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岳平 《文教资料》2010,(14):144-146
学校教育,要教育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和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及现实意义,纷纷调整道德教育的思路与策略。各国不仅努力实施国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领导。而且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
做好“六篇”文章,促进青少年宫更好更快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守军 《学周刊C版》2014,(2):239-239
青少年官是青少年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是开启智慧、培养技能、拓展素质、展示才艺的乐园。我们要做好青少年宫工作,加强校外教育阵地建设,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要着重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明理-激情-导行”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环节,而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又在导行。只有实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我们的小学和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近年来我国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两大特征:一是青少年犯罪直线上升;二是青少年违法犯罪渐趋低龄化。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重视和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既是加快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型人才的需要。又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5.
张军 《甘肃教育》2013,(20):29-29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其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而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切实加强对青少年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6.
陈艳 《学周刊C版》2014,(7):42-43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越来越注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了财政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进入到中职学校学习。但是.目前中职学生的法律教育还是存在不足.且中职生的法律素质比较低.不能够满足我国法律建设的需求。另外.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犯罪低龄化越来越突出.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作为法律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培养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重视和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盖国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质。”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场所,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是培养“四有”人才,进而带动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全党全社会都要十分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树立好的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9.
赵利锋 《甘肃教育》2008,(20):18-18
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这充分说明,培养和造就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从加强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教育抓起。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因此.学校对于青年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使学生的智育和德育同步发展。尤其是职教高中的学生更是如此。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能给人启迪教育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良好素材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必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在未成年人教育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要矫正我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注重对青少年的个性培养。其次要正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发挥青少年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教育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培育优良品德。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  相似文献   

13.
在基础教育阶段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物理教学中可结合科学家的故事进行这项教育.1爱国主义 要把学生培养成跨世纪的人才,从小就要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大多数物理学家所具有的.例如,居里夫人青少年时期就同秘密的爱国运动保持联系,她热爱祖国高于一切,她把一生中获得的奖金几乎全部用于资助它的祖国──波兰的革命,资助穷人,她曾把1g镭赠给波兰的华沙镭研究所. 在物理课上结合这些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2奋斗精神 要成为对国家,…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于青少年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就成为全社会与广大家长普遍关心与关注的问题,而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而思想政治素质是其灵魂和核心,因此,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宁夏教育》2005,(10):4-5
“青少年科技教育应该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而不是‘拔高’个别青少年。”8月19日,在新疆召开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新疆论坛”上.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翟立原指出,科技教育要坚持大众化原则,首先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特别是在举办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时,要着眼于大多数,注重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而绝非是培养几个夺金牌的“尖子”。  相似文献   

16.
世界多民族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本国青少年进行国家意识认同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在世界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中,应该重视公民国家意识认同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当代青少年的国家意识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肩负着祖国各类人才的培养任务,是国家对青少年实施全面教育的阵地。青少年时期,是他们一生中的黄金时期,是积极向上和生机勃勃的发展期,是决定他们的性格、体质、心理、智力和个性品质的关键期。“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足球必须从娃娃抓起”。一个国家足球事业要发展,必须有雄厚的足球人口。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  相似文献   

19.
吕斌 《教育探索》2005,3(7):10-11
邓小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是邓小平教育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以“四有”新人为标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二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错误思潮,用史实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三是以安定团结和国家发展为目标,强调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四是从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论加强小学道德教育的途径□许聿标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为此,应在学校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我国当前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