双重作用要求全社会通过强化认知、加强管理、加强教育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帮助青少年顺利的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发展他们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9.
每个班级都有所谓"后进生",面对这一弱势群体,教师必须用心感受,用爱教育,用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感染和转化他们,帮助他们重拾自尊、自爱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高校必须应对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优化配置一切有效的资源,强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 他们学会自主地进行价值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辨析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